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益达
朱棣点了点头。
虽然两个儿子让他时常头疼的不行。
但是对这个大孙子。
他是真的喜爱。
“不出意外的话,朕这个皇位应该是要传给老大的。”
“老大治国的能力不差,朕对他很放心。”
“就是不知道咱大孙会做的如何...”
他虽然时常有易储的念头。
但大多数时间。
还是更倾向于朱高炽。
原因有三。
一:朱高炽是嫡长子。
二:他把能打的仗都打了,他的后世之君需要的是一个文治的皇帝,朱高炽无疑更合适。
三:自然就是因为朱瞻基这个他最喜爱的大孙子...
只有把皇位传给朱高炽。
朱瞻基将来才能继承他的大位。
天幕之上。
视频来到朱棣之后。
大明的第四位皇帝。
...
【明朝十六帝之第四位: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年号洪熙,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其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
【洪武十一年(1378年),生于中都凤阳府。】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高炽被册封为燕王世子。】
【由明太祖朱元璋接到都城应天府亲自教导,得到太祖赏识。】
【永乐二年(1404年),被立为皇太子。】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
【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
【但其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文政上,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
【军事上,他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时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的延续打下基础。】
【后世评价朱高炽为‘仁君’。】
——“仁君没毛病,仁宗这个谥号可不是随便取的,历史上总共就那么几个,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
——“虽然朱高炽才当了几个月的皇帝,但永乐时期基本上就等于是常务副皇帝,朱棣:儿子我出去浪了,你看着办![狗头]”
——“本来朱高炽早就该死了,但是一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硬是多活了十个月!”
——“讲的好,封你为白毛阁大学士[狗头]”
——“朱胖胖:什么明成祖,明太宗,都是朕的征北大将军!”
...
大明位面。
洪武时代。
老朱有些懵逼。
高炽?
就那个从小就胖乎乎的臭小子?
他也当皇帝了?
哦。
对了。
他是老四的大儿子。
还是嫡出。
于情于理。
确实也该是他继位。
“谥号仁宗,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高炽从小就是个老实敦厚的孩子,倒也像是他的作风。”
“就是可惜,哎,太短命了一些。”
朱元璋感叹了一声。
颇为惋惜。
毕竟朱高炽小的时候。
可是他带在身边亲自抚养的!
“父皇,老四那孩子患有不足之症,打小就身子骨弱。”
“儿臣恳请父皇,从宫中派几个太医去燕王府,让他们好生照看着世子,仔细调养。”
朱标上请道。
对于这等请求。
就算朱标不说,老朱也是会做的。
“嗯,你考虑的周到。”
“暂且记下,等回头着人去办。”
“是。”
...
大明位面。
永乐时期。
看到天幕上的内容。
朱棣松了一口气。
“朕果然还是选了老大。”
“不错,有仁君风范,倒也没辜负了朕。”
“只是...”
看到那极短的在位时间。
朱棣不由的皱了皱眉。
自己这老大就是身子骨太弱了。
以至于自己才时常犹豫要不要易储。
没想到。
竟然还真如自己所预料的那样。
不是个长寿之人。
“时也,命也。”
“人寿自有天定,看来这都是命中注定。”
朱棣感叹了一声。
看似是认命。
其实心中也是压抑的紧。
再怎么说。
这也是他的大儿子。
眼见亲子命寿不长。
岂能不让人心碎?
相较于朱棣的自控能力。
另一边。
朱瞻基却是没那么好的修养了。
他看了看天幕。
又看了看自己老爹。
不禁心头一颤。
张开嘴。
颤抖着喊了一声。
“爹。”
声中已经是有了哭腔。
朱高炽摇了摇头。
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
“痴儿痴儿。”
“天幕都是胡说的,怎么你还当真起来了?”
朱高炽苦笑着。
却也不忘安慰儿子。
天幕是胡说的吗?
他当然知道这基本没可能。
但是。
除了这个理由。
他还能怎么宽解自己儿子呢?
朱瞻基咬了咬牙。
没说话。
此时。
他也确实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朱高炽叹了口气。
抬头继续看向天幕。
自己死了。
接下来该轮到了瞻基吧?
这孩子继位之后。
上一篇: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下一篇:大明:无上国师,开局给朱棣算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