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572章

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慎到分配到的任务正是齐相晏婴,而他采用的方法也是极为简单粗暴。

  一见面慎到就不留情面地指出了晏婴以“阴谋”来推动变法的错误行为,认为这样根本不可能达成晏婴预想的目标,反而会起反作用,于国于家于人皆极为不利。

  慎到脾气火爆的一面往往都只会针对自己亲近认可之人,对外向来以儒雅淡泊的长者示人。

  或许是因为在U国呆了二十多年,虽然一直没有受到真正的重用,但毕竟倾注了不少个人感情,再加上他与晏婴的关系也非同寻常,故而说话就直了许多。

  晏婴尚未成年之际,慎到便已是稷下学宫炙手可热的学术大佬,但凡遇其负责主讲之时,只要人在临淄,晏婴几乎一场不落,二人也算是有些师生之缘。

  听到听慎到的指责,晏婴也不恼,反而极其恭敬地解释道:“婴不过是在效仿樉子故事,以最小的代价扫清变革的阻力而已,慎子亦深知U国之情,不如此,婴实在无计可施也。”

  慎到摇头而叹:“我知道你接收了管仲的礼物,自以为有了足够的底气,可你知道当初他为什么不自己去做,反而消沉十余年无所作为吗?说起来,还是我劝他的。”

  晏婴不解地望着慎到,显然不知道二人还有这么一层关系:“慎子这又是……”

  对于管仲的“自暴自弃”,晏婴直到现在仍然难以释怀,一直认为正是因为如此,U国才错失了最佳的上升机会,以至于要维系霸主的地位都极为吃力。

  若是当初管仲凭手中掌握的资源架空齐王,然后再以铁血手段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那U国绝对不会是现在这种尴尬的境地。

  特别是管仲为了迎合齐王而在U国大举侈糜之风,更成为他现在最大的绊脚石之一。

  晏婴虽然是根正苗红的贵二代,是U国四大族之一的晏氏嫡长继承人,可他自幼却非常崇尚节俭,认为这是一个贤人的基本品质。

  对那些富贵骄奢,铺张浪费的人或行为有着发自内心的反感。

  在接替管仲成为齐相之后,他也未改初衷,仍然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吃的是“脱粟之食”、“苔菜”,处公则着官服。

  平时穿戴则与普通民众没有什么差别,车马豪宅之类的更是与之无缘。

  可为了让新继位的田辟疆纵情享乐,他却不得不“管规晏随”,刻意纵欲其在各方面的奢靡追求;与之同时,他也向贵族作出了妥协让步。

  以不降低其原有生活的标准为代价,换取其手中的权力和脆弱的支持。

  U国侈靡之风深入骨髓,根本不是轻易可以改变得了的,这是晏婴心中难以抵制的痛楚,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而不得不暂时隐忍,哪料道慎到居然也是“罪魁祸首”之一。

  若不是这几日与管仲朝夕相处,了解到管仲所倡的侈靡在U国仅仅只实行了第一步,根本没来得及进入到下一层次的话,晏婴恐怕会连慎到也一并恨上。

  “平仲危矣。”慎到并不知道晏婴脑子里一下子想了这么多,苦口婆心地道:“樉子之事,又岂是那么容易效仿的。

  天子根本不用怂恿或纵容,乐于乐也;齐王之乐,非乐也,祸乱之源也,此为其一。”

  “猎奇图新,人之本性也。纵使齐王如君之愿,果真能满足其不断索取乎?如此,强国的成果又有多少落到民众身上。

  更何况你还以威逼利诱之手段压服笼络诸贵,这岂不是如抱薪救火乎?”

