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039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令混在老弱中的青壮,”

  “溃逃时引诱敌军入伏。”

  薛粟问道:“那鸟官既不逃跑也不作战,”

  “只死守在城里怎办?”

  宋徽宗哪里知道怎么办?

  他装作世外高人模样,捋胡子敷衍道,

  “那就只能从长计议了。”

  薛粟着实有点莽,拍手说,

  “入他娘,先试试再说!”

  一个是真敢瞎说,

  一个是真敢去做!

  城内布行首先遭殃,

  五花八门的布匹,

  被抢来制作大小旗帜。

  薛粟征召青壮进行编练,

  算上原有的山贼,

  很快就有了三千“精兵”。

  又把无业游民强征入伍,

  甚至连乞丐都不放过,

  勒令他们举着旗帜随军出征。

  浩浩荡荡,竟有一万多人。

  这种乌合之众,

  若是张顺遇上,

  派几个鸳鸯小队就能杀溃!

  宋徽宗借口留在龙游守城,

  却被薛粟强拉出征,

  说是要随时聆听军师教诲.

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祸起萧墙

  他们在距离州城数里处设伏,

  让一个山贼头目领着五百青壮,

  以及举旗的近万老弱去衢州叫阵.

  衢州城头。

  太守李庄望着迎风招展的旗帜,面色惊恐道,

  “贼军势大,该如何是好?”

  通判杨应谚说:“不须担忧,贼兵旗帜虽多,”

  “却是杂乱无章。”

  “可招募城内青壮为兵,”

  “再让全城百姓协助守城,”

  “守住衢州当是绰绰有余。”

  既然有人出主意,

  李庄趁机推卸守城责任,

  “你来守城,我坐镇州衙!”

  “保准万无一失。”

  杨应谚也怕知州瞎指挥,

  自己全权做主还更好做事。

  二人看似分工明确,

  但李庄连“坐镇州衙”都坐不好。

  他让衙前吏全城搜罗车马,

  又让亲随搬运财货,

  那些浮财竟然装了三十几车。

  李庄可不是宋徽宗南渡之后任命的,

  这厮以前在东京做六曹郎官,

  突遭罢免被一撸到底。

  然后又起复为官,

  做了衢州知州,

  一直在衢州拼命搜刮。

  而且,李庄复官做知州,

  还多亏了赵渊起兵造反。

  当时大宋朝廷财政崩溃,

  侍御史张朴重提冗官问题,

  其中仅六曹郎官就裁撤十六人。

  张朴挨个点名评价郎官,

  说汪师心“才品甚下,趋操卑污”,

  说黄愿、汪希旦“性资茸阘,柔佞取容”,

  说李扬“轻侻喧嚣,漫不省职”.....

  至于李庄,

  得到的评价是“浅浮躁妄,为胥辈所轻”。

  偏偏张朴是张根的亲弟弟,

  而张根又追随赵渊起兵。

  他本人靠着家族关系,

  可以继续在大宋做官,

  但被他弹劾贬谪罢免的贪官庸官,

  却趁机得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李庄就是那样被起复为衢州太守的。

  全城百姓都被通判杨应谚调动起来,

  就连老弱妇孺都在搬运守城物资。

  那些衙前吏却被李庄命令去搜罗车马,

  除了个别头目之外,

  衙前吏大部分都是跑腿的苦哈哈。

  他们平时虽然也欺压百姓,

  但累死累活能捞到的不多,

  此刻亲眼见到李庄的浮财装了三十几车。

  “百姓奋死守城,这鸟官却想带着钱财逃跑!”

  “他平日里就往死里使唤咱们,”

  “狗皇帝都死了,”

  “现在已是新朝,”

  “他凭啥还能使唤咱们?”

  “就是,皇帝都没了,”

  “新朝天兵很快就杀来,”

  “为何还要给这鸟官卖命?”

  “不如杀了这鸟官,”

  “弟兄们分润钱财,”

  “几辈子也吃喝不愁。”

  “通判还在守城呢,”

  “若是知道太守被杀,”

  “定然将我们砍了立威。”

  “索性咱也反了,”

  “迎外面的反贼进城!”

  “我们却还不够,”

  “把通判厅的衙前兄弟也叫上。”

  “.....”

  通判杨应谚正在安排城防,

  守城的弓手、厢军和百姓虽然慌乱,

  但依托坚固城池他有充足信心。

  城外那些乌合之众,

  算个屁啊?

  “大判,不好了!”

  通判厅的文吏狂奔而至,

  “州衙和通判厅的衙前造反,”

  “已杀了太守掠其财货,”

  “继而又砍杀城内官员。”

  “城中地痞帮闲也趁机闹事,”

  “正在四处抢劫富户,”

  “说不定还要放火烧屋!”

  说话之间,已有多处起火冒烟,

  正在守城的百姓见状,

  纷纷回家救火或是保护家人。

  杨应谚大喊道:“莫要离开城墙,”

  “我自会安排人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