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他们在战场立过功,本身就各有擅长,来军校无非是深造而已。”
“你跟一些少年学生,怎么可能在骑射、步射、列阵、体能上比得过他们?”
“孩儿有努力练习,”赵康说道,“我从小就学骑马,骑术也是极好的,就是骑在马背上射箭还不如。”
赵渊拿出三幅地图,把儿子拉到身边:“你既然地理优秀,且看这三幅舆图。”
赵康连忙仔细辨认。
一副是唐代地图的缩小版,把中亚地区也画出来了。
一副是今年绘制的大明地图,云南、贵州、西夏、西域、漠北……这些地方全是属国或归顺部落。
一副是根据赵家父子的记忆,再结合海商、番使的描述,画出来的东南亚地图。
“怎样?”赵渊问道。
赵康回答说:“跟盛唐相比,大明的国土太小了。”
其实,这三幅地图明显双标。
赵渊故意让制图工匠,把唐代的属国也画成唐代国土,却又把大明的属国区别列出。
如此就形成强烈对比,大明疆域小得可怜!
赵渊指着占城国的位置,那一大片的面积,接近后世越南国土的一半:“此为占城,虽然归属大明,却经常阳奉阴违,掠杀出海的大明商贾。”
“父亲是让孩儿长大之后,带兵去征服占城吗?”赵康猜测道。
赵渊笑着说:“把占城国灭了,我打算封赏给你。”
“那里的土地、人口、财富……通通都是你的。”
“还会给你留下一些军队和官员,迁徙一两万汉民过去。”
“国名你自己选,因为你是那里的国王。”
赵康虽然只是一個少年,却也读过史书,他知道这种实封的国王,跟留在国内的亲王、郡王有多大区别。
听说自己能实际拥有一国,赵康又惊又喜,顿时心头狂跳。
赵渊浇冷水道:“那里偏僻得很,肯定不如中国繁华。”
“而且有旱季、雨季之风,热起来酷暑难当,亦有所谓的瘴气。”
“且百姓不会说汉话,也不认识汉字。”
“你即便在那里做国王,在有些人看来也形同发配。”.
第三千五百二十章 占城
赵康生在富贵之中,他对偏僻穷困没啥理解。
在赵康看来,自己既是国王,再穷能穷到哪里去?
瘴气什么的,带去医生就可以。
“孩儿不怕困难!”
赵康已经打定主意要去做国王,还立下志向说:“三十年内,孩儿定把占城也变成汉土!”
赵渊摇头说:“三十年不够,恐怕还要你的儿孙们努力。”.
赵渊又指着旁边的吴哥王朝、女王国、蒲甘国等地方:“这些邦国,你在占城立稳脚跟之后,可尽管带兵去征服。”
“你和你的子孙,只要不进攻大明,不论打下来多少地盘,洛阳朝廷都通通予以承认!”
赵康看着那偌大的地盘,两只眼睛都在发光。
赵渊还教导儿子治理方法:“占城流行婆罗门教。”
“你在用儒学教化百姓的同时,还要多多支持佛教,用佛教去冲击婆罗门教。”
“当然,如果佛教发展得过于兴盛,也可以灭佛毁寺没收和尚们的产业。”
“但灭佛也要有限度,不能真给灭了,还须借佛教统治异族。”
“其中火候,你自己慢慢体会。”
.....
开封军校已经搬到洛阳,地址选在万安山的西麓。
北麓是天驷监马场,更北边是皇家园林东溪园。
身为皇帝,军校搬迁过来之后,赵渊自然要去看看。
由于提前打了招呼,师生们正常上课。
“参见陛下!”
