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刘锜谦虚道:“我也多曾听得花将军大名,”
“萤火之光,怎敢和皓月争辉。”
张清笑道:“你们两位都是少有神射手,”
“草原上恐怕都找不出几个和你们一般的神射手了。”
刘锜笑道:“将军的没羽箭才是一绝,”
“我等有羽箭甘拜下风。”
“哈哈,我们就不要互相吹捧了。”
“大伙一起去王宫吧,”
“我听得昨夜宫中的晚膳极为丰富,”
“也去打个秋风。”
再说仁忠一路二十万兵马,
仁忠说降薛嗣昌后,
便领兵穿越了横山,
进入环庆路后也是一路畅通无阻,
因此很快便进到庆州,
准备攻打泾原路的原州,
然后合围渭州。
哪知仁忠就要对原州用兵时,
却听得一品堂来报,
察哥大军败北,
察哥也战死沙场。
察哥的地位却是高过仁忠许多,
察哥的用兵也超过仁忠许多。
察哥可以说是西夏近二十年的战神。
听得察哥死讯,
仁忠虽然拥有二十万大军,
却也不敢再用兵,
只能让一品堂请示李乾顺。
哪知几日后,
一品堂却又传来消息,
李乾顺也战死了。
国主和战神阵亡,
三路大军只剩一路,
而且听说大梁的火器异常厉害,
仁忠当即决定退兵.
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合围了!
只是他原路返回时,
却发现刚刚归顺的薛嗣昌居然叛变了,
环庆路兵马通过沿途堡寨狙击他们。
仁忠想要退回西夏必然一路打回去。
仁忠的退兵路线是从庆州到环州,
沿着白马川,
出青岗峡便可进入西夏境内。
这一条路也是西夏和北宋信使、国书往来的官道,
唤作国信驿路.
在庆州境内时,
沿途兵马并没有什么异常,
但是进入环州后,
仁忠大军的粮草便被掐断了。
仁忠这一路的粮草也是由西夏转运的,
环庆路虽然有一些粮草,
但是并不足以支撑二十万大军。
即使薛嗣昌想巴结仁忠,
但这粮草一事上却也无能为力。
除非薛嗣昌大肆搜刮百姓粮草来供应仁忠大军,
但是仁忠和薛嗣昌都不会做这竭泽而渔的事情,
因此仁忠大军的粮草还是由西夏转运而来。
更糟糕的是当初仁忠并没有撤换沿途堡寨的守兵,
西夏虽然没有答应把环庆路给薛嗣昌做封地,
但是薛嗣昌刚刚归顺,
他们便马上侵夺薛嗣昌手中的权利的话,
会让后面的汉人不愿归顺他们。
当然这也是仁忠觉得大势已定,
薛嗣昌不敢断他的后路。
即使薛嗣昌真的敢坑他,
他也可以西进和另外两路大军会合。
只是仁忠没想到的是察哥和李乾顺两路大军很快败北,
他这一路大军居然成了孤师深入,
让薛嗣昌起了异心。
最糟糕的是横山险峻,
运送粮草也十分缓慢。
而为了尽快合围种家军和大梁兵马,
赵渊率大军一进渭州,
仁忠便率大军长驱直入,
随军押运的粮草却是不多。
到的环州城下时,
仁忠军中的粮草便只剩两日的了,
环州到横山边境不到二百里路,
不过沿途多有堡寨拦截。
薛嗣昌却是已经带着心腹在仁忠大军之前,
从庆州赶到了环州。
当环州竖起大梁旗帜时,
仁忠也知道薛嗣昌是改投大梁了。
看着城下黑压压的西夏大军,
城头上的将士无不面色如土。
城外是二十万大军,
环州城中却只有一万兵马。
环州团练使狄坤担忧道,
“如果仁忠执意攻打环州,”
“恐怕我们很难守住。”
薛嗣昌笑道:“我已算过仁忠大军的粮草,”
“他军中剩余粮草最多不过三日。”
“你觉得他敢攻城吗?”
狄坤想了想,笑道,
“原来如此,仁忠必然无法三日打下环州。”
“只是不知他扎营城下要干什么?”
薛嗣昌指着往城下跑来的一骑番人,
“应该是想招降我等吧。”
狄坤笑道:“正如大人所分析,”
“西夏大势已去,大梁迟早一统天下。”
“以大梁大王的勇武和霹雳炮的威力,”
“西夏迟早灭亡,我等跟着西夏岂不是自取灭亡。”
说话间,城下的番人已经跑到城下,喊道,
“请环庆王答话。”
环庆王是西夏给薛嗣昌的封号。
薛嗣昌喊道:“如今我已是大梁之人,”
“莫要再说什么环庆王。”
“你等若是要归顺大梁,”
“我可为你们申奏朝廷,”
“不然便请回吧。”
城下的番人看薛嗣昌在城上,
打马走到城下,
仰视着薛嗣昌道,
“薛公想必也知道大梁大王对叛国之人的痛恨,”
“你便是挡住我大军,”
“大梁大王也一定不会放过你,”
“这世间也只有我西夏可以庇佑你。”
薛嗣昌笑道:“功过是非,大王自有明断。”
“若不是我把你们放进来,”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