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550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种师中却笑道:“西夏的情况,我也了解。”

  “放你回去,西夏还是铁板一块。”

  “你的儿子现在还小,”

  “如果杀了你的话,”

  “西夏定然会有内乱。哈哈哈”

  李乾顺闻言,

  也不由心中一沉,

  不过仍旧强作镇定道,

  “我的大王是辽国公主所生,”

  “即使你们杀了我,”

  “西夏也没人敢和我的大王争权。”

  “到时,他必然倾全国之兵来复仇。”.

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势

  其实他也知道一国之主被擒,

  赎回去的可能很小,

  但是他也不愿完全放弃希望。

  他的大王此时不过十四岁,

  虽然自小聪慧,.

  但是性子却有些柔弱,

  平日爱好舞文弄墨,

  颇有些诗人的多愁善感。

  若是让他做守成之君,

  有辽国照应,

  或许也勉强能做到。

  但是让他临危受命,

  恐怕连国中之人都震慑不住,

  更别提保护国土了。

  而且察哥和嵬名安惠战死,

  皇族势力大降,

  仁多家族恐怕又会出来作乱。

  西夏建国后出现了三大家族嵬名、仁多、梁氏,

  梁氏先后出了两个把持朝政的太后,

  皇族嵬名家族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李乾顺亲政后,

  自然要为当了一辈子傀儡的父亲和被控制了十几年的自己报仇,

  好在他亲政前,

  小梁太后和其兄长梁乙逋夺权,

  梁乙逋阴谋篡权,

  小梁太后把梁乙逋和梁氏家族不听话的人杀了一半。

  因此李乾顺继位后,

  很轻松的就把梁氏家族剿杀一空。

  三大家族,梁氏没了,

  就剩下皇族嵬名家族和仁多家族了。

  大小梁太后把持朝政时,

  仁多家族为了自保,

  也为了权利,

  和梁氏家族也多有往来,

  李乾顺自然不会灭了梁氏家族,

  却放过仁多家族。

  只是仁多保忠在西夏领兵多年,

  势力盘根错节,

  李乾顺又刚刚清理了梁氏家族许多人,

  他也怕大清洗,

  引发西夏动荡,

  因此只能隐忍。

  直到察哥逐渐掌握了军中大权,

  李乾顺才抓住仁多保忠谋划投宋的证据,

  罢了仁多保忠之职。

  虽然李乾顺有仁多保忠准备叛国投宋的证据,

  但是碍于仁多保忠在军中的势力,

  李乾顺也只能罢免了仁多保忠的军职。

  仁多保忠不但是西夏骁将,

  也很工于心计。

  小梁太后势大时,

  交好梁氏,

  梁乙逋准备篡权,

  仁多保忠又帮着梁太后除去了梁太后兄长梁乙逋。

  之后便成为梁太后心腹,

  掌握了更多兵权。

  只是他没想到辽国会突然赐死梁太后,

  李乾顺亲政后,

  他作为梁太后的心腹,

  日子自然也就不好过了。

  他也知道李乾顺不会放过他,

  正巧此时宋朝大将王厚和权相蔡京招降他,

  仁多保忠便也动了心思。

  只是没想到蔡京做事不密,

  给仁多保忠的书信被西夏情报机构一品堂劫去了。

  李乾顺拿住仁多保忠证据,

  便也就势撤了仁多保忠的职务,

  让察哥接管了仁多保忠军中的权利。

  这些年察哥虽然已经把仁多家族势力清除出了军中,

  但是仁多保忠却还在世,

  察哥战死,国主再被擒,

  难保仁多保忠不出来作乱,

  若是仁多保忠裹挟一些人投大梁,

  则西夏危矣。

  .....

  赵渊一路斩获也甚众,

  西夏兵马来偷袭时,

  营中突然以抛石机向西夏兵抛出大号火雷,

  瞬间便让西夏兵马大乱。

  鲁智深和武松伏兵一出,

  便有大半西夏人跪地求降了。

  顽抗的很快便被杀戮一空,

  石宝还带人杀出营追杀了十数里。

  天明时分,

  赵渊收到花荣回报,

  得知是李俊捡了漏,

  也是大笑。

  当下便下令诸军往德顺军而来。

  赵渊和种师道、许贯忠并缰而行,

  三人都有些思绪万千。

  种师道一生都在与西夏作战,

  虽然胜多败少,

  但是取得的战果无非就是拔西夏一个城池,

  或者在两国要地筑一个城池。

  从没擒杀西夏大将的例子,

  更不用说抓获西夏国主了。

  许贯忠游历天下,

  深知天下形势,

  虽有百般抱负,

  但昏君当道,

  奸臣弄权,

  闭塞贤路,

  只能隐居乡野。

  原以为中原又会在赵佶手中生灵涂炭,

  没想到大梁横空出世,

  扫清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