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砰砰砰砰!”
第一排燧发枪手一千支火枪齐射。
对着溃逃而来的友军,以及在后面追击的女真兵,进行无差别的射击。
射击完毕,原地蹲着填装弹药。
第二排的指挥官,迅速挥舞令旗,并吹响铜哨提醒。
“砰砰砰砰!”
又是一千支火铳,站立式齐射。
射击完毕,连忙蹲下。
第三排燧发枪手,重复以上操作。
三轮射击结束,蹲在前排的两千长枪手,陆陆续续竖起手中长枪。
硝烟散去,前方战场已无活人。
来不及绕阵避开的两百多友军溃兵,距离火枪射击点最近,无一幸免全被打死。
这些渤海降兵,没死于女真之手,反而丧命于火枪之下。
而追来的几百女真骑兵,当场倒下三分之二,剩余的幸运儿已吓得逃离战场。
“随我杀敌!”
最先带兵溃逃的刘萼,之前表现得有多怂,现在就变得有多猛——英勇无比的朝女真残兵杀去。
各族溃兵,本来还在逃跑当中。
他们发现大明火枪手的战绩,也纷纷调转方向回头冲锋。
杨再兴那边,已经跟完颜宗辅交战。
完颜宗辅手中,除了一千女真骁骑,还有两百多合扎猛安。
其中一百多个合扎猛安,已在逃跑中失去了铠甲。
一千多大明骑兵,还有数百渤海骑兵,在杨再兴的指挥下进行两面夹击。
杨再兴率军一马当先,直奔正在冲锋的完颜宗辅。
完颜宗辅挽弓射击,由于距离太近,杨再兴虽然及时闪避,却还是被一箭射中右胸铠甲。
两军交错,前方骑兵已混在一起。
杨再兴在接战的瞬间,矮身闪过左前方合扎猛安的长枪,同时一枪刺向右前方的完颜宗辅。
完颜宗辅并不以武力见长,他前期跟在阿骨打身边处理军务,后期主要在金国上京负责军政大事。
完颜宗辅的长枪被杨再兴打歪,胸膛还被杨再兴顺势刺中。
另一杆骑枪又刺来,完颜宗辅直接被戳下马背。
“呼呼呼!”
不知哪个女真士兵,一把鞍斧扔过来,差点命中杨再兴的额头,把杨再兴的头盔给砸歪了。
“轰隆隆!”
数百大明骑兵和数百渤海骑兵,猛地撞进女真骑兵的侧翼。
就在双方绞杀之时,溃败之后又冲回去各族骑兵,已经绕至女真骑兵的另一侧。
女真骑兵无法透阵而过,后面几队试图脱离战场,拉开距离之后重新冲锋。
刘萼与王政也率领残兵抵达,将这些女真骑兵给缠住。
大明的近战步兵,已在花荣的指挥下,骑马冲到双方混战之地。
长枪手纷纷下马,三人组成一个小队,围杀那些只能短距离移动的女真骑兵。
落马的完颜宗辅,已被踩成肉酱!
“自金人蹂籍之后,烧掠殆尽,富豪散亡,苟延残喘。”
“契丹至则顺契丹,金人至则顺金人,王师至则顺王师。”
“但营免杀戮而已,岂能守耶?”
这段话出自马扩之口。
当时大宋君臣议论军事,商讨赎回了燕云该怎么守。
枢密使郑居中说,用燕云本地的豪杰世代镇守。
马扩对北地汉人非常了解,于是说出了那段话。
北地汉人,谁来降谁,不可能帮大宋守土。
马扩又建议移民实边,军屯数年才能巩固新地。
他这个建议很好,但大宋君臣不予采纳,因为没那么多钱粮去办——大宋国库里的钱粮,都交给金国赎买地盘了。
“五代遗民赵氏,叩拜汉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北地汉儿韩氏,叩见大明皇帝陛下!”
“……”
当赵渊率军抵达咸平府,这个迁徙安置汉民最多的地方,再度应验了马扩当年的那番话.
