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513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只想着防备田虎、王庆了。

  “许将军说的也是,”

  “那便请哥哥与我们一同西进,”

  “然后驻防京兆府。”

  大军并没在西京休整,

  次日五万大军便一路西进,

  于路又走了七日,

  便到的京兆府。

  京兆府也就是西安,

  素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

  粮草便是沿着渭水运到京兆府后,

  再通过泾水运到渭州。

  京兆府是永兴军治所,

  最高长官知府也是知永兴军事,

  京兆府知府任谅算徽宗朝少有的能臣。

  任谅九岁丧父,

  他的舅舅打算让他的母亲改嫁,

  任谅扯着他母亲衣襟哭道,

  “哪里有为人之子不能养食自己的亲人呢?”

  母亲被他感动,

  也便罢了改嫁的念头。

  任谅自此更加勤奋好学,

  年仅十四,就在乡里称冠。

  后来考进士时,

  也是名列前茅,

  被封做河南尹曹。

  后来用兵书谒求枢密曾布,

  曾布派人邀他到宫殿,

  两人交谈了一阵,

  任谅觉得政见不合,

  便径自离去。

  曾布任宰相时,

  还打算用任谅。

  任谅却寄给他书信,

  用李德裕之事来规劝曾布不要在朝中结党,

  曾布看任谅这般不识抬举,

  自然怀恨在心.

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好官

  后来有人推荐任谅为编修官,

  曾布便压着他们的奏章不发,

  任命任谅为怀州教授,

  后来还是徽宗看到任谅作的《新学碑》,

  才提升他为提举夔路学事,

  历官京西、河北、京东,改任转运判官.

  著有《河北根本籍》,

  凡是户口的增减,

  官吏的增损,

  以及一年收入支出及结余之数,

  开书可见,献给朝廷。

  朝中重臣张商英见了此书,

  便赞任谅是天下部使者中最优秀的。

  说来任谅与梁山水泊还有些渊源,

  早年他曾经做过提点京东刑狱。

  那时梁山水泊边的渔夫便仗着水泊地势复杂,

  经常在水泊里劫掠,

  官府难以抓捕。

  任谅仔细访查后,

  发现不少贼人便是水泊边的渔民,

  于是把渔夫五家一编列,

  刻在他们的船上,

  不然就不准进入水泊。

  又把水泊划分清楚,

  各个县责任明确,

  盗情发生,

  任谅便督促该地官吏及名捕,

  因为责任明确,

  加上渔夫船只上都有编列,

  因此着实抓了不少为盗的渔夫。

  之后任谅便因功升到陕西做转运使,

  任上曾经破坏番人入侵之事。

  后又做江淮发运使。

  蔡京改变东南转船漕运法为直达纲,

  应募者大多是游手无赖,

  盗用干没,

  漫散不可核稽,

  百官不敢议论。

  任谅入宫见皇上,

  却是全无畏惧,

  说起此事,蔡京大怒。

  正好汴、泗发生大水,

  泗城大部分地方都被淹没。

  任谅亲自率领士卒筑堤,

  把百姓迁徙到高处,

  给予粮食救济。

  水退,百姓得以保全,

  蔡京诬陷说淹死了上千人,

  因此任谅被削职归家。

  直到蔡京被罢相才又被起用。

  任谅却是在赵佶圣旨和老种经略相公的劝说下,

  归顺了大梁。

  .....

  任谅没有出城十里迎接,

  也没有大肆召集城中文武,

  只是带了几个城中长官在城门口里许迎接。

  一路行来,

  即使大军不靠近城池,

  沿途州县官员都会巴巴赶去,

  送上当地特产,

  美其名曰犒赏三军。

  但是他们也不敢真的劳民伤财,

  让三军将士都有份,

  甚至千夫长都不够分。

  各州府新降,

  赵渊也不好太过苛刻,

  送的特产就和众将品尝了。

  没人敢送财物,

  大梁贪一文就斩的规矩早已传遍天下。

  宋朝官员的俸禄很高,

  是历朝历代最高,

  即使不贪的官员也多少有些积蓄,

  但是没人敢拿出来犒赏三军,

  他们怕没讨得梁王欢心,

  反而惹来一身腥。

  自从大梁公开立下“不因言获罪”的石碑后,

  御史们就毫无顾忌了,

  每天弹劾官员的奏折不断。

  富户犒赏三军没有问题,

  但是官员犒赏三军的话,

  多半会被弹劾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