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他们忠诚于皇帝,同时又善待人民。”
“所以这里的人都很富裕,而且非常幸福,具有美德的官员不会征收重税.....”
“皇帝在全国的每一个城镇,都建有学校,以培养更多的学者。”
“这里的每个小孩,都能去学校里读书,所以大明国永远不缺学者。”
“而大明帝国的富庶,让皇帝有足够的钱财,在每一个城镇建立学校.....”
“蹇告诉我,不仅皇帝愿意建学校,富裕的贵族、商人和学者,也会无私的拿出钱财办学。”
“皇帝在城镇建学校,富人在乡村建学校,这里的学校无处不在,就连街边的小贩也识字。”
“因此这里有大量的书籍,我还没有进城,就在城外看到贩卖书籍、纸笔的店铺。”
“听说大明的王子,是全国学识最渊博的学者。”
“他的才华被万民敬仰,他的诗歌被广为传颂,无数伟大聪慧高尚的学者围绕在他身边。”
“这位聪明渊博的皇帝,曾经统率三十万大军,在北方击败同样数量的蛮族。”
“那些蛮族骁勇善战,甚至覆灭了与大明同样强大的桃花石辽国,并且建立了一个叫金国的国家。”
“金国的蛮族军队,还入侵占领了大明的国土,但他们终究无法战胜伟大的王子。”
“那是一场六十万的大战,皇帝率领他最英勇忠诚的军队,亲自披挂铠甲骑马冲锋。”
“他从正面击溃了敌人,并取得决定性胜利。”
“金国的蛮族被迫求和,割让土地,献上财货,并请求王子不要再追杀.....”
“由于大明拥有无数的学者,因此他们崇尚优雅,就连最穷困的人也是这样。”
“他们用两根细长的木棍吃东西,无论任何食物,都只用名为筷子的木棍送进嘴里,中途绝对不会用手去触碰。”
“他们的筷子做得很精美,听蹇所说,有用金银和象牙做的筷子.....”
“这里还有一种很大的车,专门用来运货。”
“它需要五十头骡子拉拽,再多的货物也能一次拉走.....”.
第三千两百八十八章 国内国外的机械
“大明的王城周围全是运河,每条河里都有密密麻麻的商船。”
“就连船工也穿着丝绸,码头苦力也每天吃肉.....”
……
城郊.
甲胄实验场的工匠,还在捶打试制棉甲,新式四轮厢车已经搞出来。
以前没有急着搞,是战争需要的厢车太多,主要用民夫和辅兵来推拉。
而今已开国五年,赵渊刻意搜罗繁衍骡子。
大量骡子加上四轮厢车,能够有效减少民夫征发数量,而且还能提高后勤运输速度——当然,崎岖狭窄的路段,还是得依靠民夫和骡马。
至于为啥选择骡子,这玩意儿比马更易饲养,又比驴子更温顺听话。
“这种能转向的四轮车,造价比寻常四轮车贵得多.....”
“能节省民夫,能加快运输,造价再高也值得。”
赵渊让车夫进行试驾,效果让他非常满意。
中国自古就有四轮马车的,但一直缺乏转向系统,因为.....没有实际需求。
像那种用来拉货的大型太平车,如果超过了一定的载重,就需要四个轮子支撑。
一是为了减轻拉车牲畜的负担,二是害怕车轮和车辕承受不住。
但拉运几吨货物,速度肯定很慢,不需要特制转向系统,也能把方向给转过去。
至于车辆减震系统,自古亦有之。
一种叫“伏兔”,也叫“车屐”。
它位于底盘和车轴之间,起到类似汽车板簧的作用,不但可以减震,而且能够稳定车轴。
另一种叫“当兔”,是连接车辕与车轴的部件,同样具有稳定和减震效果,而且能有效防止车辕磨损断裂。
当然,肯定比不上弹簧,更比不上真正的板簧。
欧洲跟古代中国一样,很早就有四轮马车,由于成本太高、需求不大,一直都没有流行起来——直至胡斯战争!
胡斯军用四轮马车作为战车,再将这些战车组成车阵,车阵前方挖掘壕沟。
每辆战车配有大概20个士兵,由弩兵、戟兵、刀盾兵、连枷兵和火枪兵组成。
结成车阵之后,用炮火激怒敌人来攻,再用弓弩、火枪射击,依靠车阵进行防御。
把敌人搞得虚弱疲惫、阵型混乱之后,骑兵和步兵再冲出车阵进行收割。
跟中国的车阵战术大同小异。
只不过,中国的战车用人来推,而胡斯战车用马来拉。
四轮转向马车的作用,除了后勤运输优势之外,便是在结阵时可以快速小范围转向。
现在,赵渊搞出了晚明战车和胡斯战车的集合体!
