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没有几合就把那人砍翻在地,
然后便是虎入羊群了,
其他西军也趁机猛攻.
察哥走到阵前时,
城头上的几十人已经被杀光了。
亲兵刚刚问到第一个上城的勇士姓名,
但是勇士已经没了,
不由一脸为难的看着察哥。
“收兵吧,明日全军休整,”
“准备迎战梁山兵马。”
察哥扔下一句话,转身就走。
至于刚才的赏赐,
显然会打个折扣,
前几日登上城头的也不少,
不能厚此薄彼。
看着城下的西夏兵马潮水一般退去,
韩世忠也有些疲乏的靠在城墙上。
如果是前几日,
他一定会用强弓再送他们一程。
十几日的死守,
让守城的将士耗尽了体力。
敌人一退,
就抓紧时间养精蓄锐,
准备迎接下一场厮杀。
西夏兵马围城后,
前几日只是试探性的进攻,
之后便四面齐攻。
西夏人伤亡过半,
城中的三万西军也剩下不足一万了。
统兵大将刘仲武的九个儿子折了五个。
韩世忠今年已经三十三了,
十七岁从军,
至今已是十六个年头,
但还是一个不入流的军将。
刚刚从军时,
他便斩将夺关,
但是功绩簿上打了折扣,
以后的功劳也总是时有时无。
前些日子,他生擒了方腊,
又被辛兴宗夺去,
还险些被军规处置。
当韩世忠听说梁山兵马突袭了东京,
灭了宋朝以后,
韩世忠第一个念头就是高兴,
不是高兴宋朝灭亡,
而是高兴辛兴宗抢到的功劳没用了。
大军日夜不停的赶回来,
韩世忠听说老种经略相公已经归顺了大梁,
呼吁西军诸将都归顺大梁,
共抗西夏时。
韩世忠便生出了一个念头,
到老种经略相公麾下去。
刘延庆不敢为部下的功绩出头,
而且为人首鼠两端。
他是在老种经略相公麾下升迁的,
相公被罢,
他以鄜延路总管的身份行使相公的权利,
却和阉人童贯走的近。
在这样的人麾下征战,
拼了命立功最后却不知道便宜谁。
所以韩世忠准备落跑来投靠老种经略相公时,
宋朝已经灭亡,
他便是真的跑了也不算逃军。
正准备带着几个心腹将士落跑时,
却听得刘延庆同意了归顺大梁,
这是麾下将士们的呼声。
一者因为老种经略相公在鄜延路威望甚高,
二者大伙的家眷都在西北,
如今能支援西军的又只有大梁,
这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既然老种经略相公说了可以打败西夏,
那他们就不会考虑投降西夏。
韩世忠也不逃了,
向刘延庆提出要带兵增援老种经略相公。
刘延庆也知道乱世来了,
他自认没有逐鹿天下的能力,
只想选一个最可能一统天下的人投靠。
天下势力最大的就是赵渊、王庆、田虎、童贯,王庆和田虎虽然声势也不小,
但是在西军看来,
两人也就是一方草寇,
不须多,两万西军就能剿灭他们。
他们回来的路上,
收到童贯的信,
江南建了一个南宋。
刘延庆也不看好童贯,
没有了西军支持,
他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何况还有方腊残余势力掣肘。
只有赵渊看起来最有天下之主的气象,
这两年替天行道收拢了不少人心,
又打败了二十万宋朝大军的征缴,
麾下应该也有一支精兵。
打下东京后,
又得了东京的财富,
最重要的是得了老种经略相公的支持。
在刘延庆看来,
谁得了西军支持,
谁就最有希望一统天下,
河北边军、江南兵早已腐朽没了战斗力。
即使被西夏打败,
西军残部必然也会撤到中原去,
人人死战那是不可能的。
到时决定天下归属的恐怕还是西军,
而在西军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老种经略相公。
他也担心这两年和童贯走得近让老种经略相公不满,
想弥补一下,
不过老种经略相公让他回防鄜延路,
他也不敢耽搁兵事。
看到韩世忠自愿去前线,
当即给了韩世忠一千人马,
让他去听老种经略相公调令.
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争执
于是韩世忠便被老种经略相公派来镇戎军了。
看到下面西夏人来捡尸体,
韩世忠也拎起一个尸体扔了下去。
其余将士也把城头上的尸体扔下去,
任由西夏人捡走。
即使有兄弟死于西夏人之手的将士也没有放一只箭,
这是西北战场的传统.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