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823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京城大些的宅子现在又贵的离谱,”

  “他们想买土地再建宅子。”

  “鼠目寸光之辈,”

  “那就按照朝廷先前赏赐他们的宅子大小,”

  “卖给他们土地,价格可以低一些,”

  “但是不能超过原来的面积。”

  “剩下的土地也不急拍卖,”

  “对外就说兵部已经全部买下了,”

  “我要给梁山老兵建房,”

  “免得他们退役后,”

  “买不起京城的房子。”

  蒋敬道:“所有土地也就是一千来亩,”

  “恐怕建不了多少房子。”

  赵渊笑道:“一层不行,可以多建几层嘛。”

  蒋敬摇头道:“其中恐怕还牵扯到礼制问题,”

  “工部之人应该知道。”

  赵渊点头道:“恩,”

  “我回头让工部之人规划一下,”

  “起码要把想在京城定居的梁山老兵安置了。”

  蒋敬拱手道:“梁王仁义,”

  “梁山兄弟能跟随梁王实属平生大幸了。”

  赵渊摇头道:“若无梁山老兄弟,”

  “哪有今日大梁天下。”

  “能有梁山众兄弟跟随,”

  “才是我之幸,天下之幸。”

  “可惜有一些兄弟看不到这大梁天下了。”

  说到这里,

  赵渊更觉创业艰难,

  当即让人去请工部主管营造房屋的主官来。

  蒋敬略坐了坐,

  便也告辞离去,

  户部事务繁忙,

  却是容不得他闲坐。

  主管房屋营造的工部郎中赶来时,

  赵渊已经想好方案。

  工部郎中还以为是梁王要修缮梁王宫或者别处宫殿,

  听说是要给梁山老兵修建房屋,不由道,

  “工部的匠人不缺,”

  “只是却要户部先拨下钱财来,才好动工。”

  赵渊想了想,道:“这笔钱由梁王宫出,”

  “你们做个预算,”

  “我从梁王宫直接拨钱给你们,”

  “图纸在这里。”

  如果要从兵部出钱,

  那么房屋就不好由梁山老兵独享,

  但要是惠及全军将士,

  朝廷有这个财力,

  京城也没这么多土地,

  所以赵渊还是决定由他私人出资。

  建好以后低价卖给梁山老兵,

  并不会让他血本无归。

  皇家票号已经扩张到大梁所有州府,

  少数繁华的县也设立了分号,

  而且银票已经在全国流通起来,

  票号已经不需要大笔押运现钱往返各地。

  天启二年皇家票号便盈利两千多万贯,

  虽然有朝廷在北方拍卖田地的缘故。

  但是天启三年朝廷灭教后,

  拍卖的田地更多,

  毫无疑问,

  天启三年,

  皇家票号的盈利会更多。

  单是这两年皇家票号的盈利,

  梁王宫的财富就可以和当初蔡京忽悠赵佶纵情享乐时候的国库盈余相比了。

  当然大梁国库的财富更多,

  所以也没人再打梁王宫的主意。

  赵渊并没设计什么筒子楼,

  而是设计的独门独院的二楼,

  一楼做客厅、厨房,

  二楼做卧室。

  院子不大,但是汴京城中有大院子的人家都是非富即贵。

  很多百姓建的便是这种小二楼,

  工部郎中看了一下便明白了,

  “这种房子不难建,”

  “只是不知要用何种材料?”

  “土砖最便宜,”

  “木材居中,青砖最贵。”

  赵渊自然不会想着偷工减料,问道,

  “自己烧青砖的话,”

  “也无法降低成本吗?”.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狗屁礼制

  工部郎中摇头道:“即使建窑烧砖,”

  “青砖的成本也很高,”

  “人工成本和消耗的炭都很大。”

  “乡下大户都很少用青砖。”

  赵渊想到后世很常见的红砖,不由问道,

  “那能烧出红砖吗?”.

  工部郎中点头道:“红砖烧制起来要比青砖简单,”

  “成本也可以降低很多,”

  “但是按礼制,百姓不能用红砖建屋。”

  赵渊倒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愣了愣便道,

  “这个问题我会解决,”

  “你安排匠人建窑烧制红砖,”

  “所有的房子全部用红砖建,”

  “预算也不用做了,”

  “只要做好账册,”

  “我回头会让人查验。”

  即使不为了梁山老兵,

  单是为了给天下百姓解开红砖这个禁制,

  多花一些钱也是值得的。

  工部郎中自然不会怀疑梁王解决不了礼部,恭声道,

  “是,下官这就安排匠人筹建房屋。”

  当第一批红砖出现在汴京城中时,

  城中百姓得知朝廷已经准许百姓使用红砖,

  便纷纷四处询问打听红砖价格。

  城中商人看红砖有利可图,

  便也纷纷在城外建窑烧砖。

  一时间,汴京城中处处可见红砖,

  家境殷实一些的百姓纷纷改建红砖房子。

  青砖价格昂贵,

  除了少数达官显贵用青砖盖房外,

  大多数人用的都是土木结构。

  富裕一些的用木屋子,

  一样美观,但是一旦起了火头,很容易迅速扩大,

  烧成一片白地。

  普通百姓也用不起全木结构,

  只能用土木结合盖屋子,

  殷实一些的用的还是土砖,

  穷困一些的连土砖都用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