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李纲被扔去做知州了,
赵渊认为他品行不错,
但办事能力很成问题,
需要在地方历练历练.
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议政厅
秦桧正好相反,
办事能力顶尖,
但品行堪忧啊。
新地点新工作,
众人都需要时间来上手,
衙门之间的衔接也得磨合。
三省聚议之处,.
元丰前叫政事堂,
元丰后改名都堂。
现在,赵渊改叫“议政厅”,
是他召集重臣开会的地方。
旁边不远就是通政院(原为银台司衙门),
银台门内的几处殿宇,
全部划给通政院做办公室。
中书省衙门本来也在附近,
被宋徽宗拆了建明堂,
新的办公楼直接移出皇城,
搞得现在内阁没有合适场所。
赵渊大手一挥,
把秘阁北边的殿宇,
全部划给内阁进行办公。
可惜,秘阁中的很多宝贝,
在宋徽宗逃跑时带走了,
比如王羲之、王献之、柳公权、颜真卿、怀素等人的真迹。
议政厅内。
赵渊坐在主位,
五位阁臣当中,
只有种师道不在东京,
张根、高景山、李邦彦、翟汝文皆出席。
这种高级会议,
不需要下跪,
甚至不用站着,
进来便有座位在那儿。
礼部尚书孟昭有棘手的事情,
需要跟众人商量着处理,
“大元帅说废除东京庙观,”
“只准保留三座,”
“但佛寺就有四座不好拆。”
“这些佛寺皆数百年古刹,”
“有高僧与佛宝坐镇,”
“若是用强恐惹舆论非议。”
不待赵渊和群臣发言,
赵渊就不耐烦道,
“哪有恁麻烦?”
“宣德楼外尽是庙观,”
“必须大部分拆除。”
“太平兴国寺以赵光义的年号为寺名,”
“我着实不喜欢得很,”
“便将太平兴国寺给拆了。”
“佛宝和高僧,”
“转移到大相国寺内!”
孟昭只得硬着头皮说:“是。”
东京这些大型寺庙,
不仅是礼佛和综合娱乐场所,
还承办皇家仪式、群臣宴席、接待外宾,
为赶考士子提供住宿服务等等。
许多文臣赶考时,
都曾在太平兴国寺借住过,
强拆这里百分之百要舆论汹涌。
翟汝文建议道:“其实佛殿、僧舍、宝塔不必拆,”
“毕竟当初是耗费不少人力物力建起来的。”
“元帅若要抑佛,”
“只需缩减僧众规模即可。”
“必须拆!”
赵渊一意孤行:“僧舍区可以保留,”
“发卖给商贾做客店酒楼。”
“佛殿全拆了,”
“袄庙也拆了,”
“改建为官邸,”
“跟八位连成一片!”
北宋前期,
就算是宰相,
也得自己租房子住。
例如欧阳修,
租住的是破旧小屋,
一下大雨就漏水不止。
后来宋神宗建了一批官邸,
供八个顶级重臣居住,
这批官邸被统称为“八位”。
袄庙即拜火教寺庙位于八位官邸与太平兴国寺之间,
甚至尚书省、开封府衙门都被夹在其中。
拆掉太平兴国寺和袄庙,
就能跟八位官邸连通,
形成一个官邸片区,
尚书省、开封府也不再被寺庙包围。
从今往后,
六部尚书及以上的重臣,
必须全家在官邸居住,
不准住在城内别处,
免得关键时候找不到人,
也避免重要文书遭到泄密。
(宋徽宗疯狂赐豪宅,蔡京、王黼等人都不住官邸,且直接在私宅处理国务工作。)
尚书省被取消了,
那里将改做六科衙门,
负责衔接内阁和六部工作。
旁边的启圣院依旧得拆,
把里面赵光义的画像,
以及仙佛塑像一股脑儿清除。
拆除来的空地,
跟殿前司衙门合并,
今后用作禁军和五城兵马司的总部。
虽然肯定是要迁都的,
但这些官邸也非白建,
今后卖给开封富豪就行。
赵渊又说:“昭明寺也必须拆除,”
“它隔壁就是大相国寺,”
“有一座就够了,”
“两座挨在一起作甚?”
“昭明寺那里繁华异常,”
“卖给富户做商铺!”
“是,”
孟昭只有照办的份儿,又问,
“这东西景灵宫,”
“是否该把相公与元帅的祖宗灵位放进去?”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