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934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有啥区别?

  都亭驿在东京内城的黄金地段,

  紧挨着朝廷各衙门和大相国寺。

  都亭西驿在东京外城靠城墙的地方,

  旁边是民房、药铺、守具所和大佛寺。

  李仁礼在客房住下,

  看啥都觉得高级,

  毕竟这里是宗主国使者的专属。

  他忍不住感慨:“明国皇帝真是礼仪之君啊!”

  副使曹昌庸嘀咕道:“不就是房子好些,用得着这般高兴?”

  李仁礼得意洋洋说:“你却不知,”

  “自我大夏开国以来,”

  “历任使节皆住都亭西驿,”

  “我是第一个被请进都亭驿的夏使。”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曹昌庸说。

  李仁礼瞬间败兴,

  感觉跟这姓曹的没有共同话题。

  说话之间,有官差领着杂役进来,

  询问他们哪里还需要洒扫,

  又说缺什么随时可以提出要求。

  李仁礼愈发觉得心情舒畅,

  似乎连都亭驿的杂役,

  都显得那么彬彬有礼。

  前面咱们说过,

  都亭驿已经改成“中央情报处”。

  这里是石元公的老巢,

  就连打杂的也是情报人员!

  当晚,已经转任鸿胪寺卿的许亢宗,

  亲自出面设宴款待西夏使节。

  许亢宗极有才思,

  正好符合李仁礼的胃口,

  两人可称得上“一见如故”。

  饭桌之上,许亢宗拿出两种酒水,

  一种是传统米酒,

  另一种是近几年在汉中兴起的白酒(劳动人民喜欢)。

  “贵使请品尝。”许亢宗微笑道。

  “好辣!”李仁礼吸气道。

  “好酒!”曹昌庸大赞。

  许亢宗说:“这种酒叫烧刀子,”

  “一喝下去,便如烧红的刀子入喉。”

  “冬日饮来更佳,”

  “只须一口便浑身火热,”

  “凛冬大雪也不怕寒冷!”

  “而且,这种酒的酿造工艺,”

  “乃我大明皇帝陛下亲手所创。”

  李仁礼本来不怎么喜欢,

  听说是明国皇帝发明的,

  连忙又浅浅尝了一口,

  发现果然别有滋味,于是赞道,

  “烈中回甘,便如仁人君子,”

  “处世刚强不屈,为人中正平和。”

  曹昌庸一饮而尽,还是那两个字评价,

  “好酒!”

  许亢宗趁机把米酒撤下,

  开始投其所好的聊天,

  聊着聊着就说到自己出使金国的经历。

  两位夏使都第一次喝白酒,

  对这玩意儿毫无防备,

  还像以前喝米酒、马奶酒一般,

  稀里糊涂很快各自喝了一斤多。

  而使节团的其他成员,

  也有都亭驿的官吏在招待,

  全是石元公的属下在陪那些西夏人喝。

  听闻辽地一些州城,

  全城人口居然不足百,

  已喝得迷糊的李仁礼不禁黯然。

  那毕竟是他们的宗主国!

  见二人似乎同情怀念辽国,

  许亢宗立即举杯说,

  “这一杯酒,为死去的辽国君臣百姓而饮,”

  “愿他们在九泉之下不再受金人欺辱!”.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西夏困局

  “干了!”

  曹昌庸满脸通红,

  待这一杯酒喝完,

  他就已经喝了快两斤。

  李仁礼身体摇晃坐着,

  伸手去拿杯子,

  捞空了好几下,

  终于把长脚的杯子逮住,

  高高举到半空说,

  “干!”.

  仰脖子一饮,

  酒全倒衣襟上,

  随着仰脖子的动作,

  李仁礼整个人都往后摔。

  “哈哈哈哈!”

  曹昌庸指着躺地上的李仁礼,

  醉眼朦胧大笑:“舒王,你酒量不行,”

  “我.....我还能喝.....”

  许亢宗连忙跑去搀扶,

  抚摸背心帮他顺气,

  “殿下且歇会儿。”

  李仁礼喝醉了就想睡觉,

  耷拉着眼皮趴桌上,

  声音越来越低,

  “歇会儿,歇会儿。”

  许亢宗又提起金人在中国的暴行,

  酒劲上涌的曹昌庸拍桌子大骂,

  “无耻金狗,出.....出尔反尔!”

  “说好了割八馆之地,今今.....”

  “今年又来反悔,还派兵过去驻守!”

  “八馆之地广阔,金兵去了多少?”

  “金兵若不多,贵国也不须怕。”

  许亢宗顺着话说。

  曹昌庸说道:“金兵不好对.....对付,”

  “去了怕是有一万。”

  “那些金狗,不把咱们夏人放在眼里,”

  “还跟李.....李察哥那厮眉来眼去,”

  “皇帝陛下迟早收拾他们!”

  许亢宗说:“便在开封,我也听闻李察哥跋扈。”

  “何止跋扈?”

  曹昌庸估计平时没少受气,

  喝醉了就开始数落,

  而且说话都更利索了,

  “那厮自从有了金人撑腰,”

  “在帝京大建逾制宅邸,”

  “还逼着陛下任用他举荐的亲信.....”

  时迁就坐在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