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五万骑兵早已汇集在黑山脚下,
加上驮运粮草的战马,
黑山脚下数十里汇聚了十数万匹战马。
到的城门口,
赵渊便见花荣、杨志、穆弘等人全部来迎接,
队伍中还有一些河东路的部落首领。
赵渊征战四方,
每到一处,
必有官民出城迎接,
而且还有很多六七十岁的老者,
进城的十里路比他平时行军二十里都要困难。
为了减少麻烦,
赵渊索性定下规矩,
所有官员只能在城门口迎接,
不得惊动地方百姓。
河东路原辽国西京道的各部尝到了和大梁正规军并肩作战的甜头,
听说大梁要发兵攻打上京道后就巴巴的赶来,
想要出兵相助,
好瓜分上京道各部的人口.
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供奉雕像
虽然黑山州官员没敢惊动百姓,
但是看到梁王进城,
城中百姓还是纷纷夹道欢呼,
膜拜大梁唯一的真神。
灭教后,大梁禁止供奉所有神佛,
赵渊的雕像就更畅销了,
习惯供奉什么东西的人,
没了宗教就像精神没了寄托,.
原本就有人供奉的赵渊雕像,
很快就填补了灭教留下的空白。
现在大梁境内几乎户户都有赵渊雕像,
赵渊的地位就和后世某太祖一样完全被神话,
成了大梁唯一的真神。
在百姓山呼海啸的膜拜声中,
一行人进的城中军营。
花荣早已摆下酒宴,众人落座。
吃了几杯酒,
白达旦(汪古部)首领床古儿便迫不及待的道,
“我已经调集了五千部落勇士,”
“请允许我们为梁王出力。”
阴山室韦部首领谟葛失也道,
“我部也调集了三千勇士,”
“愿意跟随梁王征战。”
其他小部落也纷纷出言请战,
或千人,或几百,
都是想来分一杯羹的。
宁夏路党项各部都已落籍管理,
一部分学汉人耕种,
一部分在划定的草场放牧,
还有一部分习惯了靠刀枪吃饭,
加入了大梁军队,
整编了十万党项附庸军。
河东路的各部因为刚刚归顺,
加上上京道各部不时骚扰,
大梁还没来得及整编,
各部仍旧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生活。
赵渊看着众首领道,
“一旦加入大军,”
“各部就要遵守大梁军规,”
“闻鼓则进,鸣金则退,”
“不听号令者杀无赦。”
“如果整部败逃,部落所有人全部贬为奴隶。”
“你们还愿意参战吗?”
各部首领听得梁王这般说,
不由都面面相觑起来。
以前他们和宁夏路兵马配合都是宁夏路主攻,
他们从旁协助,
打不过了就逃,
并不用执行大梁军规。
大梁的人口数也数不清,
但是各部人口最多的汪古部也不过几万人,
其他小部落不过几千人,
如果损耗太大的话,
很可能就会被其他部落吞并。
他们也都知道上京道各部的凶残,
上京道各部常年都在不断厮杀中,
虽然很多部落都是室韦部落的分支,
但是南边室韦部落的凶残,
却是不能和北边室韦部落相比。
而且上京道乃蛮部(粘八葛部)、克烈部(阻卜)、蒙古部、乌古部、敌烈部都是大部落,
河东也只有汪古部的人口和这几部差不多,
谟葛失的阴山室韦都要小一些。
赵渊看各部首领不说话了,就道,
“好了,你们退下吧,”
“扫灭上京道有五万兵马足矣。”
已经有了退意的各部首领看赵渊这般说,
也就纷纷退回座位上了。
奴隶虽然吸引人,
但还是无法让他们冒着实力大损的危险,
和上京道各部死拼。
汪古部也是大部落,
但却一直做着大国忠犬,
先是为辽国属部,
辽国没落后,
还不断为耶律延禧和耶律大石提供马、羊、驼。
后来金国灭了辽国,
又为金国守卫边疆,
防备北边的蒙古、克烈、乃蛮等部。
铁木真灭了克烈部,
乃蛮部约汪古部一起对抗蒙古时,
汪古部又出卖了乃蛮部,
出兵帮助蒙古部灭了乃蛮部,
成了蒙古部的忠犬。
部落首领在元朝世代袭爵赵王。
谟葛失的阴山室韦部还不如汪古部,
金国追击耶律延禧到了西京道,
谟葛失同时派人向两国送去马、驼、羊。
或许是金国野人瞧不起室韦部吧,
总之后来谟葛失又出兵帮助耶律延禧,
结果被金国打败,
儿子陀古也被金国活捉。
当然谟葛失不会因为一个儿子屈服,
也或者是金国把谟葛失侮辱的厉害,
总之谟葛失继续效忠耶律延禧。
后来赵渊带兵北上,
逼退了金国兵马,
在夹山召见西京道各部,
耶律延禧已经逃窜到上京道了,
谟葛失逃不了,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