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或可保住我鼎州尹氏。”
尹明道为难说:“阿姐,钟氏待我尹氏不薄,”
“这实在.....”
尹氏却说:“我尹家世代书香,怎能一直从贼?”
“我也是被钟相强娶的,”
“这几年悉心为他教育次子,”
“已算恪守妇道仁至义尽。”
“你若不早做打算,”
“鼎州尹氏就有灭族之祸!”
“我听阿姐的!”
尹明道被说服了,
这关乎到整个家族。
林冲正待在营寨里头疼不已,
突如其来的连日大雨,
彻底打乱了他的作战计划。
不但雨中难以作战,
而且湘江暴涨水流湍急,
后续粮草都不敢装船运输,
改走陆路运输那就更加困难。
就在这个时候,
尹明道派出的亲信到了。
听完此人带来的消息,
林冲第一反应是假的,
尹氏肯定在诈降引诱明军。
仅仅过了两个时辰,
又有将领派人过来,
还是给出相同的信息。
两天之内,
林冲接待了五个使者,
全都是跑来联络投降的。
林冲召集众将开会:
“欲降之人越多,”
“我怎越觉得是诈降?”
“会不会是钟绪故意演戏给我们看?”
英宣、杨华、陈瑫等一群降将,
也无法确定此事真假,
因为实在有些过于离谱。
正常人很难理解钟绪的骚操作。
王渊说道:“不管真假,带兵去城下试试,”
“做好万全防备即可。”
.....
连日暴雨稍歇,
天空终于放晴。
只看湘江流域这降雨量,
估计今年洞庭湖又有洪灾。
而且多雨季节还没过去,
指不定哪天又开始下雨呢。
反正气候挺复杂的,
跟太阳活动有关。
这两百年来全球都一个鬼样子,
温度先变热再转冷,
而且变冷也就这二三十年的事。
北宋其实一直在升温,
但忽干忽湿,
一会儿干旱,
一会儿洪涝。
全球情况差不多,
中美洲的玛雅文明,
就是在这段时间衰落的。
从阿拉伯到印度的降雨量大增,
代价却是东非和北美疯狂干旱。
如今,全球转冷,
气候更糟!
分界点就在宋徽宗登基前几年,
温度一年比一年低,
寒冬一年比一年长。
且说雨停了,
明军开始攻城。
长沙城北边是浏阳河,
西边又是湘江,
全都水位暴涨、流速湍急。
明军先绕去浏阳河上游渡河,
过河的速度奇慢无比,
一整天只过去了两三千人。
木炮几乎不能用了,
火药防潮做得还好,
但木制炮管却严重受潮。
大型攻城器械也不能用,
泥泞地面往前推太过困难。
因此暂时懒得打造,
幸好还从湘阴带来许多避擂飞梯。
避擂飞梯就是在木梯顶部加装木柄和铁钩,
铁钩可以钩住女墙,
木柄可以防御滚木。
所有明军将士,
全部脱掉鞋子,
光脚在泥地里行走。
想要攻城,
还得再等些日子,
至少要把壕桥造出来,
搭建浮桥从护城河通过。
没有半个月的准备,
护城河都别想过去。
估计是城内守将等不及了,
互相之间开始试探串联,
很快就以尹氏为中心形成投降派。
尹明道再次派人来联络,
说明军只须派两三千人过护城河,
做出一副要攻城的样子,
城内投降势力就能趁机发动。
林冲和王渊等人商量了一番,
决定派杨华带兵佯攻。
反正杨华的兵都是投降过来的,
而且杨华还急于立功,
遇到诈降死再多也不心疼。
次日,上午。
杨华亲率二千士卒,
开始坐船过护城河。
数万明军在城南、城东擂鼓呐喊,
并抬着飞梯朝护城河靠近。
一个叫吴亮的楚将,
跑去钟绪那里主动请缨:
“贼明没有填平护城河,”
“浮桥也不搭,”
“竟想坐船过来。”
“末将愿带八百士卒出城截杀,”
“狠狠挫其锐气!”
钟绪仔细查看城外的情况,
觉得是应该主动杀出。
几道城门,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