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苍穹之鱼
“眼下当务之急,是与石闵握手言和,石闵弑石遵,其心昭然若揭,眼下已经顾不得我黑云山,乞活军一南一北,互为倚助。”
“先生有所不知,邺城上个月便已经派人来将和!”
“此乃天助我黑云山也。”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太宁
太宁二年注定是风雨飘摇的一年。
缺什么就企求什么,羯赵连番大乱,于是就弄出太宁年号。
而新的一年刚刚到来,河北再次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
随着石祗势力在襄国的不断壮大,引起了邺城的不安,石鉴遂以石琨为大都督,太尉张举及侍中呼延盛率领七万步骑兵分三路讨伐石祗。
“石琨乃石祗亲兄,呼延盛匈奴人,二人此去,只怕立即反水。”连李跃都看出不妥。
常炜道:“都督难道没见还有一张举么,此人应该是其中关键,若在下所料不错,李农参与此事。”
政治充满各种妥协。
李农跟张举两人穿一条裤子,为了李农,张举连从兄弟张豺都背叛了。
石闵的处境只有他自己知道,外人只能推测或者事后分析。
不过从石闵一系列的手段来看,应该不会出昏招,能从一手无兵权的杂号将军走到现在,绝非胸大无脑就能办到的。
李跃道:“会不会是石闵故意调开邺城反对他的势力?”
据细作来报,这七万步骑基本都是匈奴人和羯人,他们走了,方便石闵办事。
常炜笑道:“若真是如此,只怕邺城将很快变天。”
李跃深以为然。
如今苻洪西归,姚弋仲被打残了,南北乞活军言和,兖州周边地缘环境逐渐好转。
昨日张遇、刘国还厚着脸皮派了使者来。
大义是远亲不如近邻,同是大赵的臣子,大家以后要守望相助,不能背后偷袭……
李跃直接被逗乐了。
兖州地缘环境变好,他二人却越来越恶劣。
司马勋攻破南阳后,南阳基本落入桓温手中,刘国、张遇二人屁股后面顶着荆襄的数十万大军……
而江东的殷浩明确表示要收复许、洛故都,刀子已经朝着他们。
夹在桓温与殷浩之间的不是李跃,而是刘国和张遇。
李跃也派人回复他们,兖州永远是他们的坚实的后盾,两位老兄若坚持不住了,不要硬拼,陈留的大门永远向他们敞开……
今年将是黑云山最关键的一年,周牵预算过,手上新增的人口能将兖州境内的荒田全部修整出来。
还在正月,李跃就向境内所有郡县派出屯田使,官府的驴骡、牛、铁器免费租给百姓。
还制定了一套激励措施,屯田客耕种五年后,根据他们上缴的粮食,逐渐将他们耕种的田分给他们。
每人二十亩。
政令下达,屯田客的热情被点燃了,还未开冻,这些人便下田翻修水渠,割冬草烧肥。
这不是李跃临时起意,而是治下百姓大多都是集结而来的流民,并不稳定。
上一次褚裒北伐,北地百姓拖家带口的投附。
这一次殷浩北伐,直奔中原而来,到时候不知有多少人投奔。
所以只有用土地将他们与黑云山捆在一起。
一句话,李跃不仅要他们的人,还要他们的心。
没过几日,南边的来人回复了,刘国送了五匹骏马,高大神骏,张遇则送了一千多石粮食,算是缓和关系。
来而不往非礼也,李跃也各自送了五把山阳铁坊出产的宝刀。
汉环首刀为了追求杀伤力减少成本,没有护手,刀柄与刀锋直接相连。
李跃怎么看怎么不习惯,用的时候总担心伤手,所以加上了护手,将刀环缩小,千锤百炼后,一把利器诞生。
而环首刀的颜值立马就上去了。
每把刀柄上都刻着“黑云”二字,赏赐给黑云将。
山阳铁坊产量越来越高,一是山阳太守曹凝颇有才干,二是李跃投入了不小的人力物力。
各地召来的铁匠就有六百多人,再加上土地、杂工等等,将近四五千人的规模。
三万黑云军正在逐渐更换装备。
淘汰下来的兵器则分给南军和兖州军。
整整一个寒冬,士卒们的训练从未松懈,雪地连续行军五六日,基本是常态,行军途中和狩猎时,有人殒命,也是常有之事。
李跃没有心软,别人都可以歇,唯独黑云军不能。
与艰苦训练对应的是优渥的待遇,李跃也知道他们辛苦,所以每天都有肉汤供应。
正食也从羹改为麦饭、胡饼、馒头,一日两餐变成三餐,为的就是增强他们的体魄。
馒头乃诸葛武侯发明,胡饼则从东汉时便广受欢迎,据说汉灵帝极喜此物,逐渐成为洛阳风潮,然后推广全国。
江东前太尉郗鉴给女儿郗璇提亲,琅琊王氏子弟皆正襟危坐,一派道貌岸然模样,唯有王羲之坦腹东床、大吃胡饼,遂被郗鉴选中,便有了“东床快婿”之典故。
除了一日三餐的物质奖励,还有精神上的奖励。
每个黑云军的家属都迁居陈留城中,门上挂着一块青木牌,上书忠勇二字,凭借此物,见地方县令等官吏时,无需跪拜。
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尤其在这乱世之中。
艰苦的训练不仅没有压垮他们,还让他们一个个更强壮起来,很多人都能提刀力战猛兽。
休沐时走在陈留街头,虎背熊腰,百姓一眼就能认出来。
那五百黑云郎更是如此,原本底子就不差,短短几个月更如脱胎换骨一般,眼中有杀气,脸上有了黑云军应有的威严。
能手格猛兽者多达二十三人!
