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465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翻山越岭前往浙江,

  一路顺着运河北上。

  他们焦急得很,

  到了北方,河流冰冻,

  甚至踏雪赶路到开封。

  击败其他和尚成为正使的圆信,

  无比感慨的对大江维顺说:

  “明国皇帝是天魔王转世啊,”

  “我们在福建寺庙歇脚时,”

  “那里的和尚就哀叹官府抑佛,”

  “到处拆毁寺庙没收寺产。”

  “到了开封,竟连传闻中的太平兴国寺都没有和尚了。”

  大江维顺说:“他国之事,我们不要去管。”

  “法师能够协助上皇,”

  “以无上法力击败石见国的妖魔大军吗?”

  圆信顿时沉默。

  鸟羽上皇也找过他们,

  近畿地区的三大法师军团,

  面对这个棘手问题都顾左右而言他。

  这些和尚拥有僧兵不假,

  但也就抢地盘时卖力,

  偶尔欺负一下平民百姓。

  平忠盛三万大军都败了,

  和尚们怎么敢派僧兵出马?

  雪霁初晴,日本使者们,

  被允许在东京城溜达,

  全程都有一个鸿胪寺官员陪同(监视)。

  自幼熟读中国经史子集的大江维顺,

  在城里瞎逛一圈之后,

  渐渐生出自卑之情,

  对圆信和尚说:“一路走得着急,”

  “没有领略沿途城邑。”

  “今日游览开封,”

  “方知书上所载中国繁华,”

  “文字不能描述其万一也。”

  圆形和尚点头:“确实富庶。”

  身高不到一米四的大江维顺,

  看着街上的贩夫走卒,又感慨道:

  “中国皆长人也,此族种之优劣。”

  “两国交战,就算不用法术,”

  “明人身长体大披上坚甲,”

  “我大和勇士也不是对手。”

  大江维顺的亲爹,

  毕竟是平安时代最后一位军事家,

  而且还给族中子孙留下了兵书。

  身为大江匡房的次子,

  大江维顺虽然没带过兵,

  但他的基本军事战略眼光,

  其实超过很多带兵打仗的大铠武士.

第三千两百三十四章 繁荣程度

  他沿途观察中国的社会繁荣程度,

  又看到了驻守城门的士兵,

  最后干脆观察中国的平民。

  得出的结论近乎绝望,

  在强大的中国面前,

  日本犹如一只蚂蚁。

  一个小贩挑着担子,

  从大江维顺面前走过。

  “嘿!”

  小贩好奇瞅向日本使节团,.

  随即发出一声怪笑,

  估计是被这群穿着丝衣的猴子逗乐了。

  大江维顺听到笑声,

  心中愤怒的同时,

  又莫名生出自卑感。

  下午回到四方馆,

  大江维顺开始记录今日见闻。

  写着写着,突然有一个想法:

  日本贵族可挑选分家女,

  与渡来唐人借种。

  借种所生子女,

  各家的主宗可择其通婚,

  慢慢改良日本贵族的人种劣势。

  甚至可以不用通婚,

  主家和分家直接近亲结婚,

  不让借来的优良血脉外流出去。

  又过数日,

  他们获得大明太子接见。

  宫中侍卫皆优中选优,

  身材异常高大。

  大江维顺从一个侍卫身边走过时,

  发现自己只有对方的腋窝高,

  这更加坚定自己的借种想法。

  .....

  “石见银山已经找到,”

  “短期内应该不再愁白银稀缺,”

  闻焕章说道,

  “等第一批白银运回,”

  “就加大银元的铸造量。”

  “铸币厂全速运转起来,”

  “在全国各省的大城市发行。”

  “反正有富户吸纳囤积,”

  “根本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赵渊说:“有了银子做背书,纸币也能试着发行了。”

  闻焕章笑道:“对马岛居然也有银矿,”

  “这倒是让我有些意外。”

  赵渊说:“我打算派几个文官过去,”

  “管理对马岛和石见银山。”

  “他们跟当地驻军之间长久相处肯定产生矛盾,”

  “这个情况却是无法调和。”

  闻焕章说道:“不怕文武矛盾,”

  “就怕文武勾结糊弄朝廷。”

  “或者是一边倒,”

  “文官完全压制武人,”

  “武人完全压制文官,”

  “这都能把朝廷变成瞎子。”

  “所以,文武互相制衡最好,”

  “就算互相拖后腿都能接受。”

  “确实。”赵渊点头。

  闻焕章说道:“摊丁入亩,已在京畿、湖北、湖南、河北稳步推行,”

  “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明年继续推广吧,”

  “就选在四川和河南。”

  赵渊嘀咕说:“恐怕要闹出不小的乱子。”

  闻焕章笑道:“明年也不打仗,怕个什么?”

  “不听话的,就全家流放幽州,”

  “正好那边急需人口。”

  赵渊说:“河南罪犯流放幽州四川罪犯却是该往南流放。”

  “现在的四川,连宜宾都遍地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