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468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萧奉先恐将来晋王继承帝位,

  便诬陷宗室大将耶律余睹和驸马萧昱等人谋立晋王,

  耶律延禧也知道他护步达冈数十万兵马被金国两万人打败后,

  威信丧尽,自己便疑心疑鬼,

  听得有人要谋反,

  当即把萧昱等一干人等赐死,

  便连晋王生母文妃都被赐死。

  只有耶律余睹身在军中,

  听得消息,

  率兵投了金国。

  此事株连的大半都是宗室,

  因此宗室诸将现在都是小心翼翼。

  虽然耶律大石在军中也素有威望,

  但是官职却是没有御弟大王耶律得重高,

  他也无法决定大军行止。

  今日收到雄州求援后,

  耶律大石便又请求耶律得重出兵,

  但是又一次被耶律得重拒绝了。

  耶律大石只好给雄州知州写了一封信,

  要他发动百姓守城,

  等待梁国兵马攻城时,

  大辽兵马会渡河突袭,

  一举击溃梁国兵马。

  耶律大石本来是想骗雄州知州坚守,

  一旦大梁兵马围住城池,

  到时便是大辽不出兵,

  他也只能坚守到底。

  没想到却被雄州知州识破,

  弃城逃走了,

  倒让大梁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复了雄州。

  其实倒不是雄州知州有多聪明,

  而是他不敢让百姓上城,

  边境的百姓一个个对辽国恨之入骨,

  如果发给他们兵器,

  恐怕大梁兵马一到,

  这些百姓就会成为内应了。

  而且他对辽国兵马何时来援也没信心,

  辽国兵马集结多时,

  却一直不曾渡河,

  让他不得不怀疑辽国究竟敢不敢两面开战。

  光凭两千人守偌大一个城池,

  攻城的还是无往不胜的大梁兵马,

  估计守一个时辰都够呛,

  所以雄州知州便带着几个心腹逃了。

  违抗了耶律大石的命令,

  他也不敢往辽国逃,

  而南面则都是大梁的地盘。

  只能往西逃到河东,

  田虎的地盘,

  再谋出路了。

  另一个让他没想到的情况便是梁国对索要岁币的反应,

  他原本觉得梁国会答应下来,

  然后他可以再派出使者索要更多的岁币,

  同时麻痹梁国,

  辽国好大举南下。

  没想到大梁居然直接刊发邸报,

  招募敢战士,

  要抵抗辽国入侵。

  这样看来大辽南下不会太顺利,

  当然也仅仅是不太顺利,

  他还不觉得大梁兵马可以阻止大辽兵锋。

  一骑远拦子飞马而来,

  到的白沟河边,

  马上的士卒一勒马缰,

  狂奔的战马瞬间便完成由动到静的转换。

  这就是辽国最精锐的远拦子,

  也是辽国南下的依仗。

  耶律大石虽然无法派大军过河,

  但却可以派一些远拦子越境打探消息。

  “报,大梁兵马已经入城。”

  耶律大石点头道,

  “可看到大梁大王的旗帜了?”

  “中军有一面四爪金龙的旗帜。”

  河北各州府大肆印发邸报,

  辽国奸细自然能弄到。

  耶律大石便是在邸报上看到大梁大王亲自北上抗辽的消息,

  但是赵渊来的这么快还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既然你来了,

  那便让我大辽终结你战无不胜的战绩吧。

  只要击败大梁宣传的战无不胜的大王,

  那大梁煽动起来的汉人斗志便也土崩瓦解大半了吧。

  耶律大石深深看了一眼雄州方向,便也拨马往辽国大营而去.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水长城

  再说大梁兵马进入雄州城后,

  赵渊便让人出榜安民,

  同时搜捕这些日子害民的官吏,

  不过那些官吏见势不妙,

  大多已经逃了,

  只有少数心存侥幸藏在家中的被百姓们告发抓了起来。

  次日大早,

  赵渊便令人把这些投靠辽国,

  又欺压百姓的官吏在菜市口公开处决.

  城中百姓虽然明知大战将起,

  雄州将要受战火洗礼,

  但是多数还是选择留下来,

  和家园共存亡,

  因为他们知道背井离乡并不会好多少,

  而且边境之民本就彪悍。

  少数要往他乡躲避战火的,

  也是大早便赶到城门口,

  准备出城,

  以免被辽兵堵在雄州。

  雄州南门缓缓打开。

  守城的百夫长对着等在城门口的百姓喊道,

  “每人一贯钱,排队来领,不要挤。”

  “你第一个,你们几个排到他后面。”

  第一个汉子看守城的士卒打开一个麻袋,

  露出一串串铜钱来,

  不由一愣。

  然后便面色大变,

  跪在地上哀求道,

  “将军饶命,小人是家中独子,”

  “不能上战场啊。”

  百夫长一愣,

  “谁要你上战场了,”

  “这是大王给你们的盘缠,”

  “让你们去走亲靠友。”

  汉子怀疑的看着百夫长,

  “不是要拉壮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