  “齐王与诸贵欲壑难填,终将吞噬一切,而以阴谋成就的这一切又岂留存。若不趁早绝此隐患,平仲的所有心血,必将付之东流。”

  慎到所说的这些,晏婴又哪会不懂呢?只不过这是他目前最为可行的权宜之计,哪怕明知会遗祸无穷且有违本心,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轻轻地摇了摇头,晏婴向慎到一揖:“婴德浅才薄,还望慎子不吝赐教。”

  “错虽已铸,尚有转圜之机。”慎到也不推辞,直接将准备好的方案道出:“为今之计,当营势也,利下而广众,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晏婴亦苦于自己有些势单力薄,闻言不由露出一丝喜色:“愿闻其详。”

  这边慎到在细细向晏婴传授营势要诀,另一边的计冉却在鼓动文种“两家分越”。

  因为范黎的关系,文种对计冉执弟子之礼,计冉不过计冉却没什么老师的样子,大喇喇地受了文种之礼,开口便道:“少禽还留着苟简的幼子干什么,早该取而代之了。”

  文种哪曾想到计冉说话这么“猛”,一口气噎在那里差点就回过来,连连摆手:“岂敢作此之想矣。”

  虽然此前已经有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例子,臣子取而代之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

第1491章 完全不符

  不过文种显然没有这样的野心。

  否则也不会在苟简猜忌他的时候称病欲辞,受诬赐死时更连辩驳都没有一句便伏剑而死。

  他与苟简之间的矛盾之所以不可调和,除了功劳太大之外,更主要的还在于他是个崇尚王道治国思想之人,他的治之道只有两个:“爱民”。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喜之无怒”。

  这对于“报复性”享受和建立比吴国更大霸业的苟简来说,根本就无法接受,早晚会有撕破脸皮的那一天。

  不过在这个时空里,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苟简便死在了战阵之上,文种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虽然在范黎的极力主张之下,文种参与了那场与吴起的“交易”,最后拥立苟简最幼小的儿子做了国君,可他却并没有借机取而代之的打算,因为这与他理念完全不符。

  计冉嗤地一笑:“少禽何其迂也,若无楚国伐越,苟简岂能容你?十余年后,幼子长大成人,君当何以自处之?你不是要爱民么,由你这样的人做君主,那才是真正的爱民。”

  这样的“歪理”虽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文种还是把头摇得跟拔浪鼓似的:“扶主立宪,亦可益民;取而代之,所做的一切皆为私也,又有何颜立之于世。”

  “那就立宪吧。”计冉竟没有丝毫坚持,顺势而道:“不过为了永绝后患,兼并百越,行之一矩,势在必行也。”

  文种没想到计冉变得这么快,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不过仔细咀嚼之后,才发现计冉的话直击要害。

  越人虽然断发文身,与中原不通礼仪,可也是出身夏国正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少康派庶子定居会稽为大禹守墓,由此而逐渐繁衍形成于越部落。

  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即使是在苟简灭吴之时,越国其实都仍处于部落联盟的状态下,苟简的越,也只是百越之中比较强大的那一支而已。

  此时越人的足迹已经分布得极为广泛,到秦灭六国南征百越时,秦军甚至打到了数千里外的中南半岛,由此就可见一斑。

  苟简一死,并不代表他的幼子是唯一的正统继承认,其他百越诸部仍然有资格问鼎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位,特别是实力稍逊的西瓯部落,更是一直蠢蠢欲动。

不统一百越,文种的立宪便是一个笑话,随时都有可能被取而代之。不过要想统一又谈何容易。

  即使在齐桓公亦发出“天下之国,莫强于越”的感慨时,越国亦没有想过向南统一,而是一心北上争霸。

  非不欲也,实不能也,因为要想统一整合分布在数千里范围的百越,简直就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武夷群山、浙闽丘陵,再加上南岭摆在那里,还有热带气候下瘴气密布的阻碍,北上几乎一望无尽的大平原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统一百越的好处当然不用说,可难度却大到难以接受的程度。

  计冉当然不会说鼓动越国向南发展,其实主要是为了找到朱樉念念不忘的棉花,只能给予其一个更加具有诱惑力的目标:“没有足够的战略缓冲空间。

  越国早晚会被楚国并吞,不趁着老虎打盹的机会大力扩张,你爱的只会是别人的民。”

  这句话倒是说到文种的心坎上了,身边卧着一个大国,对于任何一个小国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这个大国还在蓄积力量。

  “可是……”心动归心动,文种却听过不少从越人嘴里传出关于南方的种种,以现在越国的力量,一不小心恐怕自己就把自己折腾完了。

  “海路。”解决的方案当然早就有了,计冉又怎么可能鼓动文种去干一件不可能的事呢:“通海即将组织船队向南探索。

  我们愿意与越国合作,大造海船,以助力征服百越。况且武力也只是征服手段的一种,其他的方法我们也有兴趣尝试一下。”

