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他们属于铁杆汉奸,
已经很难再投降大明。
因此,时家被完颜希尹委以重任,
到处串联说服辽国遗留的汉族士绅搬迁。
这些北地汉族士绅,
辽国灭亡时没逃,
金人杀来时没走,
如今同样不愿意离开。
即便他们有族中子弟,
正在辽东那边做官,
依旧无法说动他们搬迁。
无奈之下,
完颜希尹只能出动军队,
不愿搬迁的直接砍头。
北地汉族士绅被吓得服软,
但很多却在搬迁途中,
寻找时机夜里摸黑逃跑。
一些士绅成功逃走,
但更多士绅却被追兵所杀。
杀得人头滚滚,
终于没人敢逃了。
.....
三河县城,破败不堪。
城内城外皆无人烟,
只有累累白骨。
这天,却有无数军民,
来到城外扎营。
造饭之时,刘猊问道:
“兄长,好不容易迁回来,”
“难道真要再迁去辽东?”
刘萼说道:“女真兵和渤海兵,一路对我们严防死守,”
“哪有机会逃走投明啊?”
刘家属于老牌汉奸,
已经降金好多年。
宋徽宗还没赎回幽州的时候,
他们就全族被金国迁去辽东,
连同本县两万多百姓一起迁徙。
金国当时根本没做好安置措施,
也不愿给粮赈济饥民,
导致两万多北地百姓,
将近三分之一陆续死亡。
三年前,刘氏部分族人,
又带着三四千同乡回迁。
现在的情况是,
刘氏一族和同乡,
分隔在幽州和辽东两地。
刘萼一旦投明,
辽东族人必然受牵连.
第三千一百九十六章 逃民
刘萼倒是顾不上辽东族人,
但完颜宗望已死,.
新来的完颜希尹不信任他。
从迁徙之初,到迁徙路上,
全程派女真士兵死盯着!
刘猊突然出一个馊主意:
“不如今晚半夜时分,”
“让人放火大喊明军杀来了。”
“到时候,营中军民必然大乱,”
“不知有多少人逃跑,”
“我们也可以趁乱逃走。”
刘萼反问:“混乱当中,你能带走多少军民?”
“带去大明的人太少,”
“我刘氏如何在大明受到重用?”
刘猊无言以对。
抱有同样想法的,
明显不止刘猊一人。
四更时分,万籁俱寂。
一处营寨突然火起,
继而有人大喊:“明军杀来了!”
听那口音,
不是契丹人就是奚人,
这两族是最为抵触金国统治的。
那些家伙甚至骑马乱窜,
到一个地方就放火,
搞得各处营寨愈发混乱。
许多本就想逃的小部族,
趁机进行配合,
一边放火大喊,
一边胡乱往南逃。
乃至有慌不择路,
稀里糊涂往北逃的。
被明军杀得胆寒的金兵,
以为大明真的背信弃义,
出动大军前来夜袭女真兵和渤海兵也下意识的逃跑。
完颜希尹带着亲兵四处弹压安抚,
忙活到天亮终于稳住大军,
随即派出骑兵到处去抓人回来。
始终打算投明的刘萼,
居然没有趁机逃跑,
反而帮助完颜希尹收拢残兵,
次日还帮着完颜希尹抓捕逃人。
因为他们想逃并非为了生存,
而是延续家族的兴盛。
必须逃得有价值!
必须叛得有价值!
接下来的路途,
所有百姓必须用绳子串着走路。
并且各族混编,
二十人一组。
一人逃跑,全组受罚。
就这样行进至傍海道,
完颜希尹清点人数,
已然气得想要吐血。
从开春以来,
逃走的军民总数,竟然将近四万人(其实有很多被追兵杀了)!
完颜希尹亲自领兵驻扎在海阳(秦皇岛),
堵住军民不让他们再逃,
同时派人找大明运来剩下的麦子。
马扩气冲冲赶来,
见面就破口大骂:
“你还有脸找我要麦子?”
“又有大量金国军民流窜到河北,”
“沿途烧杀抢掠,”
“让大明损失无数。”
“我大明还得出兵,”
“耗费军粮将这些贼寇剿灭!”
完颜希尹彻底破防,拔刀怒吼:
“贼喊捉贼,贼喊捉贼,”
“我要杀了你!”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