第三千四百四十四章 胆大包天
那些已经凋零的汉家大族,扶老携幼前来归顺大明。
真就是谁来降谁!
而且还跟辽国、金国撇清关系,要么自称是五代遗民,要么自称是北地汉族,
现在欢天喜地举族重归汉皇治下。
赵渊表现得非常仁慈,微笑接受了他们的归顺。
等进入咸平府城之后,赵渊才吩咐左右:“记下来。辽阳府的渤海族,一些迁徙至幽燕。”
“剩下的那些,再迁徙一半至咸平。”
“咸平的汉人,三分之一迁徙到辽阳,三分之一迁徙到沈州。”
这样大规模调换迁徙,或许会死很多人,或许会搞出些乱子。
但赵渊不会考虑恁多,各族必须混居,不能让某族一家独大.
紧接着,赵渊又说:“勒令各族上交契丹、女真文字所写之书籍。”
“若有私藏,以谋逆罪论处!”
“各地建筑、碑刻、牌匾……有契丹、女真文字者,悉数予以销毁!”
这或许会毁坏文物、史料等等,但对赵渊而言都无所谓。
契丹、女真文字必须从此消失!
“陛下,四姓六族之人还一直守在外面。”白胜嘀咕道。
赵渊说道:“让他们进来。”
辽国有“韩刘马赵”四大姓、六大族,虽然迁来辽东实力大损,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一群人进来跪下,在城外迎接时磕过头,此刻又是连连磕头。
刘萼也跪在那里!
“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赵渊问道。
众人看向刘萼,毕竟他有投诚之功。
刘萼硬着头皮说:“幽燕四姓请求迁回祖宗之地。”
赵渊冷笑:“哪个是幽州韩氏?”
一个老头上前:“草民韩真,叩见皇帝陛下。”
赵渊质问道:“韩常就是你家的吧?”
“给金人打仗时颇为骁勇,最后投靠大明也是迫于无奈。”
“还有金国上京,亦有幽州韩氏在做官。”
“是我的刀锋不利,还是你韩氏有功?”
“竟然还想迁回幽州!”
“草民不敢!”韩真吓得连忙磕头。
赵渊说道:“幽州韩氏,明年春耕之前,一半迁往辽阳,一半迁往沈州。不得有误!”
韩真欲言又止,终究不敢再说什么。
赵渊又问:“蓟州韩氏何在?”
另一個姓韩的跪伏上前:“在!”
赵渊说道:“蓟州韩氏,分出一半迁徙去辽阳。”
“是。”
“营州马氏何在?”
“在。”
“你们迁徙一半去沈州。卢龙赵氏何在?”
“草民赵杞叩见陛下。”
“卢龙赵氏,迁徙一半去沈州。”
“……”
赵渊又对刘萼说:“你们昌平刘氏已经被金国拆分过。”
“你又举义归正,就不必再拆族迁徙了。”
“谢陛下!”刘萼高兴不起来。
这些大家族的族人和乡民,很多都被征去当兵,而且被明军俘虏了一大堆。
较早投降或被抓的俘虏,已领到粮食遣散回乡。
还剩下许多俘虏,临时编为军队或民夫.
第三千四百四十五章 逃奴
他们是不可以回乡的,必须听从朝廷的安排,被安插在辽东其他州县.
至于他们的亲人,自己托人带信回去,愿意一起搬迁的可以分地。
赵渊又说:“你们的所有家奴和农奴,必须立即释放,朕给他们分发土地耕种!”
“自愿留下的家奴,须得签署雇佣契书。”
“记住,是自愿留下。”
“哪个家奴要是逃出来,告发你们暗中蓄奴……嘿嘿,后果伱们自己去想。”
众人噤若寒蝉。
前几天,疯狂逃跑的金兀术,从咸平府路过时抢了一拨。
不仅抢劫汉家望族的粮食,甚至还顺手烧毁带不走的。
他们已经被搞得很惨了,现在又要被大明拆族迁徙,而且还逼着他们释放奴隶。
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
无数百姓的日子比这些大家族更难过。
晋北。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