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127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自秦汉以来,

  都是浑天说与盖天说。

  前者可简单理解为地心说(实际更复杂),

  后者则是天圆地方那一套。

  稍微有天文知识的士子,

  都更相信浑天说,

  各种天文仪器也根据浑天说而制造。

  现在突然让他们相信太阳是中心,

  这实在有些困难。

  宋代官方禁止民间研究天文,

  但偷偷学习天文的却大有人在。

  眼前这几十个官员,

  至少有五分之一都学过,

  剩下五分之四也多少有些认知。

  胡安国从头到尾没发言,

  他在看完月亮之后,

  就退到旁边默默聆听。

  他却是在想,

  日月代表阴阳,

  可太阳却那么大,

  而月亮只是绕着地球转。

  这阴阳之说该怎么办?

  如果换成白天为阳、夜晚为阴,

  但白天黑夜又是地球旋转得来,

  这种说法同样难以站稳脚跟啊。

  胡安国走到一颗树下,

  望着天空发呆。

  也不知过了多久,

  胡安国突然悟了,

  知道该怎么阐述。

  阴阳是形而上的东西,

  不可捉摸,不可窥测。

  日月、昼夜乃形而下的东西,

  是阴阳的具象化,

  因此可以感知。

  浑天依旧如鸡子,

  但太阳才是鸡子中黄,

  地如鸡子中黄的说法要摒弃。

  胡安国也顾不上其他官员,

  他自己快步下山,

  坐车回到家中写文章,

  重新构造洛学的宇宙观——

  宇宙最初是混沌虚无的,

  即太极状态。

  太极衍化出阴阳二气,

  阴阳二气不可捉摸,

  具象化为宇宙万物,

  包括虚空中的天体。

  具象化之后的宇宙,

  整体像一颗鸡蛋,

  太阳是中间的蛋黄。

  地球与五星,

  绕着太阳旋转,

  其他星体在更外层,

  神仙也在更外层的天外天。

  代表着五颗行星的五德星君,

  他们并不住在五星之上,

  但五星却蕴含着他们的五行之力。

  太阳如父,

  因此强大而遥远,

  代表着阳。

  月亮如母,

  因此弱小而亲近,

  代表着阴。

  乾坤,也可这般解释。

  太阳既然是宇宙的中心,

  那就肯定是昊天上帝的居处。

  天子,也是太阳之子。

  难怪新朝国号为大明,

  “大明”不就是太阳的别称吗?

  胡安国猛拍大腿,

  感觉自己搞明白了大明国号的来源。

  宋代还没有什么太阳星君,

  胡安国直接把太阳等同于昊天上帝。

  但后土咋办呢?

  日月是一对,

  难道要把太阳跟地球配成夫妻?

  胡安国开始抓耳挠腮,

  这并非单纯的确定神位,

  而且在构建意识形态。

  “不对,天就是天,是那宇宙。”

  “宇宙之子,才是太阳,才是天子!”

  胡安国再次猛拍大腿。

  胡安国连忙提笔,

  天子就是太阳化身,

  也是那宇宙之子。

  反正道教的那些神仙,

  可以随便更改撤换的,

  天子下诏册封就是了。

  唐宋明清时期,

  甚至一直有黄道十二宫神,

  属于正正经经的道教神灵,

  却是从西方的十二星座演化而来。

  并且,宋代非常流行占星术,

  跟现代那些玩星座的大同小异。

  什么韩愈、苏轼、文天祥,

  全都是星座专家,

  而且属于最倒霉的摩羯座。

  直到晚清都还在用星座吐槽。

  曾国藩说:“诸君运命颇磨蝎,”

  “可怜颠顿愁眉腮。”

  李鸿章说:“公到后当可昭雪,”

  “衰龄远戍磨蝎宫。”

  连十二星座都可被道教吸收,

  现在改一改又算得什么?

  .....

  张家。

  仆人快步跑进书房,气喘吁吁道:

  “郎君,城内磨叆叇(眼镜)的匠人,”

  “手里已经都有差事了。”

  “听闻是当朝首相要打磨水晶,”

  “他们都愿意先给咱家干活,”

  “但得把眼下的镜片磨完再开工。”.

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月亮之美

  “磨铜鉴的工匠呢?”张焄问道。

  仆人回答说:“都忙着呢。”

  张焄感慨道:“全城那么多人磨透镜,”

  “只能慢慢等着了。”

  范浚放下手里的《道用策》,忍不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