被张居正罢官的魏学增,在做兵部尚书的时候,亲自着手改进了偏厢车,这种战车配备可谓丧心病狂。
它不用铁链来连接厢车而是在木架上竖起长枪。
这种木架可以拆卸,插十二把长枪,放在战车空隙间做拒马。
每台战车配二十五名士兵,车载两台弗朗机炮直接在战车里发射.
第三千两百八十九章 新兵器演示
地面又有雷飞炮,是类似虎蹲炮的小炮。
又有火枪手六人,全部装备快速火枪。
另外还有装备传统兵器的士卒。
堪称移动堡垒,缺点是过于笨重,
无法跨区域超远距离作战.
“都搞上,演练一下!”
一共只做了两架四轮战车,随着赵渊一声令下,士卒们把沙袋往车上搬,同时还把各类军械放上去。
沙袋模仿辎重,行军时换成粮袋。
四只骡子拉一辆车,车夫挥鞭启动,士卒紧随其后。
他们模仿行军状态,场地里还有水坑和小坡。
一旦四轮战车难以跨越,士兵们就过来帮忙推。
“数里外发现敌军,结阵!”
车夫得令,连忙驱使骡子转向,两架战车相距四五米停下。
车夫先是固定车轮,接着解开车辕,把那些骡子牵走,拉回车阵中进行躲避。
伙兵则抬着铁链下车,赵渊没有用拒马,依旧使用铁链。
但两车之间,挂四道铁链相连,即方便己方士兵取下,又让敌人难以全部弄开。
挂完铁链,伙兵又去撒铁蒺藜。
而战兵同样在行动,他们刚才“行军”时,盔甲全放在车上。
现在互相帮忙穿戴盔甲,继而拿起各式武器。
被固定好的四轮马车非常平稳,士兵们直接在车上战斗。
车厢两侧的挡板,化身为防箭工事,还专门留下了射击孔。
弓弩手和火枪手,迅速在射击位站立。
配备腰刀的长枪手,则负责保护他们,防备敌人冲到近处。
炮兵也从车里搬出小炮,架在两车之间的铁链处,这些铁链不会妨碍小炮。
“敌军已在百步之外!”赵渊大喊。
远程兵种立即竖起耳朵听令,如果这时是实战,更大口径的火炮早已发射。
大口径野战火炮,同样有带轮子的炮架,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改动。
“砰砰砰!”
“轰轰轰!”
“咻咻咻!”
燧发枪射击,小炮发射霰弹,弓弩手射出箭矢。
而且是交替射击,前方数十米内,被各种各样的炮弹箭矢覆盖。
去年开始量产的燧发枪,口径完全统一,纸壳弹药也统一。
虽有细微尺寸差别,但不影响战斗,士兵不用自己压制子弹了。
精锐燧发枪手,已经能做到一分钟四发!
杨志咂咂嘴,嘀咕道:“这番改进车阵,俺若是敌将,完全不知如何应对。”
张镗则说:“战车粗大笨重,不易翻越燕山和太行山。”
“如果再跟金人作战,山西和幽州当以防御为主,而我军主力则走傍海道直取锦州。”
“拿下锦州,再去打辽阳,莫要强攻燕山和太行山的雄关。”
王渊点头:“是该直取辽东。”
枢密院的官员们,本就不想傻乎乎往北打,现在战车改进之后,他们的观点就变得更一致。
扯什么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
那属于固定思维!.
第三千两百九十章 雁门关
像雁门关这种雄关,有火炮都不好打。
一旦强攻,旷日持久,耗粮无数,死伤颇多。
选一个合适的季节,避免道路泥泞,大军从傍海道东进。
再让海军舰船,运输偏师跨海配合。
一正一奇,很好拿下锦州。
接下来,金国的腹地辽阳,就暴露在大明兵锋之下.
拿下辽阳,金国便已瘫痪一半,那里是金国最最最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赵渊说道:“传令工部,两年之内,打造一万辆四轮战车。”
这道命令,能把工部给逼疯。
按照传统做法,工部会给各地发布命令,召集登记在册的工匠服役。
官府只须提供材料和伙食,如果服役时间较长,也会酌情给一些工钱。
现在则是用工匠平时上交的人头税,半强制性的雇佣工匠来干活。
若有资金缺额,则让户部和工部拨款补充。
平时收商税囤积的木材,这个时候也要拿出来,由工部官员进行统一调用。
一個鸿胪寺官员,小跑着来到试验场。
“殿下,色度国使者进京了,”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