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沿无定河再行四十里,
便是萧合达驻军的银州城。
杨沂中带着百余军士,
大摇大摆而出,
及至银州城外被勒令交出兵器。
“这点人你们也怕?”
杨沂中拒不服从,
反而嘲笑对方胆小。
倒不是因为杨沂中胆识过人,
而是马扩那边已经来信说明,
杨沂中知道萧合达不会杀自己。
果不其然,
守城士卒通报之后,
萧合达很快就允许他带兵进城。
见面之后,萧合达直接问道,
“耶律大石的使者在兰州?”
杨沂中说道:“前阵子路过兰州,”
“还把李仁礼殴打一顿。”
“他急着借道回鹘复命,”
“此时估计已经走了,”
“不过给阁下留了一封亲笔信。”
“信呢?”萧合达问。
杨沂中笑着把信交出。
信是萧斡里剌用契丹文字写成的,
主要阐述了耶律大石背弃天祚帝的原因,
以及率二百骑逃去漠北自立的详细情况。
里面牵扯到大量漠北部落,
还有辽国西北路招讨司的情况,
萧合达能够确定这封信不是伪造的.
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眉来眼去
萧斡里剌还说,
如果西夏愿意攻打金国,
萧合达就继续在西夏统兵.
如果西夏还跟金国眉来眼去,
萧合达可以暂时带兵投明,
等耶律大石杀回来再归大辽。
萧合达的脸色似乎很平静,问道,
“直接送信便是,”
“为何你要带兵来一趟?”
杨沂中说:“如此重要信件,”
“交给西夏兵恐出意外。”
“这是在离间吗?”
萧合达直接把事情挑明,
“我的妻儿还在夏州,”
“虽然那里也是我的驻地,”
“但守城部将却是党项人。”
“我若在银州叛乱,”
“妻儿必被俘虏,”
“恐怕此事恕难从命。”
杨沂中说:“银州到夏州,不过二百里而已。”
“那里的守城将士,”
“又一直归将军节制。”
“将军何不带兵杀回去,”
“夺了那夏州城,”
“把银州、夏州都献给大明天子。”
萧合达冷笑:“夏州是大夏的龙兴之地,”
“党项部落遍布于彼,”
“我若带兵杀过去,”
“麾下党项将士必不从命。”
“还没等我攻城,”
“我麾下部将就要兵变了。”
杨沂中说:“将军是奉辽主之命,”
“护送辽国公主到西夏结亲的。”
“如今不但辽国公主已死,”
“就连公主所生的西夏太子也亡。”
“母子俩死得不明不白,”
“将军身为护亲之人,”
“于公已经愧对母国,”
“于私已然朝不保夕。”
“将军还要为西夏卖命吗?”
“你且先回吧,”
“此事再容我三思。”萧合达道。
“告辞!”
杨沂中转身离去。
萧合达确实是辽国的护亲大将,
拥有护亲士兵千余人。
他的处境极为尴尬,
公主母子已死,
而且死得颇为离奇。
他从辽国带来的一千多护亲士兵,
也早已经在西夏娶妻生子。
而且,士兵很多已年过四十,
甚至连五十岁的都有。
他们在为西夏作战时,
有的已经战死,
没死的也多退伍,
让儿子来接替从军。
只有那些升为军将的,
还一直留在军中做事。
这些辽国护亲士兵的后代,
生母全是西夏人,
他们真愿意随自己叛乱吗?
辽国覆灭之后,
又有许多契丹人,
逃到西夏投奔萧合达。
这些近几年投靠的契丹兵,
反而对萧合达更加忠诚,
并且已经跟护亲军的后代,
因职务升迁而产生利益矛盾。
还有,夏州是党项人的核心地盘,
在这里叛乱必引来疯狂反扑。
偏偏明军大摇大摆派人来送信,
本地监军是李乾顺的人,
在明军的刻意散播之下,
估计西夏君臣很快就能得到消息。
这是把萧合达架在火上烤!
而萧合达又任由杨沂中来去自如,
已然是表明了态度。
甚至在故意表明态度,
故意做给西夏君臣看——他怀疑公主母子的死因,
极度不满西夏背辽投金!
左思右想,
萧合达给国主李乾顺写信,
声称自己要常驻银州,
绝不能将此地归还汉人。
他要为西夏死守横山的出口,
请国主派人把自己的妻儿护送来前线,
他们全家都要为西夏守边而不惜性命。
这封八百里加急信件,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