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已被活活打死了。”
“长子还算得强壮,”
“全身肉绽见骨居然还在喘气。”
“次子最是荒唐,”
“竟然胡乱攀咬,”
“害得大理寺一口气抓了数百人......”.
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造假钱
下面的人办事太急,
已等不得疲劳审讯,
用了最传统的逼供方式。
王褒本来心如死灰,
听了这番话不禁抬头,有气无力道,
“他们真不晓得,”
“便是打死也问不出什么。”
“那你呢?”
陈直方说道,
“你家的伙计,”.
“已经供出了魏家银铺。”
王褒顿时彻底丧气,叹息道,
“他们怎就不晓得,”
“咬死不说还能保住家人,”
“一旦招供就要全家陪葬啊?”
“讲吧!”
陈直方说道:“陛下刚才派人传话。”
“伱若能在一个时辰内,”
“供出是谁造了那些假银元,”
“就可赦免你的妻族死罪。”
“如果你供述得快,造假钱者还没来得及逃.”
“还可酌情赦免你母族的死罪!”
(三族另有父母、兄弟、妻子,或者父、子、孙之说,)
(但这里采用杀戮最重的父、母、妻三族。)
王褒两眼无神看着前方,
反正是要被灭族,
夷一族跟夷三族有什么区别?
王褒喃喃自语:“新朝之法太过酷烈,”
“俺心里不服。”
陈直方冷笑:“你晓得酷烈还敢犯?”
放在宋代,
这种事儿哪里够得上诛族?
都是只惩罚犯罪者本人。
不论钱币真假优劣,
私铸者斩首弃市(后改为绞刑)。
携带铜钱出境者,
超过五贯就判绞刑。
而像王褒这种传播假币的,
最多也就判处流放三千里,
犯罪情节较轻者甚至只需坐牢一年。
虽然大明新朝刚刚发行银元时,
已连续半年反复张贴告示,
说私造、传播假银元要被诛族,
但王褒总是抱着侥幸心理。
他觉得这种严酷法律太扯淡了,
肯定不会真正执行。
就算自己被抓了,
只要好生运作一番,
估计连流放罪都能免除。
却没想到,
皇帝居然玩真的!
前些天,五城兵马司因为假币四处抓人,
王褒就意识到可能完蛋了,
只能寄希望于“供货方”神通广大。
“高家。”
王褒猛地来一句。
陈直方瞳孔一缩:“哪个高家?”
王褒说道:“开封高氏。”
“那还好......”
陈直方猛地松了一口气,
他很害怕是刚刚去世的高景山家族。
王褒详细说道:“高世则虽然跟随前朝太上皇去了杭州,”
“但除了他以外,”
“高家已几十年没出过大官,”
“新朝清算时并没有被牵连。”
“新朝又有副宰相可攀亲戚,”
“自家还开着金银铺,”
“当然能够继续享受富贵。”
“高家开枝散叶太多,”
“小辈都是一些纨绔,”
“又没了交引的生意,”
“便想着铸造一些银元。”
“他怎么造出来的?”陈直方问道。
王褒说道:“虢州有七处银坑,”
“新朝设了灵宝监专造银元。”
“高世作的侄子,以前提举朱阳银场,”
“就近调去灵宝监做了小管事。”
“怎样造出银元,”
“可能是此人透露的。”
...
陈直方并非什么酷吏,
他实在不想沾上诛族的案子。
但皇帝有令,
不干也得干。
此君年纪也不小了,
当初跟苏轼是忘年交,
苏东坡还专门给陈直方的小妾写过一首词。
(《江神子·玉人家在凤凰山》。)
就因为这首词,
陈直方被斥为“苏党”,
在宋徽宗一朝遭受打压。
赵渊提兵西进之际,
陈直方麻溜开城投降,
尽心帮忙筹措后勤物资。
因为他名望足够,
资历也深厚,
而且官声不算坏,
又与张根有私交,
因此论功行赏做了大理寺少卿。
几个月前官员调整,
他又原地升为大理寺卿。
陈直方非常清楚的知道,
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过渡。
他年纪也不小了,
再干几年就得退休,
大理寺真正有话语权的是二把手(赵渊的弟子)。
一路坐车前往东宫觐见,
陈直方把最新调查结果上报,
“王家和魏家,都说私造银元者是高世作。”
“但究竟私造钱币的窝点在何处,”
“他们也不太清楚。”
“五城兵马司已经派兵抓捕高氏族人,”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