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萧太后也不再客气,斥道,
“若不是你们逼秦晋国王篡位,”
“他也能留一个贤臣之名。”
“误秦晋国王的都是你父子,”
“你们有何功劳可言。”
李处温听得萧太后这般说,
也知道是萧太后要泄私愤了,
闭口不言了。
萧太后当即让人历数李处温罪过,
然后处斩了李处温父子,
抄没其家。
.....
树欲静而风不止,
大梁准备息武休养一段时间,
但是一封河北的金牌急报却让兵部又运作起来。
闻焕章赶到崇政殿时,
兵部右侍郎林冲、左侍郎卢俊义都已到的殿中。
赵渊看闻焕章来到,就道,
“河北的急报你怎么看?”
当值的左侍郎卢俊义把急报呈到赵渊跟前时,
也派人禀报了赵渊。
闻焕章道:“燕云十六州原本就是我汉人之地,”
“如今北地汉人来投,”
“我们自然不能拒绝。”
赵渊点头道:“你说的是,”
“只是全国甫定,”
“今年农耕还是受到很大影响的。”
“全国夏粮还是偏紧的,”
“如果要出兵的话,”
“恐怕无法支撑太多兵马。”
卢俊义道:“辽国南京道所有兵马也超不过十万,”
“还要防御金国。”
“我们接收了涿州、易州,”
“辽国也未必敢来进攻。”
林冲点头道:“耶律淳刚刚去世,”
“萧太后妇人摄政,”
“南京道必然人心不稳,”
“金国还虎视眈眈,”
“他们一定不敢两面开战。”
“我们只要让河北兵马进驻涿、易二州,”
“辽国当不敢来犯。”
闻焕章道:“汉人来投,”
“我们没有拒绝之理。”
“可先让张开率兵进驻涿、易二州,”
“再遣一员大将北上增援,”
“以防辽国来犯。”
赵渊拍案道:“好,”
“那就让张开率兵接收二州。”
涿州留守府中,
郭药师收到李处温的信后,
也是大为心动,
如今天下形势已经很明朗,
南边大梁势如中天,
北边金国也是如狼似虎,
辽国已是危如累卵,
无论哪一国出兵都能灭了辽国。
他也早考虑过退路,
只是一直犹豫该投金还是该投梁。
金国的国策是投靠的辽官都能官皆仍旧,
率众归附者,
官职更是可以世代承袭。
而大梁的兵制却是新降的兵马超龄的全部要解甲归田,
剩下的也要往东京整编。
也就是说投了金国,
他还可以带领原来的兵马,
而投了大梁,
他或许还能统率兵马,
但是绝不会是原来的嫡系兵马。
郭药师不想放弃自己的嫡系兵马,
但是他又见过大梁威力巨大的火器,
何况后来大梁梁王又发明了飞船,
可以从飞船上轰炸地面。
如果他投了金国,
大梁和金国接壤,
大梁兵强马壮,
金国又是如狼似虎的野人,
两国遇事都不太可能退让,
一旦开战,
他就要和大梁兵马对阵,
他实在没有信心对抗大梁的飞船火器.
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夺回燕云十六州
看了李处温来信,
郭药师便也下定决心了,
大梁不过一年便扫平了中原,
夺回燕云十六州也不会费什么劲,
甚至扫灭金国恐怕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金国野人虽然如狼似虎,
但中原豪杰之士更多,
而且大梁有飞船火器压阵。
乱世之中,.
他可以拥兵自重,
但是太平盛世,
哪一个朝代都不会允许大将拥兵自重的。
大梁有快速扫平乱世的能力,
他也就不用做拥兵自重的美梦了,
倒不如带着兵马投靠梁国,
换取后半生富贵。
郭药师打定主意,
就派人请来常胜军统领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赵鹤寿等人,
商议归梁之事。
常胜军将官都是汉人,
加上形势明朗,
很快便都同意一起率兵归梁。
统一了人心,
郭药师就派一个能言善辩的幕僚,
往河间府联系河北总兵张开,
想要讨要一些好处。
幕僚刚刚派出去,
南京就传来消息,
李处温阴谋挟持萧太后投梁被斩首示众。
郭药师得了这个消息,
当即慌了,
他只觉得是李处温藏了一手,
并不知道是萧太后泄私愤,
诬陷李处温。
一面骂李处温虑事不周,
一面让人请常胜军诸统领来。
众人到齐,郭药师就道,
“李处温归梁事败,”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