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076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萧楚看着那座大钟,

  立即走不动路了,

  很想拆开来瞧瞧里面。

  他连奇门遁甲都研究,

  对于这种精巧机器自然没抵抗力。

  几人走到钟楼下方,

  这里聚集了不少士子,

  都是近几日才到东京的考生。

  考生们仰望大钟,

  不时指指点点,

  脸上颇有兴奋之色。

  而东京市民早习以为常,

  昂首挺胸从那里走过,

  把外地士子都当成乡下土包子。

  什么扬州、杭州,

  只要出了汴梁,

  再繁华也属于乡下!

  萧楚感慨道:“南昌书商的活字印刷术,”

  “听闻就是当今天子所改进。”

  “想来这座大钟也是,”

  “陛下天纵奇才也。”

  “陛下提兵定江山,”

  “自不会玩物丧志,”

  “我大明开国便有两位圣君。”

  这位老先生是遵王派,

  或者说皇道派,

  终极理想便是辅佐圣君开创盛世。

  只要不过于昏庸,

  不是圣君他也要辅佐成圣君,

  即把皇帝变成自己的形状!

  这种改变,并非规劝皇帝仁慈节俭,

  那在萧楚看来属于无关紧要的东西,

  只有死读书的腐儒才会抓住不放。

  .....

  客房之中,摆着几套书,

  这是新买来的。

  《道用策》已有好几个版本,

  赵渊版本一直在变,

  不断加入新的内容。

  陈渊回南剑州教授学生,

  也始终在进行修订。

  东京版本和沙县版本,

  有一半章节相差极大。

  另外还有阉割过的修订版,

  当时为了在东京传播,

  许多敏感内容故意隐去。

  随着赵渊的《治安疏》名声大噪,

  阉割版也被列为禁书,

  反而属于传播最广的。

  此时此刻,萧楚手里拿着的《道用策》,

  是今年大明官方印刷的标准版。

  这本书并非科举书目,

  但其中的一些篇章,

  被单独拿出来作为科举教材,

  比如数学、物理相关内容。

  萧楚在学问大成之后,

  再读什么书就不求甚解,

  只理解这本书的核心思想。

  因此他的阅读速度很快,

  一刻钟就扫完《道用策》的理论篇章,对弟子胡铨说道,

  “这套书是对格物致知的阐发,”

  “源自伊川先生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穷尽万物之理而致用。”

  “‘百姓日用即为道’此句甚妙,”

  “当浮三大白!”

  胡铨则拿着《大学正义》说,

  “陛下的《大学章句疏义》,”

  “学生已在江西读过,”

  “但一些词句传抄有误。”

  “如今改名为《大学正义》,”

  “似乎又修订了少许内容,”

  “相比以前读过的更为精彩。”

  “有些地方跟先生讲的不同,”

  “陛下更为大胆直接。”

  “先生不便说破的事情,”

  “陛下一言就点破了。”

  萧楚拿过来扫了一遍,皱眉道,

  “有利有弊。”

  赵渊注释的这版《大学》,

  把经文的某些顺序都调整了。

  并且做皇帝之后重新修订,

  对其中的“民本”思想阐述更深,

  甚至暗指百姓活不下去可以造反。

  萧楚虽然也赞同“民为邦本”,

  但他更关注“皇帝集权”,

  这两者没有根本性冲突,

  在理想状态下还可以互相促进。

  但现实往往不是理想状态,

  萧楚觉得在辅佐君王开创盛世时,

  可以短期内牺牲一部分百姓的利益。

  而赵渊的论述过于激进,

  或许会不利于集权统治.

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好处和坏处

  胡铨说道:“弟子认为有利无弊,”.

  “只要国策惠及大多数百姓,”

  “就算少部分百姓造反也不怕。”

  “陛下讲的是那昏君赵佶,”

  “昏庸残暴,盘剥无度,”

  “以至于天下皆反!”

  萧楚没有再纠结于此,

  仅是略微点头,

  再继续翻看《道用策》后面的内容。

  数学篇他在江西已经读过,

  是朋友悄悄抄来的,

  萧楚不但学会了阿拉伯数字,

  甚至连解析几何这些都已掌握。

  然而,他此时拿到的这个版本,

  还有赵渊加入的微积分...

  相关内容并不多,

  只有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运用。

  但这已让精通术数的萧楚感到震惊,

  当下啥都不管,

  拿起笔就边看边写。

  翌日,师徒俩前往礼部报道。

  胡铨来礼部是为了递考状,

  即报上自己的基本信息,

  等着礼部审查并安排考号。

  萧楚却是被地方官举荐,

  朝廷通过礼部进行征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