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当然赵渊也很少在延福殿中过夜,
不是蕊珠殿便是后面嫔妃的阁子,
因此才有那辉煌的战绩。
李师师执掌梁王宫,
一一和赵渊说起怀孕的嫔妃姓名和时间来。
不过让赵渊尴尬的是有些嫔妃的姓名都并不记得,
除了长得特别天姿国色,
或者有过人之处的嫔妃,
其他嫔妃的名字他倒有大半没有记住。
他和她们也多是一宿之缘,
哪能记得那么多,
何况还去了趟西夏,
隔了数个月,
除了印象深刻的,
其余却是记不得了。
为了不打击那些孕妇,
赵渊只能尴尬的问赵渊那些嫔妃的名字。
李师师看赵渊没有记住那些嫔妃的姓名,
也不由暗笑,
心中也是喜滋滋的。
假作和梁王闲聊,
不动声色的给赵渊一一指明那些嫔妃的姓名。
“左边第三个是崔妃。”
“右边第二个是王妃。”
……
赵渊看李师师不动声色的和他介绍,
也是暗暗点头。
若是碰到那愚蠢的,
兴许会拿着手指指点,
也像众人炫耀她的独宠。
赵渊废了一些心思把这些嫔妃的姓氏都记住,
免得以后连自己得女人都不认识......
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操练新军
次日大早,.
赵渊便起身,
赶到皇宫,陪赵渊往军营犒赏三军。
原本是应该犒赏西征所有兵马,
但是卢俊义等部还在西夏,
这个殊荣也便由武松部独享了。
犒赏胜利之师后,
赵渊和赵渊又顺道视察了新兵。
东京的新兵已经有二十五万人,
当然这些新兵不都是东京人,
而是来自京东路、河北路、京西路、京畿路、陕西等地。
赵渊制定兵制后,
便决定从全国各地征兵,
但是操练兵马却是全部在东京。
服役时间则从各地入营开始,
也就是说路途上的时间也有军饷。
不过赶路的时间却不是由各地将官随意制定,
而是由东京教头团制定,
开始每日四十里,
然后逐渐增加到七十里,
途中不得休息,
只有不掉队到的东京才算真正成为大梁军人,
掉队的人则会被淘汰,
返回地方州府成为副军,
由地方操练,
操练的强度也不如正军,
但是以后却要给正军做辅助,
挖战壕,下营寨,
运送钱粮等等杂务。
有一些教头对赵渊这个制度持怀疑态度,
但是经历过战阵的将军却都表示支持。
战斗并不是光拼厮杀本事,
还有很多时候比的都是行军能力。
可以长途跋涉的军队,
在很多时候都能抢的先机,
或者攻敌不备。
各地赶往东京的过程,
其实也是操练的一部分,
锻炼的便是行军能力。
每日行军六十里,
不过是一支合格的队伍,
行军七十里也不过稍稍多了些,
还算不得强行军。
赵渊理想中的强行军应该是日行百里以上,
还要能坚持三日以上。
当然这样的行军强度很多兵马都无法做到,
更不能去要求新兵做到。
所以新兵赶赴东京操练的途中,
最多只是日行军七十里。
而且在东京统一操练正军,
既可以提高正军的战斗力,
也可以保证大梁皇室对正军的控制。
赵渊准备推行强制兵役制度,
每人只需服役三年。
在东京就要操练半年,
路途上很可能也要花去半年时间,
地方将领想拥兵自重,
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收买军心。
再一个便是赵渊,
准备用大梁操练的新军,
替代所有的宋朝兵马,
大梁打下各处州府后,
各州府守卫兵马用的还都是宋朝的厢军和禁军,
但是宋朝的这些兵马却是早已腐朽不堪,
既缺乏战斗力,
还沾染了许多坏毛病。
乱世用重典,
大梁用严苛的律法让所有人都变得规规矩矩,
但是大梁不可能长期使用这种严苛的律法,
那时宋朝的降兵难免会危害百姓。
所以赵渊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用纪律严明的新军代替降兵,
同时也改变宋军腐朽的传承。
在赵渊打败西夏后,
各地丁壮从军的热情便高涨起来,
赵渊灭掉西夏后,
更是到达巅峰。
热血男儿纷纷报名参军,
想要去沙场建功立业.
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改革军制
若不是赵渊制定的制度,
把一些体质弱和没有毅力的人,.
都挡在了东京外,
此时东京城中的兵营,
恐怕早已人满为患了。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