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306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兄长又何必去蹚那个浑水?”

  “俊俏妇人多得是,”.

  “俺请媒婆给兄长另寻一个。”

  张迪笑道:“俺已写信向陛下求娶李氏女,”

  “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把她娶过来,”

  “如此才显得重情重义、一诺千金。”

  “李家的浑水,俺可不会去蹚,”

  “完婚后便请求调去广信杀金贼,”

  “说什么也不会跟李家再有来往!”

  “名声就那般要紧?”张浩问道。

  张迪解释说:“你我都是贼寇出身,”

  “还是一方巨寇,”

  “杀人劫掠无数。”

  “今后但凡出什么差错,”

  “就会有人趁机报仇,”

  “多多积攒好名声尤为重要。”

  “陛下是一国储君,”

  “他愿意重用的武人,”

  “一要善战,二要忠义。”

  “今后咱们拼死作战,”

  “又积攒忠义之名,”

  “何愁不能在新朝封妻荫子?”

  张浩点头道:“还是兄长看得长远。”

  张迪又问:“被遣散的兄弟怎安排的?”

  张浩回答说:“俺已问过了,”

  “愿意留下的,就在真定府各县落籍分田。”

  “真定贾氏举族南迁,”

  “留下数万亩良田,”

  “被那些伪官瓜分霸占,”

  “现在全都得吐出来,”

  “把田亩分给将士、流民和佃户。”

  “想要回乡寻亲的,”

  “也可以回去,”

  “但真定能够分田,”

  “闹着回乡之人不多。”

  “陛下真是仁义啊,”

  张迪感慨道,

  “田土那么一分,河北汉军就能归心,”

  “今后都愿意为陛下卖命。”

  “哪天朝廷下令招募乡兵,”

  “便是被遣散的士卒,”

  “也会踊跃投军报国的。”

  “谁说不是?”

  张浩笑道,

  “便是被俘虏的汉军,”

  “也只关押审判军将,”

  “寻常士卒全都释放。”

  “陛下有令,让这些俘虏速速回乡,”

  “由各地县令安置分田,不能耽误了明年的春耕。”

  “各部俘虏感恩戴德,”

  “把陛下当菩萨跪拜,”

  “都说来年若是打仗,”

  “他们愿意给陛下当兵。”

  被明军俘虏的河北汉军,

  居然也能回乡分田,

  这个事情很多人反对。

  但赵渊坚持己见,

  只略微降低俘虏可分的田亩数,

  算是给劝谏者们几分面子。

  因为大部分河北汉军士卒,

  都是被金人强征来的。

  如今河北人口锐减,

  这些青壮非常重要,

  得让他们多种粮食、多生孩子。

  河北现在不缺耕地,

  只缺人口与粮草。

  更何况,此举可收俘虏之心。

  土地分出去之后,

  河北青壮皆信服陛下,

  就算哪天对金作战失败,

  赵渊在河北一声令下,

  必有无数青壮来投军杀敌。

  …….

第三千零二章 耍小心眼

  赵渊看完张迪的来信,顿时笑道:

  “这个老贼有点意思,”

  “还跟我耍小心眼儿。”

  “着令岳飞率部移驻唐县,”

  “等开春雪化,让张迪率部归入岳飞麾下。”

  张迪信里有两个意思,

  一是信守承诺迎娶李氏女,

  二是请求带兵调往边境御敌.

  对于赵渊来说,这些都是小事。

  赵渊问道:“孔彦舟审得如何?”

  富直柔回答:“此人被伪朝招安之后,”

  “依旧劫掠成性。而且曾经率部屠村,”

  “声称所杀良民皆为岳飞之兵,”

  “以此在伪朝立功求取封赏。”

  赵渊说道:“不用继续审了。”

  “孔彦舟及其部下,百人将以上的全部砍头。”

  “什长以上军官,押付磁州挖矿,”

  “其余打散了安置在河北各县。”

  “是!”

  富直柔开始写公文。

  赵渊又问:“耿南仲去哪儿了,真没有投靠伪朝?”

  富直柔说:“伪朝官员,都说没见过耿南仲。”

  “此人当初从东京逃脱,”

  “或许在路上就被乱兵所杀,”

  ‘又或许躲在哪里隐姓埋名。”

  “算了,不必刻意寻找,”

  赵渊说道,

  “他要是想躲起来做新朝百姓,”

  “便让他安稳过日子吧。”

  大雪初晴。

  包括孔彦舟在内,

  有七十多个被俘军官,

  在审判之后定罪砍头正法。

  大部分都是因为杀良冒功,

  在伪朝肆意屠戮百姓!

  梁山陛下的意思很明显,

  伱特么投靠伪朝给金人效力,

  还可以推脱是迫于无奈。

  但你屠杀百姓、冒功领赏,

  总不会是伪帝和金人逼迫的吧?

  真定城外,一桩桩罪状宣读出来,

  还没有开始行刑,

  百姓就已听得愤怒唾骂。

  孔彦舟已经吓瘫了,

  也不晓得是因为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