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不是很长,半日就能走完。”
“走完山谷,再往西翻山过去,”
“是一处很小的海湾。”
“海湾内有一小块平地可以耕种,”
“北面临海,另外三面环山。”
“那里有个小渔村,”
“住着百十来户,”
“一边种地,一边打渔。”
“往东南还有条山谷。”
“走到一半,山谷往正南方延伸,”
“接着又往西南方延伸。”
“山谷的尽头,是崇山峻岭。”
“这条山谷,在由正南往西南转向时,”
“继续往正南走有山中小路。”
“山林当中耕地很少,”
“但也住着农民,”
“这些农民还兼做猎户。”
“沿着山间小路翻过山岭,”
“更前方就是大森山。”
“银矿便在大森山中,”
“整座山多处发现银矿痕迹,”
“甚至还有可能附带着铜矿。”
“大森山的北部,是一条东西向延伸的谷地。”
“谷中不但有农民,还有名田。”
“但名田的主人,并非大名主,”
“而是一些小名主(小地主、自耕农)。”
“毕竟那条谷地很狭窄,土地贫瘠,”
“大名们看不上。”
“大森山的南部,山势要低矮许多,”
“耕地和农民也变得多起来。”
“但那里的土地,不属于任何大名,”
“而是被一群和尚占据。”
“开采银矿肯定需要驻军附近最合适的驻军地点,”
“都在那些和尚的地盘里。”.
第三千两百一十五章 使者和细作
赵孝忠一边听夏余庆讲解,.
一边查看几支探路队伍,
绘制拼接起来的简易地图。
思考许久,赵孝忠说道:
“开采银矿暂时不着急,”
“咱们没有足够人手。”
“修路要人,采矿也要人。”
“强征本地百姓,不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还得让他们种地交粮,”
“今后不能全靠跨海运来粮食。”
“所以,得跟日本朝堂打一仗。”
“不要滥杀,多抓俘虏,”
“那些俘虏都是矿工啊。”
夏余庆奉承道:“将军好主意!”
赵孝忠说:“日本朝廷出兵之前,”
“肯定派人来探查消息。”
“要么派使者来,要么派细作来,”
“或者干脆使者细作一起派。”
“告诫将士们,这段时间不要乱跑,”
“守城士卒也不要穿精良盔甲,”
“且弄些本地的破烂甲胄穿上。”
“多去城下町买东西,”
“甚至是花钱找女人都行。”
“出手越大方越好,”
“显得我们都很富裕。”
“再跟本地人吹嘘一下,”
“就是我们手里全是金银布匹,”
“石见国城里堆满了财宝。”
“穿着破烂盔甲,却又富得流油,”
“想必那日本天皇是忍不住的。”
“从明日起,我亲自外出探查地形。”
“须把方圆数十里的地形,”
“全部掌控于心,再收买山中百姓盯梢。”
“只要山中百姓提供可靠信息,”
“就给他们奖励布匹和白米。”
“天皇的军队,来得越多越好。”
“就你们画的那些地图,”
“随便找个地方都能设伏!”
接下来一个月,
赵孝忠亲自进山,
前往四处探查地形地貌。
而大明将士,
则轮流在城下町消费。
一个個出手大方无比,
反正是公款消费,
根本不把钱当钱用。
百姓对大明铜钱,
一开始是抗拒的,
但豪族却闻风而动。
日本刚刚迁都到平安京时,
为了修筑京城滥发货币,
不断铸造超发大额铜钱,
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
富人为了保值,
疯狂储藏好钱,
劣币驱逐良币,
市面上流通的全是烂钱。
已探明的铜矿,
渐渐开采殆尽,
朝廷不再铸造新钱。
这两百年来,
除了少数大城市,
日本已倒退回以物易物的时代。
因此,多数日本老百姓,
是没见过铜钱的.....
“好钱,都是好钱啊!”
“大明国太富庶了,”
“连士兵都用得起好钱。”
“快把乡下的货物,”
“全都运到国城这边来,”
“卖给大明士兵可以大赚一笔。”
“还可以把少女送来,”
“这么多大明士兵,”
“他们肯定需要女人。”
“.....”
地方豪族可不管什么国家利益,
他们只知道大明将士出手阔绰,
喜欢在城下町消费.
第三千两百一十六章 倭寇的眼线
而且用的全是好钱。
这些品质上乘的铜钱,.
拿到平安京属于硬通货,
甚至连行贿都更容易出手。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