  这么大的事,文种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决定,在他苦思权衡之际,同样的场面也在松溪峪的其他地方上演。

  不仅朱樉在“火力全开”,派出的各个小分队皆有所斩获,各地也趁着这个机会展开了多场掌权对话,就算连朱樉这个组织者。

  恐怕也不知道自己发起的这场化学反应,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结果。

  这场外事盛事不仅空前,甚至算得上绝后,以至于成为后世最为人瞩目的外事名场面。

  你来我往的外事斡旋持续了整整七日,只能由掌权参与的邙山论坛闭门会议也开了七次。

  这场聚集了天下关注目光的论坛,随着会议议程的不断进行,各式各样的小道消息也开始满天飞舞,不过还未等其开始发酵,由九国掌共同签署的联合公报出炉了。

  之所以是九国,是因为除了朱樉之外,其他八国掌权都认为苟变这个“冒牌货”是没有资格与自己并列。

  即使他是因果货真价实的掌权,可他代表的因果早就沦为齐魏附庸,长期以来在联合上都属于打酱油的角色,哪能与之并驾齐驱。

  本来吴起也有意将越国排除在外的,毕竟楚越之战后,越国已经认楚国为宗主,其外事,军事甚至内政都在宗主权的“指导”范围内,是没有资格在重大议题上面单独发声的。

  最后只好有计冉出马,与吴起进行了两轮密谈,总算为文种争取到了署名的资格。

  这几年朱樉很是搞了些新鲜玩意,可用联合公报这种形式仍属于第一次,再加上这场会议的特殊性,公报一经发布,立即以极快的速度传度遍四方,由此而引来一轮轮的震动。

  黄昏时分,公报将在城内各公告点贴出的消息一经传出,一大群游学士子便涌向最常去的洛邑论坛的公告栏。

  魏小平虽然是第一批赶过来的,可在他的奋力拼搏之下,也只能止步于公告栏十米开外,只能听着从释士大喇叭里传来的声音一睹公告内容.

第1492章 幸灾乐祸

  “邙山论坛九国掌权闭门会议,新闻公报全文如下:”释士刚刚开个头,却发现自己的音量根本盖不住人群的喧闹。

  只好竭力吼道:“你们到底想不听了,再不收声,就只能关闭论坛,明早各人自己买报纸看去!”

  这个威胁果然有效,在释士三呼之后,人群终于渐渐安静下来,这么重大的消息,谁能忍得住等上一晚的时间,那能睡得着觉么?

  “华历六年十一月一日至七日,邙山论坛九国掌权闭门会议在邙山松溪峪举行。”释士还没读完第一条。

  人群又骚动起来,纷纷要求他读“重点”,这些众所周知的东西直接跳过就好。

  众怒难犯,释士只好屈从:“周国掌权朱樉,嗯,还有其他八国掌权出席论坛,名字就不念了,大家都知道,对了,还有因果掌权属于特邀列席代表。”

  众人闻言不由会心一笑,这几年因果上窜下跳,在朱樉倡议的各项联合组织中拼命刷存在感,早就“名声在外”了,现在听到被当作列席代表。

  绝大多数人心里都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快意。

  “九国掌权一致同意,各地民生富足、文化昌盛、繁荣稳定,是符合所有组织的利益的,当今天下的主流是谋求发展和促进交流,坚决反对阴谋祸乱他国的行为。”

  虽然朱樉此前一再提倡和平与发展才是正确的主流,可各地对此态度极为暧昧,小国当然希望和平,大国们却不愿意捆住自己的手脚。

  当然,即使在这份宣言里,仍然没有公开谋求和平的语句,反对的只是阴谋祸乱而已。

  “九国掌权一致同意,所有的知识与技术是天下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应该得到尊重、保护与推广,以之造福天下之人,促进共同的繁荣与发展。

  九国将在这一原则之下,进行深入合作,制订出合理的合作机制。”

