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李邦彦道:“原来是含章兄,不晓得之前在哪里高就?”
“襄阳知府。”李含章说.
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大复仇
李邦彦瞬间明白关窍当即作揖见礼,
生怕把李含章得罪了.
众人被引导着前往大庆殿,
那里是举行大型朝会的所在。
殿前广场上,
已经站了不少人,多为没有领到差事的旧宋官员。
今天是赵渊第一次大规模召见群臣。
一个个都想着积极表现,
首要任务便是劝进,
指望能沾上点劝进之功。
张根站在最前方,
沐浴在无数羡慕的眼神当中。
这老小子,
女婿挑得是真好啊!
今天的朝会,
根本不叫朝会,
整个一草台班子。
赵渊并非皇帝,
诸多官员亦无职务,
只是大家聚在一起开会而已。
礼乐也没有,
因为不能乱用。
赵渊高居御座之上,
然后就有侍卫呼喊百官上殿。
“拜见梁王!”
张根、高景山领衔行礼,
众人跟着鞠躬作揖。
赵渊扫了一眼,
只能看清前面两三排,
后面那些人全部沦为背景板。
他开口说道:“暴宋无道,我遂起兵以正乾坤。”
“今宋皇已被俘,”
“奸臣随赵佶奔往东南,”
“正是天下百废待兴之时,”
“还须仰着各位贤才共同治理......”
或许是特殊的空间原因,
赵渊声音不大却传得很远。
相比起赵佶在东京杀人抄家,
赵渊就显得温和仁厚得多,
赵宋旧臣都认为这肯定是一位贤君。
开场白说完,
就该进入正题了。
群臣已经商量好,
由一文一武一宗室做代表劝进。
翰林学士翟汝文率先出列,
他是赵渊科举时的考官。
当时力保赵渊的考官,
只剩翟汝文还活着,
因此身份极为特殊,
可以称得上是赵渊的座师。
“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名须正位,请梁王登极御宇!”
翟汝文说得干脆利落,
丝毫不绕弯子。
钱忱身为旧宋公主之子,
虽然其武职属于虚衔,
但他跟赵渊私交不错,
因此作为武官代表出列,
“天下不可无主,”
“请梁王登极御宇!”
赵遹则是宗室代表,
“梁王可先领汉王之爵,”
“请旧宋皇帝择吉日禅让。”
先封王,再禅让,
属于最标准的登基流程。
“请梁王登极御宇!”
先前只是作揖见礼的众人,
此刻齐刷刷跪下。
赵渊沉吟道:“我称王可以,称帝也可以,但不能禅让。”
众人一愣,俱皆愕然。
在传统观念当中,
是有“天命”存在的。
天命认可了赵氏,
因此天命归宋,
皇帝以天子的身份统治国家。
改朝换代,天命转移,
禅让就是关键一步新的皇帝和王朝才能拥有法统。
翟汝文身后一个文官站出来,
“改朝换代,天命转移,”
“不可不慎重,不可不守礼。”
赵渊问道:“你是何人?”
那文官说道:“旧宋起居郎胡安国。”
“胡康侯居然也在东京。”
赵渊莞尔一笑,
那笑容有些诡异。
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
朱熹的影响力自然最大,
而胡安国则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且其《春秋》造诣是公认的两宋第一人。
此人的私德完美无缺,
没有任何漏洞可供政敌攻击,
做官多年甚至没贪过半文钱。
却是秦桧两度拜相的推手,
帮助秦桧疯狂排除异己,
被时人视作“秦党党魁”。
胡安国推崇“大一统,大复仇”那一套。
鉴于南宋初年遍地乱兵,
各路将领有军阀化的征兆,
胡安国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收拢帅臣和武将的权力,
裁撤那些毫无战斗力的部队。
既然要收拢兵权,
就暂时不能打仗,
必须跟金国议和,
因此胡安国跟秦桧在治国方针上达成一致。
这是“大一统”。
但与此同时,
胡安国又主张尊王攘夷,
闹着要给君父复仇,
坚决反对“割地求和”。
在两次关键时刻,
他都积极支持主战派,
想要以战促和并且不割地,
而且试图让赵构收权之后,
治国练兵再进行反攻。
这是“大复仇”。
而且胡安国并非放嘴炮,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