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 第226章

作者:苍穹之鱼

  只见刘群闭着眼,仿佛睡着了一般。

  李跃仔细查看了他的气色,还算红润,低声道:“令君之病不在身,而在心,孤恰有一剂方药,可愈此病。”

  话音方落,就见刘群眼角动了动。

  也不管府中的人同不同意,李跃在纸上写了一个字,放在案几上,用镇纸压上,然后拱手拜别。

第三百五十六章 妥协

  李跃的药方非常管用,仅仅一天,刘群便好转过来,开始处理政务。

  而有他坐镇,河北各种蠢蠢欲动的势力都销声匿迹了。

  “殿下的药方竟如此神妙?”张生野忍了几天,终究还是忍不住。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他跟杨略之间的差距。

  杨略绝不会有此一问,只会埋头做事。

  人的性格决定命运,决定他能走到什么高度,不过李跃也没有责备,这种小事没必要上纲上线,心知肚明即可,他身为斥候统领,职业特点便是好奇心重。

  “民。”

  “殿下一个字便治好了刘令君的心病?”张生野大奇。

  “刘令君称病不出乃是为了避嫌,非常人可比,心中有正气,一向为社稷为百姓,打击豪强,利国利民,他自然会想通的。”

  “殿下英明!”

  刘群出山,这场革新的阻力也就被克服了。

  崔氏、郑氏、卢氏唯其马首是瞻。

  李跃冷落了崔宏,却收获意外之喜,崔氏主动上交户籍和田契,足有七千余户,十万亩田地,横跨清河平原二郡。

  崔氏无疑开了一个好头,郑氏紧随其后,释放三千余户,四万亩田地。

  卢氏祖居范阳,目前在燕国,李跃管不着,不过卢氏也拿出极大的诚意,将河间郡的一万亩田地献出。

  他们的家底肯定不止这么些。

  不过李跃也没想赶尽杀绝,打压士族豪强是个漫长的过程,他们退了一步,是个非常好的开端。

  士族豪强并非洪水猛兽,你进一步,他们就会退一步,逐渐妥协。

  每隔两日,李跃就会去信兖州,叮嘱王猛不用事必躬亲,掌其大略即可。

  脏活累活肯定不能让他一个人做,人才也要省着点用。

  诸葛武侯不就是活活累死的么?什么事都要王猛一人去办,对他也不是什么好事,树大招风,还是要低调一些。

  王猛回信道谢,也顺带提了一下后面几步的规划。

  基本与李跃不谋而合。

  有王猛在兖州的示范作用,崔瑾、常炜也在青州、豫州掀起了波澜。

  崔瑾、常炜萧规曹随,从刑狱入手,顺藤摸瓜,清理出来很多陈年旧账,打压豪强的同时,也裁撤了很多不法官吏。

  豪强们当然不愿就范,要么联合起来,要么缩入坞堡之中,试图顽抗。

  “蠢!梁王殿下是要给咱们分田地分屋宅,是来解救咱的,你还要跟梁王作对?”赵氏堡上,一名五大三粗的中年汉子对着周围的堡丁道。

  堡丁们面面相觑。

  “再说凭咱们打得过梁王殿下的大军么?”中年汉子继续蛊惑。

  “对呀,对呀,听说兖州来了一个王使君,一番折腾,人人能吃饱,人人有屋住,人人分了田,人人能娶女人!”另一个尖嘴猴腮的堡丁道。

  别的也就算了,能吃饱诱惑极大。

  这年头动辄天灾人祸,能吃上饭就不错了。

  而有头脑之人一听见人人分田,顿时眼冒绿光,有了田就有了一切……

  一个骨瘦如柴的堡丁跳了起来,原本忠厚的脸上狰狞起来,“那还打个鸟,开城,谁挡我分田,我杀谁全家!”

  穷了几辈子的人,稍微见到些光,自然要奋起玩命。

  他们不仅开城,还将坞主一同捉了,送给城外的黑云军。

  这种景象在各地一再上演。

  往往黑云军刚刚摆开架势,坞堡里面就开始自相残杀起来,过不多时,城门就打开了……

  杨略南下之后,按照王猛的吩咐,令校事们大力宣扬新政的好处,瓦解了豪强们的根基。

  堡垒都是从内攻破的,没人会拒绝田地的诱惑,所以豪强注定会失败。

  不过崔瑾、常炜下手没有王猛这么黑这么狠,只是将豪强们举族迁往邺城。

  豪强们知道不用死,反抗到底的决心也就淡了。

  很多一看苗头不对的豪强,主动拖家带口逃往官衙,寻求保护,最终被送往邺城。

  李跃也没为难迁到邺城的豪强,将空置的宅邸分赏给他们,又分给他们城外田地,而他们的私财,一概不碰……

  中原大地上,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压豪强不仅释放了人口和田地,也释放了百姓的热情。

  不过针对王猛的中伤和谣言接踵而至。

  任用私人,笼络军将,随意截留兖州赋税,蓄养死士,施恩于民,以至兖州百姓只知有王使君,而不知有梁王。

  谣言传的有模有样。

  关键也并非空穴来风。

  校事暗中查探的也差不多,只不过谣言换了个说法而已。

  王猛启用房默、房旷、郝略、崔逞、韩胤、田勰等人代行太守、县令之事,笼络高云、段罴也全都是真。

  蓄养门客,也是不争的事实,要做事,自然需要一些贴心之人,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王猛手段狠辣,身边的人也都是一些狠人,不然怎么压的住地头蛇一样的豪强?

