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保得一方平安,”
“等待新朝派人接收?”
程昌和觉得此言有理,问道,
“怎样共治睦州?”
韩驹说道:“将军挑选一些青壮,”
“驻扎城外拱卫州城,”
“我会为将军供应粮草。”
“其余士卒,让他们原路回去,”
“该种地的种地,该做工的做工。”
“让他们自己推选官吏,”
“今后也不怕受人盘剥欺辱。”
“神泉监的铸钱,”
“也可分了赏给将士,”
“他们得利自然愿意听话。”
程昌和不再说话,
而是仔细思考利弊.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流浪皇帝不如鸡
韩驹继续说道:“婺州也有人起兵,”
“或许会杀过来。”
“到时候两股义军相遇,”
“究竟该以谁为首?”
“恐怕难免火并。”
“将军若与我共治睦州,”
“就占据守土大义,”
“依托州城自能将婺州兵击退。”
“如此,将军既有保卫桑梓的美名,”
“又为大明新朝立有功勋。”.
“你这官倒是会说话,”
“莫要诓骗于我。”
程昌和已被说服了。
这场乱子很快平息,
韩驹负责城内民政,
程昌和拣选青壮驻扎城外,
其余士卒回神泉监领赏钱解散。
逃进虎头山的附郭百姓,
得到消息陆续回家,
众人皆赞韩驹是个有能力的好官。
宋徽宗混在这些百姓当中,
总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韩驹此人,
赵佶太熟悉了啊,
做了十年大晟词人。
词填得好,曲也不错,
诏书也拟得漂亮,
但除此之外还能有啥能力?
居然敢孤身出城收服乱贼,
这未免也太扯淡了!
.....
得益于宋徽宗滥发钱币,
东南各地物价猛涨,
几贯钱还真经不住花销。
宋徽宗已经发现一个规律,
在小镇上买吃的,
比在县城买更便宜。
如果是在农民家里吃,
那就能够省下更多。
而且钱跟钱也不相同,
正经铜钱购买力很强,
当十、当二十钱则人嫌狗弃。
睦州他是不敢久留了,
南边有起义军也不敢去,
因此只能沿着江水西行。
他搞来一个破碗,
饿了就寻找农户。
只需花上几文钱,
便可买到一顿饭,
蹲在农民家门口糊弄肚子。
至于买到的是什么,
得看那户农民吃什么,
有时甚至只有一碗野菜汤。
如此磨蹭两三日,
走到河流分叉处,
宋徽宗顺着寿昌溪往西南,
很快就到了寿昌县城外。
这里也属睦州管辖,
县令已收到免除逋赋和杂税的公文。
县中富户害怕农民造反攻城,
主动帮忙宣传政策,
派人去四里八乡传播此事。
宋徽宗没有进城,
甚至不在城外吃饭,
还是找农民买饭最便宜。
远离县城十余里,
宋徽宗又累又饿,
他寻到一处村落,
立即打听村塾的消息。
一来村塾老师学过正音,
交流毫无障碍。
二来村塾老师懂得礼节,
而且都是读书人,
比无知村民更好说话。
三来村塾老师状况更好,
吃的东西也稍微好些,
有时甚至不收他的钱。
果不其然,今天这顿饭,
村塾先生就没收钱。
宋徽宗还手痒难耐,
挥毫画了副山水小品。
村塾先生佩服之至,
留宋徽宗在家里住宿。
晚上给他烧洗澡水,
还提供一套干净衣裳,
并把村里的土财主叫来。
土财主也是附庸风雅之辈,
想跟宋徽宗切磋诗词,
当即被折服得五体投地。
此君出手极为大方,
掏出两贯购买力高的好钱,
央求宋徽宗留下十副墨宝。
交易完成,双方都觉得很划算。
宋徽宗穿上干净衣服,
行囊里又有了盘缠,
第二日赶路竟然神清气爽。
可他乞丐模样时屁事儿没有,
一换上干净衣裳就遇到麻烦。
就在宋徽宗翻山越岭,
来到龙游县地界时,
突然窜出几个山贼。
“兀那汉子,快把买路财留下!”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