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承诺归顺大明就能回家乡。”
“很好,你也是个人才,”
“还有什么计策都献上来。”
张顺对福建的情况不怎么了解,
迫切希望借助本地官员做事。
曹仔趁机说道:“漳州太守是在下的同年,”
“在下可写信将其劝降。”
毛奎也说:“上杭有钟寮金场,”
“须得防备两浙兵洗劫金库,”
“也要防备那里的官员中饱私囊,”
“将军可派几百精锐过去接收。”
曹仔被打开思路,跟着说道,
“南剑州有龙门银场、梅营银场、龙泉银场、石城银场、大演银场、石牌银场,”
“须得让南剑州知州盯紧了,”
‘这种时候很容易被私吞大量白银!”
“那么多银场?”张顺惊讶道。
这些官员为了讨好新朝,
绞尽脑汁给张顺出主意,
他们给大宋朝廷当官都没这么积极。
.....
带着一堆降兵回福州,
虽然也缴获不少辎重,
但张顺却感觉更加头疼。
害怕闹出乱子被太子处罚,
张顺根本不敢轻易遣散降兵,
但养这些兵又得耗费粮食。
思来想去,张顺决定先把童贯招募的新兵遣散,
接着再淘汰福建兵里的老弱。
但那些浙江兵暂时不能动,
得把他们送回老家再说,
否则必然一路抢掠回浙江.
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和尚庙
到了福州,张顺把文武官员叫来,
“福州最大的寺庙有哪些?”
毛奎回答说:“东南西北四禅院。”
张顺又问:“哪家的名气最大?”
毛奎说道:“东禅院名气最大。”
“元丰三年,东禅寺聚集四方名僧,”
“筹备编修雕刻《大藏经》,”.
“用了三十年时间才完成。”
“因刻成于崇宁年间,”
“此经又名《崇宁藏》,”
“还由转运使出面献给.....”
“嗯,献给昏君。”
“福州东禅寺,被旧宋朝廷册封了两个寺号。”
“一为‘东禅净土’,此号源自唐代;”
“一为‘崇宁万岁’,此号来自昏君。”
谢如意说:“东禅寺内,还有昏君的御赐手书。”
“前段时间童贯勒令各寺交粮,”
“东禅寺把昏君御书拿出来,”
“童贯就不敢再逼迫过甚。”
“童贯拥立伪帝时,”
“还把住持广慧达杲禅师请来,”
“这使得伪帝的身份更让人信服。”
“也就是说,东禅寺的粮食最多?”张顺嘀咕道。
谢如意道:“东禅寺只是钱财最多、名气最大,”
“其钱财主要靠信徒捐赠与生意经营。”
“但粮食最多的却是西禅寺,”
“福州西郊良田富集,”
“十之六七属于西禅寺之寺田。”
张顺又问:“这西禅寺的住持威望如何?”
曹仔说道:“西禅寺的住持是广济照杲禅师,”
“也曾受邀参加伪帝登基大典,”
“乃福建仅次于广慧达杲禅师的高僧。
张顺猛拍桌子:“竟也是个抗拒新朝的妖僧,”
“吾当提兵让他知道改邪归正!”
谢如意低头微笑,
他早看这些和尚不惯了。
毛奎也幸灾乐祸,
因为他是道教信徒,
懒得去管秃驴们的死活。
福建运判曹仔却是大惊,
“广慧、广济两位禅师,”
“皆在福州德高望重。”
“他们参与拥立伪帝登基,”
“那也是受到了童贯逼迫,”
“万万不可轻易处置,”
“否则必定引起民变。”
“兵变俺都不怕,”
“俺会害怕民变,”
张顺扫视众人,
“你们也参与了拥立伪帝吧,”
“难道跟那些和尚有勾结,”
“妄图暗中叛乱颠覆新朝?”
“绝无此事!”
曹仔吓得立即改口,
“我等是受逼迫的,”
“那些和尚却是自愿的,”
“将军应当立即带兵抓捕!”
张顺从小生活的环境,
耳濡目染皆为儒家经典,
他对佛道都没有任何兴趣。
如今缺粮,
寺庙又囤积粮食,
自然要对和尚们下手。
而且赵渊在山东的政策,
张顺屯兵夔州时也亲身参与了,
他对这一套毁庙流程非常熟悉。
福州那几百座寺庙,
掌握着70%以上的地方经济,
工业、农业、商业全都插手其中,
就差派和尚驾船出海搞海贸了(他们也向海商供货,并收购海商运来的商品)。
那什么背叛南宋的泉州蒲家,
在北宋末年不可能发达,
因为泉州的贸易也被寺庙掌控。
直至南宋理学开始兴旺,
福建又是理学的根据地,
这才借着官府力量进行反扑,
在南宋中后期不断削弱佛教影响力。
文官主动去抑佛,
就是从程朱理学开始的,
此前主要倾向于捣毁淫祀。
明朝那些地方官,
不论理学还是心学出身,
只要是性情刚烈之辈,
或多或少都有“毁寺”的事迹,
而且喜欢拆了寺庙去扩建学校。
.....
福州西禅寺,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