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609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次日大早,仁忠便接连派了多支兵马往东、南两边的村坊去劫掠。

  等到准备抛弃的兵马走远,

  仁忠当即拔营而起,

  绕过环州,

  向西夏而去。

  薛嗣昌正在城中盘点他的家财,

  他也知道以大王对卖国贼的痛恨,

  不杀他便是万幸了,

  绝对不会再给他官做。

  薛嗣昌仔细看着一个玉雕,

  想象着日后做富家翁的生活。

  他为官多年,

  朝中蔡京、高俅等人都是贪腐成风,

  他也不例外,

  积攒了颇多家私。

  即使大梁朝廷不赏赐他,

  他的家财也足以让他富贵后半世了。

  收集一些书画,

  再买几房美妾,

  不用操心政事,

  不用勾心斗角,

  倒也惬意。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厅外传来。

  薛嗣昌把手中的玉雕放到一旁桌子上,

  正襟危坐。

  环州团练使狄坤快步进来,抱拳道,

  “大人,城外的西夏兵马突然拔营了。”

  薛嗣昌突然站起来,道:“什么?”

  “刚刚不是还来报说,”

  “西夏派了许多支兵马四下抄掠吗?”

  狄坤点头道:“先前确实派了不少兵马出去,”

  “只是刚刚营中大军却是全部拔营而起,”

  “往北去了,还有许多辎重车辆。”

  “先前出去抄掠的兵马也没返回,”

  “难不成仁忠抛弃了他们?”

  薛嗣昌想了想,拍案道,

  “不好,仁忠这厮多半是放弃一部分兵马,”

  “保存精锐了。”

  狄坤闻言,道:“那怎么办?”

  狄坤是薛嗣昌心腹,

  先前薛嗣昌投靠西夏,

  他们也跟随薛嗣昌投了西夏。

  薛嗣昌是卖国贼,

  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大梁连破察哥、李乾顺两路兵马后,

  他们也是胆战心惊,

  害怕大梁秋后算账。

  环庆路将官知道仁忠决定退兵后,

  便都弃了官职,

  快马跑来环州,

  准备跟着仁忠大军逃到西夏,

  以免被大梁清算。

  只是薛嗣昌觉得西夏折了李乾顺和察哥,

  又损失了几十万兵马,

  已是元气大伤。

  而大梁却是来势汹汹,

  害怕西夏会献出他们,

  向大梁求和。

  因此不想跟着仁忠去西夏,

  才有了后来和大梁朝廷的谈判。

  狄坤也知道薛嗣昌和大梁朝廷谈的条件,

  环庆路只有挡住仁忠大军,

  让大梁兵马合围仁忠大军,

  才算完成他们的任务。

  大梁朝廷才会赦免他们一众人的罪过,

  不光薛嗣昌不会再被任用,

  便是他们这些各州府要员也都会被免职,

  不过免职总比丢了性命要好。

  原本仁忠大军在城外扎营下寨,

  城中的众人都欢呼雀跃,

  只要停留几日,

  大梁兵马也就到了,

  或许不用大梁兵马合围,

  仁忠大军便断了粮草土崩瓦解了。

  他们的任务也算圆满完成,

  他们回乡做一个富家翁也不错。

  他们也知道大梁对官员的苛刻,

  贪一文便斩,

  无论官员还是小吏。

  大梁建国打下东京也不过两个多月,

  处斩的官吏却超过宋朝数十年。

  一者是因为宋朝对官员历来优待,

  很少斩杀官员,

  贪污敛财更是基本不会问罪。

  尤其赵佶当了皇帝以后,

  朝中大臣更是无所不用,

  大肆敛财。

  蔡京每年寿辰,

  各地供奉的生辰纲都以百万贯计。

  朱勔借花石纲敛财,

  高俅借禁军敛财,

  杨戬借扩田所敛财,

  梁师成卖官鬻爵。

  可以说朝中重臣都是敛财先锋,

  而赵佶对这些事情都是一笑置之,

  因此全国官吏敛财成风。

  虽然大梁建国后,

  便颁布了各种条例,

  但是习惯了敛财的官吏难免利用手中权力弄一些好处,

  而大梁遍布的暗探和监察御史一旦发现,

  全部是斩首,没有例外!.

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大人高明

  可以说宋朝的官员完全不适应大梁的制度,

  即使让他们继续做官,

  也不定何时他们就会犯错,

  丢了脑袋。

  倒不如回乡做个富家翁的保险,

  因此环庆路一众官员对归顺大梁免官为民的事情也都十分满意。

  关系身家性命,

  薛嗣昌心中也不无着急,.

  起身踱了几步,

  “北上的兵马有多少?”

  狄坤道:“不下十万,”

  “我们出城恐怕也拦不住他们。”

  薛嗣昌摇头道:“说不定这是仁忠奸计,”

  “若是出城中了他们埋伏,”

  “被他们破了环州,”

  “他们便不缺粮草了。”

  “而且我们也挡不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