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983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按照宰相的决策原封不动执行。

  这样一来,皇帝既把最终决策权握在手里,

  自己又不必太劳累,

  出了问题还能甩锅给宰相。

  别看朱氏父子把中书门下省变成内阁,

  其实很多东西都差不多。

  官员们依旧习惯用旧名字,

  把“票拟”叫做“敕牒”,

  把“批红”喊做“批敕”。

  就连首辅都没人叫,

  首辅唤作“首相”,

  次辅唤作“次相”,

  普通阁臣唤作“辅相”。

  既然如此,赵渊便顺着众意,

  确定敕牒、批敕、首相、次相、辅相为官方称谓。

  叫什么无所谓,

  关键是要统一。

  宋代不但官职种类繁多,

  公文名称也五花八门。

  同样一种公文,

  它可能有四五种叫法,

  这让后世刚入门的历史研究者极为头疼。

  赵渊思索后,

  对公文名称、格式等等,

  进行了严格的统一。

  不但如此,日常公文在确定格式之后,

  还专门雕版印刷常用文字,

  官员只需把内容填在相关位置即可。

  之所以不用活字印刷,

  是因为需要反复大量印刷,

  而且印刷内容也不复杂,

  这种情况下雕版远比活字好用。

  这一系列操作,让办公效率极大提高!

  风风火火处理完一堆公务,

  李邦彦终于能趴下休息。

  他把中书舍人叫来,

  送去首相或次相那边。

  首相、次相没有具体的分管方向,

  但辅相处理好的公务,

  需要交给他们再次审定。

  若有异议,便附上自己的意见,

  打回去让辅相考虑一下。

  双方意见如果难以调和,

  就召集所有阁臣商讨。

  若连阁臣众议都难以表决,

  那便只能送去交给皇帝定夺了。

  唉,新朝的宰相真不好玩。

  李邦彦有些怀念旧宋时光,

  那时的宰相如果想轻松些,

  可以随身携带几十个官吏做秘书。

  琐事全部交给秘书处理,

  自己在大事上把控方向即可。

  哪像现在,忙得不可开交。

  虽然也有中书舍人做秘书,

  但需要自己亲自动手的事情变多了啊。

  每天上班就跟坐牢一样,

  只有下班时间才属于自己。

  李邦彦现在日日宴饮,

  一下班就飞奔回家,

  他家里养着顶级的厨子和戏班子。

  叫来许多同僚或下属,

  有时还会邀请没做官的士子,

  尽情玩乐嗨皮直到半夜才散场。

  李邦彦感觉自己好累,

  时间都被办公和玩乐挤满了,

  竟没有精力去搞剧本创作。

  即便到了节假日,

  他也是拉着圆社社员,

  跑去郊外球场踢足球玩。

  正趴在办公桌上补觉呢,

  一个中书舍人跑进来,欣喜喊道,

  “李相,前线大捷,前线大捷!”

  李邦彦迷迷糊糊醒来,

  带着三分起床气,皱眉恼怒道,

  “何事扰我休息?”

  中书舍人说:“前线大捷,斩俘西夏兵十余万!”

  李邦彦猛地站起,

  摩拳擦掌走来走去,边走边说,

  “果真是大捷,大明新朝武德充沛,”

  “岂是那弱宋能比的?”

  “俺要写一出杂剧,颂扬我大明之武德!”

  既然要写剧本,就须了解详细战报。

  李邦彦快步走出自己的办公室,

  却见其他阁臣也到了廊下。

  众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互相之间作揖行礼。

  聊了几句,大家决定先去觐见,

  当面祝贺皇帝这大喜事。

  不多时,赵渊也来了,

  众人干脆开会。

  张根率先问道:“露布究竟有几分夸大?”

  赵渊拿出详细战报,笑着说,

  “诸位宰相自己看吧。”

  张根率先双手捧过,

  认真阅读一遍,难以置信道,

  “竟真的斩俘十万?”.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做梦一样

  赵渊笑道:“最后那一仗,五万西夏兵缴械投降。”

  “如今都被关押起来了,”

  “就等着跟西夏和谈。”

  高景山接过战报阅读,啧啧赞叹道,

  “仿佛做梦一般。”

  宋徽宗以前喜好军功,

  李邦彦虽不会打仗,

  却也研究过宋夏边境情况,.

  好方便随时拍宋徽宗的马屁。

  他看完战报之后说,

  “和南军司被天兵攻占,”

  “甘肃军司也损兵折将,”

  “西寿军司更是数万人投降。”

  “这些地方必定兵力空虚,”

  “我天朝大军可顺势杀去,”

  “收复会州与西安州,”

  “再长驱直入拿下凉州!”

  张根立即反对:“不可轻举妄动,”

  “我军粮草不足,”

  “一旦强行出兵,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李邦彦说:“缴获了许多粮草,”

  “哪里会粮草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