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顿时一个个变了脸色。
朝中武将都是大王心腹,
没人会对大王不敬。
文官则都被大王的狠厉手段震慑,
虽然后来颁布了不因言获罪的条例,
但是文臣也都不敢议论大王之事,
更不用说侵夺大王利益了。
满朝中敢对大王出言不逊的也就只有张叔夜,
闻焕章资历也够老,
但是却不曾和赵渊对抗。
当初大王打下东京,
张叔夜便跟着赵渊来到东京,
虽然常被赵渊召见问政,
但是一直不曾出仕。
直到大梁举国抗辽,
赵渊又请张叔夜出仕,
张叔夜这才出任了参知政事,
权位仅在闻焕章和赵明诚之下。
蒋敬却是不会上钩,摇头道,
“票号是大王所创,”
“所用的人和规章也都是大王的人,”
“户部接管恐怕要出乱子。”
“而且大王已经说了,”
“以后皇家所用都由皇家票号出,”
“已经是为国库减少了一大笔支出。”
赵渊点头道:“皇家票号以后还要发行纸币,”
“不能交由户部。”
张叔夜闻言,奇道:“发行纸币应该由朝廷发行吧?”
“如何反成了不交给户部的道理了?”.
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苦恼得西夏
赵渊解释道,
“朝廷发行纸币,一旦国库不足,”
“朝廷便可能滥发,”
“从而让纸币信用崩溃。”
“所以我主张由皇家票号发行,”
“户部监督,保证每一张纸币都可兑换。”.
.....
庆州经略使衙门
虽然已近六月,
但是书房却是有些莫名的冷意。
一个俏丽的侍女垂着头上了一杯茶,
便悄然退出去,
关上房门,
生怕冰山一样的薛嗣昌突然发怒。
薛嗣昌原本是环庆路经略使,
也是官宦子弟,
其父也多曾在西北为官,
和神算子蒋敬一般的人物,
颇有些算无遗策,
功绩也多在理财上。
薛嗣昌也继承了其父的计算能力,
不过不同其父的老实,
他把计算更多的用到了官场,
因此升官速度十分快。
崇宁中,历熙河转运判官,
梓州、陕西转运副使,
直龙图阁、集贤殿修撰,
入为左司郎中,
擢徽猷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
知渭州,改庆州。
精于计算的薛嗣昌在宋朝灭亡,
西夏入侵后,
便盘算良久,
最后觉得西夏一定可以攻取陕西六路。
种师道聚兵反抗,
不过是螳臂当车,
迟早灰飞烟灭,
他不想跟着种师道灭亡,
也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利,
于是薛嗣昌想出了更好的办法,
凭借手中的权利和西夏谈判。
仁忠在横山对面集结兵马的事情自然也瞒不过环庆路的细作,
两国交战数十年,
不光是西夏和种家将的细作遍布西北,
西军各路兵马谁能没有一些自己的细作。
薛嗣昌权衡利弊之后,
便派人和仁忠取得了联络,
商议投靠西夏之事。
仁忠也正愁无法跨越横山进兵,
横山地势险要,
如果要强攻的话,
他这一路兵马损失会很大。
仁忠同样精于计算,
并不是什么用兵大将,
只是因为父辈拥护李乾顺有功,
而他又通晓番汉文化,
才被封王。
薛嗣昌的选择正合了他心意,
于是两个精于计算的人便开始了讨价还价。
薛嗣昌原本想让西夏封他做王爷,
然后再把环庆路给他做封地。
仁忠自然不会答应这个条件,
否则环庆路岂不是在西夏的统治之外了。
两人纠缠不下的时候,
李乾顺和察哥的兵马顺利推进的消息,
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薛嗣昌答应了西夏封他做王爷,
但是没有封地。
新晋的西夏王爷还没高兴几天,
哪想到原本以为不堪一击的大梁兵马到来后,
居然把察哥、李乾顺全部灭了。
仁忠二十万兵马直接便开始撤退,
薛嗣昌自然也不敢留在环庆路。
但是当初西夏势大,
跟随他归顺西夏的人很多,
如今愿意跟着他逃往西夏的人却不多。
薛嗣昌沉思良久,
终于下定决心。
赵渊大军在德顺军休整了几日,
大梁斩杀李乾顺、察哥,
西夏四十万兵马灰飞烟灭的消息便传遍西北。
李乾顺亲政后,
便把兵事尽托给察哥,
甚至三路大军的中军主帅都是察哥,
而不是李乾顺。
察哥被炸得粉身碎骨的消息传开后,
西夏兵马便有些惶惶不可终日了,
只是他们还在等李乾顺的旨意。
国主在前线,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