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397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快跑!”

  几人同时往楼梯口扑,

  但那里只能容一人通过。

  “轰!”

  又是一声爆炸,

  临冲顶部再次无人生还。

  那员金国将领终于意识到不对,

  战战兢兢亲自爬楼梯,

  刚探出脑袋就缩回去,惊恐大喊:

  “快撤!”

  类似的事情,

  发生在所有临冲吕公车上。

  隐藏在临冲和行女墙内的金国精锐,

  足足有二十多队,

  他们被炸得惊慌撤退。

  那些汉族和渤海族炮灰,

  本来就遭受攻击士气低落,

  看到金国精锐都在逃跑,

  于是纷纷跟着溃逃而去。

  “悬索!”

  已经双臂酸痛的弓箭手,

  咬牙朝着逃跑的敌人射箭。

  民夫们从城墙顶部的另一端,

  被军官催促着过来悬筐而下。

  一些民夫提着油罐、举着火把,

  去烧毁敌人的各种攻城器械。

  另一些民夫则捡拾城下的箭矢,

  甚至抬着石头放进箩筐,

  由城上的民夫拉箩筐回收物资。

  金兵打造多日的攻城器械,

  就此被明军付之一炬。

  完颜宗弼和完颜挞懒二人,

  都拥有燕山府仿制的望远镜,

  他们清楚的目睹了好几次爆炸。

  “还要攻城吗?”完颜挞懒问。

  完颜宗弼也笃行佛教,

  甚至打了胜仗之后,

  还会搜罗附近的佛像和佛经,

  他口干舌燥道:“明军莫不是有雷神菩萨相助?”

  佛道两教的神灵,

  都是互相吸收的。

  道教的雷神融入佛教就成了护法,

  其形象为双手持握鼓槌,

  身后一圈光环排列着许多鼓面。

  完颜挞懒却要唯物主义得多:

  “哪来的雷神菩萨?”

  “分明又是什么火器!”.

第三千一百三十六章 撤兵吧

  完颜宗弼强自镇定:“有此火器,攻城却比以前更难了。”

  “撤兵吧,”.

  完颜挞懒说,

  “今日派出去的甲士,”

  “都已被吓破了胆,”

  “就连挞不野(大挘┒颊哿恕!�

  “挞不野是渤海族第一勇士,”

  “他死于明军的火器,”

  “渤海兵恐怕没人再敢攻城。”

  “就算强行攻打,”

  “也必然溃退得很快。”

  “兴师动众而来,”

  “耗费无数粮草,”

  “难道就这样撤了?”

  完颜宗弼心有不甘,

  他常年窝在上京,

  独自带兵的机会很少。

  “不撤还能怎样?”

  完颜挞懒质问道,

  “不派精锐攻城,”

  “根本攻不上去。”

  “派了精锐攻城,”

  “明军又会用那火器。”

  “就算再拖一两个月,”

  “把城墙用砲车轰塌几处,”

  “明军有火器又怎么攻入城中?”

  “耗到粮草将尽,”

  “到时候说不定全军覆没!”

  完颜宗弼沉下心来反复思量,

  却总是想起望远镜里的爆炸画面,

  他愤懑握拳道:

  “今晚一起撤兵,”

  “我回锦州,你回幽州,”

  “等今后粮草充足了再战!”

  两路金兵,

  徐徐退回大营。

  完颜宗弼一步三回头,

  他盼着明军出城追杀,

  自己可以趁机野战获胜。

  然后,明军根本没来。

  李宝只是派出一些士卒,

  带着民夫去打扫战场,

  等待明天继续打守城战。

  刘萼这次也跟随完颜挞懒出战,

  而且他手下的汉兵,

  有一支还被当做炮灰攻城。

  回到大营之后,

  刘萼把堂弟刘猊叫来:

  “上头有令,各部收拾东西,”

  “今晚连夜撤退。”

  “你下去准备一下。”

  刘猊没有立即领命离开,而是说:

  “兄长,明军的火器愈发厉害,”

  “金国恐怕不会长久了。”

  “我们是不是该.....”

  刘萼说道:“等回到燕山府,”

  “俺立即给梁山皇帝写信。”

  刘猊这才高兴起来:

  “金人若是大败,”

  “必然强令各族迁去辽东。”

  “到时候幽燕之地人丁稀少,”

  “大明还得倚仗我们刘家,”

  “否则梁山皇帝别想在北地募兵。”

  刘萼思忖道:“只是这样还不行,”

  “得找机会为大明立功,”

  “立下大功才能获得梁山皇帝重用。”

  “不如行刺完颜宗望?”刘猊建议道。

  刘萼摇头说:“行刺之事,风险太大。”

  “如果能两军交战时,”

  “寻机阵前倒戈最好。”

  “如果没机会阵前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