  施恩于民自然不在话下,他出身庶族,知民间疾苦,对百姓肯定好一些。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潜伏在暗中的势力没有针对新政,而是将矛头对准了王猛。

  王猛大刀阔斧,手段狠辣,得罪不少人。

  而攻讦他的人,也不全包藏祸心,只是对王猛的人心提出质疑,担心王猛将来祸乱国政。

  如果换成一个多疑的君主,王猛这一关很难过去。

  李跃不得不佩服历史上的苻坚,敢用王猛,本身就需要极大的魄力。

  王猛是一柄神剑,但需要持剑人的手不抖心不颤。

  历史上商鞅变法成功,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坚如磐石的秦孝公。

  历史上绝不缺少商鞅,却极度缺乏秦孝公。

  不过这些中伤和谣言不敢公开露面,李跃也就没放在心上。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他日以王猛的功绩,自然堵住所有人的嘴。

  李跃原本想直接升王猛为相国,不过遭到了刘群的反对。

  “王景略已在风口浪尖,殿下此举,更使人嫉恨,一年之内,从县令连升至刺史,古今罕有,殿下爱惜人才,也许为其考量,再者,今日封其为相国,他日再立大功,殿下何以赏之?”

  姜还是老的辣。

  李跃欣然从之,“令君之言是也!”

第三百五十七章 谶言

  李跃忙着清肃国内,其他势力也没闲着。

  苻健击退桓温后,相继消灭孔特、乔秉、刘珍、夏侯显、胡阳赤等势力,击败王擢、张重华的联军,囊括雍秦二州。

  其后,苻健亲自下诏:“其自公卿以下岁举贤良、方正、孝亷、清才、多略、博学、秀才、异行各一人。或献书规谏,或面陈朕过,其悉以闻,勿拘贵贱。”

  特意强调勿拘贵贱,是继梁国之外第二个大力启用寒门庶族的势力。

  遂于平朔门设置来宾馆以招抚远人,又在杜门建起灵台,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轻徭薄赋不兴土木,垂心政事,优礼耆老,修尚儒学。

  重用鱼遵、雷弱儿、毛贵、王堕、梁楞、梁安、段纯、辛牢等才智之士。

  除此之外,苻健力行节俭,分遣使者问民疾苦,宽重敛之税,弛离宫之禁,罢无用之器,去侈靡之服,凡羯赵之苛政不便于民者,尽皆除之,人心由是大悦。

  苻氏不仅作战勇猛果决,连治国也是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久经战火的关中迎来勃勃生机。

  原本对苻健称帝颇有微词的关中士民,也逐渐归附。

  不过,桓温的北伐也重创了氐秦,丞相苻雄和太子苻苌离世,影响极大。

  苻健因苻雄之死呕血悲呼:“天不欲吾平四海邪!何夺吾元才之速也?”

  自此之后身体一直不太好,又宵衣旰食,励精图治,身体每况愈下。

  立太子之事也就提上了议程。

  强太后推荐爱子晋王苻柳为太子,但苻柳在一众苻氏子孙面前,显得太过平庸。

  苻菁、苻生、苻飞、苻法、苻硕都勇猛善战,为氐秦扫平关中。

  就连苻坚也表现突出,在蒲坂与邓羌大破姚氏,生擒姚兰。

  即便将苻柳立为太子,但很难镇得住一众如狼似虎的兄弟。

  苻健为此大感忧虑,“石氏之败,在诸王自相残杀,方有冉闵趁势而起,我家儿郎如此……英勇,只怕……”

  苻雄死后,秦国军权开始向苻菁倾斜。

  当初攻入关中时,苻菁也立下汗马功劳,而苻菁一向志向远大,苻柳肯定压不住他。

  “能力压平昌王者,唯有淮南王!”雷弱儿拱手。

  淮南王即是苻生,勇猛好战,大战桓温时,冲锋陷阵,斩将擎旗,杀伤晋军甚众,在秦军中威势极高。

  “近日长安有三羊五眼之谶,莫非应在淮南王?”强平道。

  苻柳、苻生都是强皇后所生,对强氏而言无伤大雅,只要不立苻菁即可。

  肉当然要烂在自家釜中。

  “三羊五眼?”苻健很自然便联想到苻生的独眼,“此非……天意耶?”

  苻健雷厉风行,当即立苻生为太子……

  时至九月,秋风萧瑟,天气略寒。

  不过中原各地迎来了一场丰收。

  周牵率十余万奴隶埋头苦干,兴修水利,开垦荒田,将许下屯田与淮北屯田连接起来,良田纵横数百里,从许昌绵延至寿春,一场丰收就收七百万石粮食,还是以稻米为主。

  黄河两岸则多种粟与麦,同时迎来丰收。

  这也算是近十年以来,难得的好年景。

  有这些粮食的支撑,梁国物资大为充实,不再有百姓逃亡江东,人心越发稳固起来。

  曾经消失的商贾又开始盛行起来。

  百姓闲暇之余,也会打打猎,采摘山货,到城池里贩卖。

  而许昌、邺城、广固、郓城、彭城等大城开始出现大商贾,生意范围扩充至代国、江东、燕国、并州等地,互通有无。

  在李跃的理解中商业能更快促进国力复苏。

  毕竟很多东西官府弄不到,这些商贾却神通广大,什么都能搞来。

  代国的牲畜,江东的劲弩,燕国的优良战马,市面都能见到。

  不过,王猛却对此大为反对,接连上表,“国家当以农为本,商贾逐重利,以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为能事,伤国家之根本,此风绝不可涨。”

  这还是李跃与王猛的第一次观念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