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341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赵渊正要说出自己的计划,

  却见林冲走了进来,

  身后两个亲兵还押着一个一瘸一拐的人。

  众人见状,

  不由都看向林冲身后的人,

  不过高坎脸颊被林冲连抽两矛却是肿胀的厉害,

  根本无法认出是何人。

  赵渊疑惑道:“高坎?”

  林冲点头道:“正是,昨夜折腾了一宿,”

  “总算抓住了这狗贼。”

  昨夜赵渊也等了林冲一阵,

  不过后来等的乏了便先睡了。

  他对林冲捉到高坎却是没抱太大希望,

  高坎身为殿帅府太尉,

  身边必然不乏厉害武将护卫,

  林冲一人想捉高坎难免吃力,

  但是他的首要目标却是那六万多溃兵,

  也无法再派其他将领去帮他,

  没想到林冲居然把高坎捉了来。

  鲁智深闻言,

  马上跳出来道,

  “这狗贼三番五次谋害林教头,”

  “还想捉洒家,亏得菜园子那伙泼皮通知了洒家,”

  “不然说不定便遭了这狗贼毒手了。”

  “让俺一禅杖打杀了事。”

  杨志也是怒瞪着高坎,

  当初他因天灾失了花石纲,

  把所有积蓄都上下打点,

  想免去罪责。

  哪想到高坎这厮却是收了金银,

  却又免了他差事,

  害的他身无分文,

  才去卖祖传宝刀,

  最后又杀了牛二被刺配。

  若是高坎这厮不收他金子,

  或者收了金子让他继续做制使,

  都不会有后面那许多事。

  可以说他的命运全是被高坎改变的。

  赵渊看了看面目全非的高坎,也笑道,

  “既然是高坎,杀了便是,”

  “捉来干什么?”

  林冲摇头道,

  “林冲虽然恨不得扒其皮食其肉,”

  “但是这厮却是宋朝重臣,”

  “若是杀了他,恐怕引来宋朝大军报复,”

  “因此拿来由太子定夺。”

  高坎闻言,也是赶忙道,

  “林教头说的是,本官是朝廷大员,”

  “若是你们敢杀了我,”

  “朝廷必然派大军来剿灭你们。”

  “若是你们肯放我回京,我必在天子前保奏诸位好汉,”

  “请天子下旨招安,重用你们。”

  “高坎若是反悔,只教天地不容,死于刀剑之下。”

  李逵闻言,不由叫道,

  “俺家哥哥现在便是梁王,”

  “招了你那鸟安,还能比王爷大吗?”

  武松、刘唐等人也都叫唤起来。

  赵渊挥手止住众人,

  “且不论招安与否,我等当初聚义梁山,”

  “便立誓要替天行道!”

  “这高坎贪赃枉法,残害忠良,”

  “正是我等替天行道的对象,”

  “只这一点上我们也不能放过他。”.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杀!

  鲁智深点头道,

  “兄弟说的是!”

  “高坎这般奸贼,若是放他回去,”

  “我们梁山好汉岂不成了欺软怕硬之人。”

  武松拔出戒刀,

  “这等恶人,杀了便是。”

  林冲点头道,

  “我也觉得不能放这高坎,”.

  “只是杀他的时间是不是压一压,”

  “此时和宋朝彻底决裂有些早吧?”

  若是一年多前,

  满怀怨恨的林冲抓到高坎,

  必然是第一时间便手刃仇人了。

  但是之后赵渊救出他娘子,

  让他夫妻团聚,

  心中的恨意便消了一些。

  加上高俅已死,

  林冲心中的仇恨便又减少了许多,

  因此这次抓到高坎才能忍住没有当场痛下杀手。

  一旦杀了高坎这朝中大员,

  宋朝便再无可能招安大梁。

  呼延灼、关胜等人虽然对赵渊也都已信服,

  但是心中对招安难免还有些心思,

  若是赵渊带着他们一同招安,

  便是两全其美了,

  当然如果赵渊执意要推翻宋朝的话,

  他们也会跟随赵渊,

  因此一时间都看向赵渊。

  赵渊笑道:“宋朝外强中干,除去西军可以说都是不堪一击。”

  “何况我们大梁成军以来,便没碰到像样的对手,”

  “若是宋朝能派一支强军来倒正合了我心意。”

  “我们未来的敌人会是西夏、辽人甚至金人,”

  “羸弱的宋朝还不在我眼里。”

  “至于高坎,传令济州,”

  “一日后,当着百姓的面,公开审理处决高坎。”

  高坎听到要处决他,

  顿时吓得晕了过去。

  武松等人则是纷纷叫好。

  呼延灼、关胜等人也彻底断了心中一丝妄想,

  坚定了改朝换代的念头,

  整个大堂都凭空涌现出一股杀意。

  赵渊示意人把高坎带下去,然后道,

  “这两日大家把俘虏去除老弱,”

  “整合一下,我要尽快扩充我大梁兵力。”

  林冲闻言,皱眉道,

  “先前正军都要经过预备营艹练,”

  “然后选拔出正军。”

  “这次直接整合了,恐怕无法保证战力。”

  李逵也叫道,

  “那些废物就知道逃跑,”

  “别让他们坏了咱梁山好汉名声。”

  赵渊笑道:“曰后我大梁城池会越来越多,”

  “除去大量驻守兵马,恐怕还可能会多线作战。”

  “先前精心挑选正军的方法太慢了,”

  “我会让他们尽快成为一支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