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也只能不甘的退去,
不过更坚定了他们购买银镜的决心。
赵渊结束了太学的讲学后,
便也有了闲时间。
用过早饭以后,
便带着人往御街而来,
到的跟前,
看到镜行拥堵的样子,
便转而来到皇家票号。
镜行的店面只有两层,
为了避免拥挤打碎镜子,
一律是前面看货付钱,
后面取货。
任金奴在皇家票号三楼后窗。
看着一面面镜子被人小心的捧出去,眼红道,
“这镜行的生意看起来比票号还要红火,”
“大王怎么把镜行交给户部了。”
赵渊在任金奴身上拍了一巴掌,
“你还想把天下的钱都弄到皇去啊。”
“啊!”
任金奴娇呼一声,娇嗔道,
“都是你发明的东西,”
“赚的钱自然也该是你的。”
赵渊笑道:“皇宫有票号便吃用不尽了,”
“朝廷财政紧张,”
“我把镜行给了户部,”
“也免得那些朝臣老是麻烦。”
任金奴点头道,
“大王说的是,”
“反正这天下都是皇家的。”
赵渊摇头道:“天下不是赵家的,”
“不过这朝廷是赵家的,”
“天下还是天下人的。”
“百姓的东西皇家都不能动,”
“只有朝廷的官员是我赵家任命的。”
“哪天朝廷做的不好了,”
“他们就又要揭竿而起,”
“换一个朝廷了。”
任金奴笑道:“大梁对百姓这般宽厚,”
“百姓一定不会生异心的。”
赵渊点头道:“起码几代之内不会,”
“但是以后就难说了。”
“以前收农税,”
“现在免了农税,”
“百姓就觉得大梁是最好的朝代。”
“但是过几百年,”
“他们就会觉得免农税是理所应当的了,”
“或许那时就会觉得朝廷专卖盐、酒都是暴政了。”
“人心总是变化的,”
“不过我们也管不了那么远的事情,”
“而且时代也总要进步,”
“不光要看中原,”
“还要看其他国家。”
“如果其他国家的百姓活的更好,”
“那么你就是落后了,”
“不能说和以前比已经是进步了。”
“这不是你的进步,”
“而是整个时代的进步。”
任金奴奇怪道:“还会有国家的百姓比我们国家的活的更好?”
赵渊笑道:“现在或许没有,”
“但是以后未必没有。”
任金奴觉得梁王这些话有些奇怪,
以为梁王说的又是什么天机。
天机不可泄露,
她也不去追问,转而道,
“梁王,你说镜行今天能赚多少钱?”
赵渊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不过他们赚多少钱都不能和票号比。”
“票号的生意是细水长流,”
“当然这个水也不细。”
“镜行的生意却只是火爆一段时间,”
“以后也就平淡了。”
“等到能买起大镜子的人家中都有了大镜子,”
“他们也就只能卖小镜子了。”
“就算每户人家都买他们的小镜子,”
“那个市场也就是几千万贯的样子吧。”
“票号做大以后,”
“却能每年赚几千万贯,”
“根本没有可比性。”
任金奴摇头道:“梁王莫小看天下富人,”
“镜行从富人身上赚的钱绝对超过普通百姓。”
“按宋朝人口算,全天下有两千多万户,”
“每户买一个最小的镜子,”
“也是两千万贯。”
“这是按都是穷人算的,”
“大户花的钱一定是百姓的几倍。”
“这样算下来,”
“镜行的生意一定能超过一亿贯。”
赵渊摇头道:“不能这样算,”
“即使真能卖一亿贯,”
“那也是很久的事情。”
任金奴依偎到赵渊怀里,
手指在赵渊胸膛上画着圈,媚声道,
“梁王当真有点石成金之术,”
“随便弄一个行业出来,”
“都能赚这么多钱。”
两人来到后窗看时,
旁边镜行的后院已经空无一人了,
不过票号后院却是多了几辆马车,
正在一袋子一袋子的往下搬钱,
马车和伙计正是镜行的人.......
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新业务
任金奴笑道:“他们把钱都存进来了,”
“我们去看看他们赚了多少钱。”
赵渊看着下面伙计抬着沉重的钱袋,突然道,
“我们该开展新的业务了。”.
任金奴听得赵渊又有新业务,
两眼放光的问道,
“什么业务?”
赵渊道:“我们以前的存款单都是记名画押的,”
“这样能防止存户丢了单子,”
“被别人冒取了去。”
“我们可以再弄一种不记名的银票,”
“一贯、五贯、十贯、五十贯、一百贯,”
“只要拿着银票就能在票号兑现。”
“这样一来,票号的银票就可以代替交子流通起来了。”
任金奴马上道:“如果可以随意兑现的话,”
“恐怕行商的人会去异地取钱,”
“省了运钱的成本,”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