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225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如今工农商业都较为发达,

  而且人口相对来说并不稀缺。

  锦州的丝锦布匹,

  还属于金国皇室贡品。

  锦州的主要族群是汉人,

  乃辽国初年被强制迁徙过去的。

  另外,来州(州城在狗河口附近)的主要族群是女真人,

  属于辽国当年安置的女真灾民。

  一共有五部女真,

  金国没有迁徙他们,

  而是就地编为猛安。

  辽金两国,

  反复争夺辽西走廊,

  足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

  “一旦河北主战场,”

  “我军获得绝对优势,”

  “你们就当北上威胁滦州。”

  “张顺得到消息会来配合,”

  “他将跨海袭扰海阳县.....”

  赵渊指着简易地图说道。

  “是!”众将应道。

  这场大战,

  金国是倾国而出,

  不惜严重透支国力。

  大明也差不多,

  能调动的资源全部压上,

  必然导致全国粮价飞涨。

  而且河北、山东、河南、京畿征发大量民夫,

  会严重耽误生产活动。

  国库不但空了,

  还负债累累,

  不得不利用民间商贾,

  用未来的盐税、茶税、关税,

  激励他们帮忙采购运输物资。

  别看赵渊和内阁,

  在京城搞学术之争热闹得很,

  他们其实一个个都忙得不可开交。

  就连皇室内库,

  都把钱拿出来,

  无息借贷给国库做军费。

  赵渊在检阅山东大军之后,

  又马不停蹄的前往深州,

  这里驻扎有王彦的八字军。

  一年半前,

  赵渊赐下八字军番号,

  王彦就前往深州饶阳县练兵。

  兵源几乎全是河北流民,

  也吸纳了一些河北贼寇,

  目前拥有战兵六千,

  还有一些后勤人员和马队。

  岳飞的部队则是在赵州,

  同样以河北流民、贼寇为主,

  亦有许多主动投军的百姓。

  “这一年来,大小三十余战,”

  “我军只输了两三场.....”

  王彦向赵渊汇报情况。

  赵渊却不问军事:“伪宋如何?”

  王彦说道:“跟深州挨着的伪宋乡村,”

  “百姓已经全部逃过来。”

  “还有伪宋地盘里的义军,”

  “也常与我军联络,”

  “就连伪朝官吏也暗中通信。”

  大明与金国、伪宋在河北对峙一年多,

  可不是啥都不干的.

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收获季节

  金国和伪宋傀儡政权,

  经常派小股部队南下劫掠,

  尤其是在农业收获季节。

  而大明的军队,

  则是收税季节,.

  北上截杀敌人的征粮官吏。

  大明的群众基础明显更好,

  无数百姓主动通风报信,

  往往能够准确掌握敌军动向。

  王彦说的大小三十余战,

  是以伏击战为主。

  既八字军得到群众传来的消息,

  在敌人的必经之地设伏,

  往往能打出漂亮的伏击战。

  到现在,周边州县的敌人,

  已经不敢离城太远。

  就连一些傀儡政权的官吏,

  都开始跟明军眉来眼去。

  王彦说道:“博野县令叫李驰,”

  “原为永宁军学教授,”

  “金人扶持傀儡建立伪宋,”

  “他因顾及家眷而做了县令。”

  “先是州县衙前下乡征粮,”

  “被俺带兵伏击抓获,”

  “俺杀了两个头头,”

  “剩下的让他们做内应。”

  “接着又通过他们,”

  “策反了几个军县官吏。”

  “做得极好。”赵渊笑道。

  王彦又说:“博野县的主簿,给我军传信被李驰发现。”

  “李驰并未声张,”

  “反而跟那主簿接触,”

  “也做了我军的内应。”

  “他还帮忙联络其他官员,”

  “永宁军通判现在也是咱们的人。”

  “一旦我军包围永宁军城,”

  “这些内应就可举火为号打开城门。”

  赵渊问道:“永宁军有多少敌兵?”

  王彦说道:“金兵原有五百余人,全是骑兵。”

  “半年前又调来两千,”

  “而且全是女真兵。”

  “其余皆是那伪宋厢军,”

  “因吃了太多败仗,”

  “这些厢军只剩不足三千,”

  “听说最近又在重新招募,”

  “而且还在大量征发乡兵。”

  “我军杀过去,至少一半的厢军、乡兵会倒戈。”

  “永宁知军呢?”赵渊问道。

  “永宁知军叫李之源,”

  “以前就是个收酒税的,”

  王彦说道,

  “此人臭名昭著,”

  “他绝对不敢投降,”

  “只能一心一意给金人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