  听到这一条,人群中不由发出一阵叹息之声。

  知识与技术专利可以说是周手中最为犀利的武器,各地甚至为了打破周的专利垄断霸权而联起手来,前段时间众人吃的很多“瓜”正是源自于此。

  可没想到朱樉还是没顶主压力,竟然承认这张最强底牌为天下共有。

  失去了这个巨大的优势,周还能继续风光下去吗?很多准备定居洛邑者都开始担忧起来,举棋不定者则在考虑着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显然都对周这一“失败”持悲观态度。

  “九国掌权一致同意,”释士虽是周人,却搞不明白朱樉为什么要做出如此让步,声音似乎也没那么高昂了:“九国将在协力整合原有的各个联合组织。

  协商、互相尊重、谋求共同发展为原则,建立一个统一完善的新组织,由此来协调发展与交流相关事务。”

  “在新组织的框架内,九国将致力推动各地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工业制造、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经贸货币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协商并制订原则性的天下通用法令体系,由此来解决联合纷争。”

  新组织?这番描述顿时引得众人产生无限遐想。前番经过朱樉疯狂“建群”,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联合组织已经有了不少,甚至长居洛邑者也未必搞得清楚其中的名堂。

  因各地本着有利则参与,无利则推诿拖延的方针,所以这些联合组织难免出现发展极不均衡的局面,有的组织备受追捧。

  有的则无人问津。看这宣言的样子,是要全部合而为一了,可这到底对周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实在没有几个人能够分得清楚。

  至于那个新冒出来的“联合法”,很多人也对此不抱希望,一些组织连自己的法令都不完善,“外来”法令又能产生多大的制约效果呢?

  在众人思虑万千之中,释士继续道:“九国掌权一致同意,周国为尊贵之国,任何一国队伍不经允许禁止进入。

  否则视为对周之武力侵犯,其他各地皆有捍卫保护的义务。同时周之疆界限于洛邑、义鹊、巩义、嵩县、栾川、通海六地之内,凡有增减亦必须得到八国一致同意。

  否则不将不在保护范围。”

  这条一出,众皆哗然。表面上看周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可为此却失去了获取像通海那样飞地的可能,朱樉所做的这个让步也实在太大了。

  世界那么大,不少周人即使没有攻略他国之心,可多少也有通过获取那些无主之地来让周“再次伟大”的想法。

  现在这条路被堵住了,周就像被关进了笼子里面,再也没有其他的可能。根本就不用想,八国怎么可能一致同意周的对外扩张,人群中也渐渐开始有了一些不满之声。

  也有少数认为这是一个高招,鉴于周的特殊地位摆在那里,各地不可能容许周再度拥有凌驾于各地之上的实力,遏制是必然会出现的,甚至会是全体性的全面遏制。

  不管朱樉掌权这十年来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可不论怎么看也没有与天下为敌的可能,现在以这样的方式摆脱纷争,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周保证不再插手任何两国或多国之间的纷争,不向任何一国提供进攻性的武器物资及人员、技术支持,不在纷争期间达成新的防务合作协议及非既有协议外的其他支援。

  八国掌权一致承诺在任何可能的纷争中,不要求周进行选边站队,保障周人及其设施、物资在既有条约之下的权益,不予侵犯。”

  不知道朱樉与八国掌权少周人不仅在周地获得了安全,游走天下也可以畅行无阻。

  不过这也等同于“自废武功”,甚至连发战争财的路子也断了,其中利弊,自然无法一言概之。

  虽然这本就是朱樉之前所坚持的各种原则,可现在进一步明确之后,总让人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基于以上原则,九国掌权一致同意,在三年内陆续终止周国府与各地签订设立的各种生产区协议,在保障周国府的投入回报的基础上.

第1493章 好奇起来

  转而由新设立的联合组织来负责其运营管理。在此之后,周亦不得以国府主导的形式与各地产生类似合作。”

  这差不多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去周化”了。诸如楚国的双城生产区、亚加达的伊昆高速经济带、U国邶殿、尚京平原邑及咸阳工业区等诸多由周托管的项目都将终止。

  虽说这是为了避免各地一旦发生战争,这些生产区的处境将极为尴尬的情况发生,不过更为主要的,恐怕还是各地为了防止周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张而进行的选择。

  大量的“利空”之下,众人不由对这个充满神秘的新联合组织好奇起来。以往由朱樉倡导成立的联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