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971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甚至转而对内盘剥他们时,

  这些部族必然生出异心。

  同时,他们见识了明军的强大,

  回去讲述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大明军队的威名将在整个西域散播。

  接下来几年,

  不知西夏国内有多少部落,

  会悄悄派人到兰州跟河湟总督联络。

  杀完俘虏,

  杨志立即带兵返回,

  他要赶着去迎击李察哥,

  顺便带上杀得只剩三千的党项俘虏。

  只留下一千步兵、五百骑兵,

  负责监督各族俘虏处理尸体。

  两千多汉人战俘,

  被重新分发武器和铠甲。

  他们得知自己非但不会死,

  而且还能分配土地耕种,

  本来还在半信半疑,

  拿到兵甲立即打消顾虑。

  这些汉人变得非常积极,

  自动给明军做监工,

  指挥各族战俘去收拢死尸。

  河里的尸体必须捞起来,

  整条河谷皆以喀罗川为生活水源。

  不说传播疾病瘟疫,

  只平时喝水的时候,

  联想到上游河里有无数死尸,

  就能把大明将士给恶心的够呛。

  “弄完尸体,你们就能回家了,”

  “别想着逃跑,也别想着偷懒!”

  五百骑兵被分为五队,

  沿着河谷来回跑动。

  两千多拿到兵甲的汉人俘虏,

  也开始耀武扬威神气起来,

  指挥着各族俘虏干这干那。

  羌人、吐蕃人、回鹘人埋头干活,

  还真没想着逃跑的事情。

  因为大明骑兵正在反复喊话,

  “你们回到各自部落,”

  “须得告诉族人,”

  “大明中国皇帝姓赵,”

  “今后这天下是赵家的。”

  “赵皇帝对待各族一视同仁,”

  “只要安安分分,就不会歧视你们。”

  “回去对伱们的酋长说,”

  “若是受不得党项压迫,”

  “就暗中派人到兰州,”

  “联络那里的河湟总督.....”

  会说各族语言的汉人俘虏,

  被临时选出来做翻译,

  跟着大明骑兵来回奔跑,

  累得直吐舌头还兴奋莫名。

  耳边充斥着车轱辘话,

  不停重复又重复,

  各族俘虏就更不害怕了。

  如果汉兵事后要杀他们,

  何必浪费口水说这么多?

  .....

  李彦仙不是神仙,

  带着三千多骑兵,

  并没有迟滞李察哥多久,

  因为双方力量实在太悬殊了。

  更何况,杨志让他不要冒险,

  保住手里的骑兵为第一要务。

  杨志跟李仁义决战时,

  李察哥的先头部队已接近定西堡(和南军司)。

  杨志率军返回时,

  李察哥的主力也到了.

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诱敌

  看着换了旗帜的城堡,

  李察哥面无表情,

  派人过河到城外喊话。

  喊话者是个汉人士兵,

  虽然怕得要命,

  但还是硬着头皮说,.

  “里面的汉兵听着,”

  “立即开城投降可免死,”

  “守将还能在大夏国做官!”

  “射死!”

  负责留守的巩休懒得废话。

  十多支箭射下去,

  只穿了轻甲的传话士兵,

  瞬间被射成刺猬模样,

  倒在地上死得不能再死。

  子母两城,到处插着旗帜。

  就连新近归顺的汉儿,

  也都拿起武器守城。

  而且不留什么预备队,

  全都一股脑儿站在城头,

  密密麻麻着实体现人多,

  防止李察哥猜到明军主力不在。

  李察哥在仿佛观察之后,

  一时间果然不敢强攻,

  扎营等着李仁义从北边过来。

  到那个时候,两支西夏大军汇合,

  十三万兵马南北夹击,

  足以把城内守军碾得粉碎。

  至于李仁义兵败溃逃?

  开什么玩笑,

  那可是六万多大军,

  就算是六万多头猪,

  明军也不能短短时间就抓完。

  当然,李察哥也不是傻等着。

  他派人爬山砍树制作攻城器械,

  河谷两侧虽然到处都是山,

  但灌木远远多于大树,

  无法快速收集木材制作工具。

  等他把攻城器械打造好,

  估计都过去二十天了。

  李察哥不着急,

  反正也要花时间等友军抵达战场。

  友军未至,杨志回来了。

  负责侦查的西夏士兵,

  看到北方有大军出现,

  立即欣喜若狂回营报信,

  同时留人在原地继续观察情况。

  李察哥很快接到消息,

  亲自骑马过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