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011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金主吴乞买下令,”

  “北方之民皆要剃发易服。”

  “其伪旨原文如下:今随处既归本朝,”

  “宜同风俗,亦仰削去头发,”

  “短巾左衽,敢有违犯,”

  “即是犹怀旧国,”

  “当正典刑,不得错失。”

  赵渊叹息一声:“于我大明来说,”

  “果然是大喜事。”

  时迁说道:“北方伪宋之地,”

  “皆行剃发易服令,”

  “近有大量汉人南逃,”

  “金兵和伪宋兵四处抓捕。”

  赵渊不由分说,

  立即签署大元帅令,

  “着令河北、山东、山西之兵,”

  “尽量接应百姓南下。”

  紧接着,他又以枢密使的身份,

  写下一份简短劄子,

  “奏请户部调集各类物资北上,”

  “河北、山东、山西三省官员,”

  “亦当全力安置南迁百姓。”

  “此劄直呈天子,”

  “晓喻内阁知道即可。”

  时迁说:“金国这是自绝于汉民!”

  “是不是自决于民,”

  “这取决于南方汉人能不能打仗。”赵渊说道。

  由于历史上的南宋不能打,

  剃发令虽然造成北方汉人南逃,

  但对于金国来说其实无伤大雅。

  而且,伪楚、伪齐的执行力太烂,

  很多地方根本推行不动。

  直至完颜亮继位,

  才宣布黄河以北必须剃发易服,

  而黄河以南的汉人可以保留原俗。

  到了金国晚期,

  连金国皇帝和贵族都不剃发.....

  赵渊想了想,说道,

  “把富直柔叫来。”

  富弼的孙子富直柔,

  现在是赵渊的笔杆子,

  听到召见立即从隔壁房间跑来。

  赵渊把情况简述一下,说道,

  “你写一篇文章,”

  “既要通俗易懂,”

  “又要声情并茂,”

  “向士绅百姓讲述金人之残暴。”

  “就说金人在北方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如今更是剃发易服,”

  “连孔子像都要披发左衽。”.

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新朝廷新气象

  “不必着急,金人怎样残暴的,”

  “估计你也想象不出来,”

  “等马扩抵京你却问问他。”

  “是!”

  富直柔拱手退下,

  开始构思这篇要求五彩斑斓的黑的文章.

  孔子真被“剃发易服”了,

  到南宋中期的时候,

  北方各地的孔子像,

  大多搞成披发左衽的模样。

  对金人倒行逆施有详细阐述的,

  是赵子砥所作《燕云录》。

  此人既是宗室,

  又是鸿胪寺丞,

  被撸去燕山住了好几年。

  他带回宋徽宗等人,

  被押付五国城的消息。

  还说一千八百多宗室和姻亲,

  住在燕山的几年时间,

  已经死了八成以上,

  押去五国城时还不到四百。

  并且,此人还带回金国的大量情报。

  这个时空的赵子砥没被抓,

  虽然拥有宗室身份,

  但还是得了大明官职,

  已被扔去山东做知县。

  .....

  平定军城被金兵攻陷之后,

  守将赵邦杰和马扩,

  一直在太行山里打游击。

  张广道率军收复寿阳,

  二人立即带着部队出山归顺。

  朝廷已做出指示,

  旧宋武翼大夫赵邦杰,

  因奋死抗金有功,

  转为大明新朝武官并升两级,

  其人其部暂留寿阳县接受整编。

  马扩则须立即回京!

  踏过黄河上的浮桥,

  前后都是过河商旅,

  马扩遥望东京城,

  心中生出无限感慨。

  他就去北边溜达一圈而已,

  再次回来已经改朝换代,

  只是不知妻儿怎样情况。

  在陈桥镇过河之后,

  马扩又南行一阵,

  终于来到广济河边。

  来往于东京和山东的船只,

  在广济河中缓缓航行,

  虽不复以前兴盛繁忙,

  却也没有衰落太多。

  看来,东京已经渐渐恢复,

  山东的乱子也无大碍了。

  沿着广济河边的官道,

  马扩快要接近陈桥门。

  附郭民居之外,

  靠近军营校场的地方,

  有一大片区域划为“停车场”。

  那里停着许多驴车、马车、骡车,

  围城期间被军民吃光的牲畜,

  也从外地运来逐渐恢复拉车业务。

  车辆旁边还有轿子,

  厢轿和舆轿都有,

  正在等候着客人来光顾。

  “去丽景门外。”

  马扩叫了一辆骡车。

  车夫喜滋滋说:“客官请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