副校长张镗领着几个老师,守在校门口等了好久,见到赵渊立即行军礼。
军校的校长只能是皇帝,一来便于皇帝控制军官和军队,二来也是敦促今后的皇帝重视军事。
赵渊回以军礼,由众人簇拥着进去。
张宪和杨再兴二人也在,他们这几天跑来军校挑选学生。
而且是各军送来深造的学生,普通学生他们看不上——这些原本是中低级军官或小兵,因为表现优异而且还识字,才被选送到朝廷学习兵法。
“挑得怎样了?”赵渊边走边问。
张宪回答:“已选得差不多。”
“等他们初夏时节毕业,就能带去南方训练新军。”
杨再兴道:“这些学生都极好,皆有大将之才。”
赵渊说道:“还是不能拔苗助长。”
“建立新军之时,按他们原有的军衔升两级即可,具体军职可以酌情直升三级。”
“新军的副将和高级军官,你们须跟兵部接洽,由兵部来选将调任。”
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能一直把兵部当摆设。
赵渊不再亲自掌管枢密院之后,枢密院和兵部都渐渐正规化,兵部的各种权力也在慢慢恢复。
从大门进去的操场上,有两个班级的学生,正在列阵进行对抗。
长枪头被取下,沾了石灰互相戳。
继续往前走,一个班的学生在训练武艺,持枪反复捅刺吊在半空的木头。
张镗讲述道:“这些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普通学生,他们入校的第一年,侧重于训练武艺、列阵和体力。”
“各军送选来深造的学生则不同,更加注重兵法的学习。”
军校普通学生,按照赵渊的设想,是鼓励各省秀才报名。
但由于年龄卡得很死,导致报名的秀才寥寥无几。
年轻人嘛,已经考上了秀才,自然还想着考举人、进士。
不得已之下,赵渊又给各地官学下旨,鼓励县学以上级别的官学生报名。
陆陆续续的,这几年有三百多个士子,选择弃文从武来读军校。
主要分以下几种:
第一种,将门子弟。前宋或者大明的将门,发现子孙不是考进士的料,干脆早早的扔进军校搏出路。
第二种,世家子弟。主要以庶出子或旁支子孙为主,考秀才或许没问题,但考进士基本无望,扔进军校可以在军中发展人脉。
第三种,寒门子弟。家里有点钱可以供儿子读书,或因财力不足、或因科举太卷,也试图走军校的路子。
张镗说道:“世家子的淘汰率很高。他们的学问底子不错,但第一年不重学问,被当成新兵来狠狠操练。”
“经常有人被练哭,还有人半夜逃跑,或是躲在营房不出操。”
“狠狠收拾!”赵渊笑道。
张镗也笑起来:“第一次犯错只是警告,第二次犯错惩罚跑步,第三次犯错就要打军棍。”
“第四次犯错,直接开除处理。”
“开除之后,还要通知其户籍所在官府,此人永远不得再参加科举。”.
第三千五百二十一章 兵法要略
“军校创立至今,已经开除了二十多人,八成以上属于世家子。”
赵渊点头赞许:“是该这样严格。”
张镗又说道:“今年春天入学的新生,皆选自灭金立功的军士。”
“虽然必须识字才能选送,但好多人的文化功底,都只能勉强写信而已。”
“前三個月,主要教他们读书识字,每天抽时间操练一阵,其实还没有正式教授兵法。”
“今天开始吧,选那些文化最好的。”赵渊决定旁听一堂课。
张镗立即去安排,很快就有十八个学生,被叫到一间教室里开课.
这十八人,皆来自北方各军。
最高级为百人将,最低级只是个什长。
他们见到皇帝都非常激动,在课堂上坐得端端正正。
张镗亲自当老师讲课,一边用粉笔在黑板写字,一边说道:“翻开你们手里的《兵法要略》。”
“这本书是陛下亲自指导编撰,由枢密院、兵部和军中将帅合著,最后由已经致仕的种相公亲手所编……”
“秦汉以来,有兵家四派。”
“即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
“兵权谋涵盖最广,涉及诸多要素。”
“陛下概括为战略战术,包含庙算、军制、后勤、情报、战法……等等。”
“兵形势主要侧重战术运用。”
“兵阴阳则是讲究天文地理和阵法。”
“兵技巧则是军队的征发、训练、管理,还有军饷、军粮、被服等后勤,亦有兵器的研究、制造和使用。”
“这兵家四派,侧重点不一,有的还互相重合。”
“现在我们把它糅合起来,重新划分为八个内容,即:军制、后勤、情报、兵器、征解(募兵和退伍)、操演、战略、战术。”
“今天要讲的是军制。”
“我大明军制,皇帝是全军最高统帅,继而是内阁、枢密院和兵部。”
“内阁决定是否出兵,并上奏皇帝获得许可。”
“枢密院决定怎样出兵、何时出兵、何地出兵。”
“兵部主管选将、征兵、操练,并与户部、工部接洽后勤。”
“全国军队,分为野战军、驻防军和漕军。”
“野战军是精锐主力,包括禁军也是野战军。”
“驻防军驻扎各地,平时负责征讨境内叛逆和匪寇,战时跟随野战军一起作战。”
“漕军负责运输,战时民夫也暂归漕军管辖,关键时候漕军也要参与作战。”
“各省有总兵和都指挥使。”
“总兵负责领军作战和日常操练。”
“都指挥使负责征兵、退伍和后勤供给。”
“总兵直属于兵部,承平富庶之地,可以不设总兵,日常操练交给都指挥使。”
“战乱之地,一省可设两三个总兵。”
“另有副元帅一职,只在大战时设置,用于统领数省兵马。”
“战后,副元帅必须解职。”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