百步的距离,策马挽强弓,一箭能射穿山阳铁坊新造的铁甲。
五百余骑,常冲驰在风雪之中,不畏严寒,还几次乘着黄河结冰,杀到对岸,提几十羯军首级而归。
诸军之中,也是他们猎获最多,猎物也跟其他人不一样。
别人都是羊、鹿、麋等,他们猎的却是豺狼虎豹。
以前亲卫们还颇有怨言,后来都朝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冬日里,李跃的课程也从未停下过,以前只针对黑云将,现在则扩散至全军,鸿胪吏们越来越熟练,讲起汉匈战争、三国旧事,比李跃还精彩,在将士们中间取得了巨大的反响。
李跃根据三国演义,将诸葛武侯六出祁山、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廖化背母归蜀等忠义故事加工了一下,更引得将士们喝彩。
当然,也少不了司马一家子人的破事,让士卒们了解一下江东朝廷是个什么货色。
效果出奇的好,李跃遂将其推广到南军、兖州军中。
也不知怎么就流传到百姓口中,一时间风靡大街小巷。
越是这样暗无天日的时代,越是渴望这些散发过光辉的人和事。
李跃一合计,干脆将鸿胪吏派往青徐兖豫冀等大河南北各地。
恢复华夏故土,首先要恢复人心,恢复民族自信!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三令
距离石苞、李松、张才兵变没一个月,第二次兵变又来了,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等石氏宗亲谋诛石闵,被石闵反杀,举家皆灭。
进入正月,第三次兵变随之而来,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胡将暗中在胡天集结三千羯军,毁宫中阁道,驻兵凤阳门,欲据皇城而与皇宫的石闵大战。
但石闵却破金明门而入,一举擒杀孙伏都、刘铢等人,从凤阳门至琨华殿,横尸遍地,血流成河。
石闵站在一堆尸体上,全身浴血,滴答滴答的向下流淌着。
接连不断的兵变,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国人”不可能为他所用,即便他姓“石”。
“大、大将军……此皆孙伏都、刘铢自作主张,朕亦被他们挟持。”石鉴匆匆忙忙赶来,见一地的碎尸,险些摔倒在地。
这么多次兵变,没有他在背后指使肯定说不过去。
石闵杀气腾腾的眼神在石鉴脸上扫来扫去,一股凉气从石鉴脚底窜到头顶。
这两个月来,死在石闵手上的“国人”不下五六千。
人杀多了,凶恶之气比往昔更重,大白天的,就让石鉴不寒而栗。
“大司马……”石鉴目光又转向李农。
李农咳嗽一声,也不言语,仿佛石雕一般。
一旁的周成圆瞪双目,“孙刘二贼在胡天图谋多日,陛下岂会不知情?”
“朕……实不知也……”石鉴声音都在颤抖。
石闵身边的亲卫、将佐都跟他一样,沾染了无穷无尽的凶煞之气。
已经杀了石遵,也不在乎多杀一个“皇帝”。
“近日宫中破乱,陛下不宜到处走动,送陛下回御龙观!”石闵眼中的杀气最终还是收敛了。
石鉴长长松了一口气,软禁总比当场丢掉性命强。
“国人不肯为本王所用,为之奈何?”接连不断的叛乱让石闵越来越没有耐心。
“殿下原本就不是羯人。”王简直截了当。
石闵一愣,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说,他都快忘记原本的姓氏,被石虎养大,生长在羯人环境当中,石闵一直以为自己是羯赵宗室的一员。
直到这连续的叛乱,终于让他清醒。
有些东西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比如身体里流淌的血脉。
王简目光如炬,“河北晋人数百万,既然国人不可用,殿下何不用他们!”
石闵仰望邺城之上的天空,天空中一片昏沉,只有寒风不知疲倦的在呼啸,而他脸上的神色逐渐坚决,“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仗者,斩之!”
命令一下,邺城当日便沸腾起来。
胡人或斩关,或逾城而出者,不可胜数。
石闵接着下达了第二道命令: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
遂不再屏蔽宫门。
原本是故作大度,收羯胡人心,却没料到邺城之中羯人、胡人争先恐后的离去,城外的晋人争先恐后的进来,堵在城门,自相冲杀,血流漂杵。
于是石闵的第三道命令也跟着下来了,“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
寒风在河北大地上呼啸。
血色从邺城蔓延至整个河北。
渤海郡浮阳一户家徒四壁的人家,白发老人正在缓缓磨着一把镰刀。
“大父这是作甚?”年纪八岁的孙子不安的望着自己的祖父。
“獾儿乖,可想你娘亲、父亲、叔母、姑母?”
“獾儿想……”但孩子眼中的光彩一闪而逝,八岁的年纪已经懂很多事了,这些亲人已经永远不可能回来了。
这么多年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大夫去杀羯人,为你父亲、娘亲报仇雪恨可好?”老者抬起头,枯瘦的脸泛起阵阵红润,提着镰刀的手微微颤抖。
不是惧怕,而是兴奋。
“獾儿与大父同去!”孩童捡起地上的一把柴刀。
“哈哈,好,近日你我祖孙二人一起为他们报仇!”
上一篇:三国:鬼谋帝师,教刘备先抢荆州
下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