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975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他们把主力驻扎在苦水河谷中,

  派遣小股部队爬上西侧各处山头,

  一旦发现敌踪立即点燃狼烟报警。

  第六日,前方山头突然冒起浓烟。

  这些狼烟其实并不怎么合格,

  传递不了太远距离。

  但胜在量大!

  一处接一处狼烟升起,

  转眼十多个山头都在冒烟。

  甚至在李察哥肉眼看不到的地方,

  还有几十座山头,

  浓烟陆陆续续升起。

  每座山头就两个人守着,

  干草是附近寻来的,

  点燃之后稍微用水打湿,

  那乞丐版狼烟就搞出来了。

  李察哥看着前方到处冒烟的山头,

  完全不知道明军来了多少人。

  其实吧,他身边有数百亲卫、三千铁鹞子、五千步跋子,

  全都是西夏一等一的精兵。

  而对面虽然有刘锡、刘锜、姚平仲、吴玠、吴璘,

  但士兵却清一色为大宋西军出身。

  双方真打起来,

  说不定李察哥还能赢。

  但李察哥被四面八方升起的浓烟吓破胆,

  立即带兵钻山沟,

  疯狂往西北方逃窜。

  入夜之后甩掉追兵,

  还在继续跑路。

  此后人困马乏,

  完全昼伏夜行,

  通过北极星来辨认方位。

  姚平仲带兵追击数日,

  干粮都快吃完了,

  却彻底失去敌踪,

  气得他破口大骂。

  他只是没能捞到大功而已,

  李察哥却被搞得凄惨至极。

  李察哥被迫继续在山中乱窜,

  干粮很快吃完,

  不断杀马充饥。

  还不敢生火暴露踪迹,

  只能生嚼马肉,

  靠喝马血解渴。

  由于还有太长的逃跑路线,

  必须留足体力行军,

  因此一匹马被杀,

  马背上驮运的盔甲便丢弃。

  估计等他们逃出去时,

  这些西夏精兵,

  有一半以上都没了盔甲。

  而且长期生吃血肉,

  不知多少人会闹肚子生病。

  至于在喀罗川河谷,

  还有五万多西夏兵,

  李察哥已经顾不得了。

  他只能带着精锐狼狈突围,

  甚至连泼喜军都被丢弃。

  .....

  面对被堵在谷口的西夏军,

  明军主力在干嘛?

  当然是构筑火炮阵地,

  大小炮全部拖过来,

  步兵列阵保护炮手,

  然后对着敌营炮击便是。

  囤积了好几年的火药,

  这次的和南军司之战,

  还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

  足够杨志尽情挥霍了。

  至于铁弹,只要干掉敌人,

  打出去了还能捡回来。

  绵延好几里长的西夏大营,

  被步兵与火炮平推,

  西夏兵不断往后撤退。

  亦有将领带着部队,

  爬上两侧山头,

  想绕去进攻明军大阵侧翼。

  杨志分兵登上山头掩护,

  偶有西夏兵冲到河谷,

  李彦仙立即率领骑兵,

  从留出的通道进行小队冲锋。

  谷外,种师道听到里头炮响,

  立即组织渡河进攻。

  但基本属于佯攻,

  并不打算强攻,

  以减少士兵伤亡。

  他们不约而同,

  都选择慢慢磨。

  这几万西夏兵,

  已被彻底堵死了,

  就像一头被网住的猛虎。

  既然猛虎不可能逃走,

  那就没必要派人进网捉。

  敲锣打鼓的惊吓,

  东一棒子西一榔头的捶打,

  再日夜吵闹让老虎不能睡觉。

  等老虎疲了累了,

  对人类产生恐惧了,

  便可轻松将其捕获.

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退无可退

  种师道隔河严守营寨,

  杨志大军缓步推进。

  当打到第二天时,

  急于进攻的反而变成西夏兵,

  接连好几次组织反冲锋想要突围。

  皆告失败!

  一连四天,步步为营,

  西夏兵已快退无可退了,

  晚上睡觉大量士兵挤在一个帐篷。

  士气几乎清零,.

  全军弥漫着恐惧气氛。

  李察哥带着精锐逃走之后,

  西夏大军的最高将领,

  变成了西寿保泰军司都统嵬名喜哥。

  嵬名氏,即拓跋氏,

  有些家族沿袭旧姓而已。

  至于喜哥,

  跟梵文、藏语有关,

  就是印度那边的“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