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开局被赐婚赵敏! 第529章

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至于人员调度安排,织连伯伯也帮了不少忙,组织协调士的培训考核便以此为内容,既完成了作业,又帮我完成了相关的组织调试。”

  “分洪渠基本没花钱,都是由东一乡和东三乡义务来修的,条件就是两乡所缺的水都由我这里补充,毕竟大渠那点水实在有点紧张。”

  “当然,最关键的部分是没法省的,所以弟子只能重金请几名高级筑士、匠士来监督指导,都是用的空闲时间,找各坊给他们调一下班就行了,两不误。”

  看着变得又黑又瘦的郑果,朱樉不由大为感慨,这家伙简直把能够利用的资源用到了极致,自己要不要好好培养一下,仅用来修建水利是不是有点太浪费了。

  表完功之后,郑果又绕回到被搁置的预算上来:“一亿真的不多。弟子准备开始着手治理洛水,先在巩义修道大坝,把周地流入大河的水给管起来。

  量入为出,确保留够我们自己所需的用水。日后再遇上这样的大旱,根本就不用发愁。”

  “弟子全程考察核算过,从巩义到洛邑,最多只需要五道调节水坝就够了,反倒是两岸的护河堤工程量最大。

  不过我们可以趁机修滨河公园和游览通道,一举两得,那个费用就是另算了嘛。”

  “今年估计要完成有点够呛,明年应该就差不多了。到时我们可一边整修伊河流域,一边与亚加达进行国际合作,联合治理洛河上游,宜阳的铁矿便可更容易运出来了。”

  “除此之外,河道更方便用来发展养殖业了,养鱼养鸭养鹅,再不用去争其他的用地。”

  “当然,各支流水库还得再修一点,按弟子估计,新增四百座就差不多了。一旦完成,周地将可旱涝保收,再大的洪水也能被管得服服帖帖。”

  好一个量入为出,把整个周地的水给管得服服帖帖,果然不愧是郑果,一年多以前还只是设想,现在却已经有了通过实践所得的全盘计划了。

  “等等?”朱樉突然发觉有点不对劲:“滨河公园和游览通道?你怎么想出这个主意来的?”

  要修一条从洛邑到巩义的游览通道,沿线皆是滨河公园,这在朱樉原来的时代都还没有达成呢,郑果恐怕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

  郑果挠了挠头,不敢隐瞒:“这是计冉师叔给弟子出的主意,说是要一物多用,一举多得,发挥最大价值,阻力也会小一点。”

  “谁?”

  “计冉师叔,他都回来十几天了,您不知道?”郑果有些忐忑不安起来,毕竟朱樉此前曾提醒过他,要小心这个师叔,对其任何建议都要再三思量,更要及时与朱樉通气。

  果然,朱樉跺了跺脚,怒声怒气地道:“十几天了,你居然一声都没吭,我是怎么跟你说来着?”

计冉回来了,自己居然毫不知情,这下子朱樉可恼了,前面居然骗自己去散心,结果散到千里之外了,还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不行,得找他算帐去!

  经过多方打听后,朱樉总算从杨有富那里得到了计冉的行踪,随即便风风火火地赶了过去。

  表面上他是要“兴师问罪”,可更主要的原因连朱樉自己也没有真正弄明白。

  自从把孙巫拐来之后,计冉有些“不对劲”,很多事情都不再那么积极,似乎真的在为自己退隐做打算了.

第1367章 有点拿不准

  朱樉对计冉的感情极为复杂,虽然时不时会恼他擅自行动,一些事情丝毫不与他商量,直到生米煮成熟饭之后才让他被迫接受。

  但自老聃将其从吴越之地召来后,计冉确实也帮了他不少的忙,每每遇上棘手问题的时候,朱樉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计冉。

  察觉到计冉的去意之后,朱樉有点发慌。与其他诸子不同,他根本画不出一块能够让计冉死心塌地甘付此生的“大饼”来,二人之间最稳固的联系就是同样几乎不问世事的老聃。

  即使存在种种缺点,可计冉仍然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人才,绝不容失。

  找到计冉的时候,他正在黑石关附近的一条山峪小潭边钓鱼,不比上次在洛水边装样子样。

  这一次他还真是老老实实地穿饵引钩,全神贯注地盯着水面上那点浮子,连朱樉走到他身后了也恍若未觉。

  一见其人,朱樉满肚子的抱怨不知跑哪里去了,柔声道:“师兄,怎么回来也不告诉我一声。”

  根据杨有富的说辞,计冉差不多是回来之后便通过他找了几名向导,这段时间几乎一直呆在黑石关附近,不是钓鱼就是游山玩水,连晚上也多是露营在外。

  计冉并不回头,仅仅只是抬起左手示意朱樉噤声,整个人仍然保持着专注于垂钓的姿态,纹丝不动。

  朱樉心里有点拿不准,只好轻手轻脚地在他旁边寻了个地方坐下,默默地陪着他钓鱼。

  毕竟已春回大地,山间时不时传来悦耳的鸟鸣,混杂在潺潺流淌的泉水声中,犹带清冷的空气中洋溢着草木复苏的清新。

  缓缓地闭上眼睛,朱樉竟有些享受起这种独特的感觉来。

  这段时间,不,应该是从掌权以来,他的日程几乎就被排得满满的,很少有时间享受轻松悠闲的生活。

  不要说游山玩水了,就连在河滨公园散散步,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岚雪儿出生后加之于肩的带娃任务,而非出于他自己的意愿。

  他没时间闲下来,好像也根本闲不住,即使一直在给自己“减负”,但旧的减下去了,又总会有各种各样新的事务冒出来,容不得他有半刻无所事事。

  这种轻松静谧让朱樉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畅,干脆头枕着双手,靠在一棵树干旁,暂时忘却了自己是来找计冉的,全心投入其中。

  在那么一瞬间,朱樉突然懂了计冉:与凡尘俗世中的种种丑恶相比,大自然无疑是一个更好的归宿,简单、纯粹,无需任何负累。

  从某方面来说,他与计冉是同样的人,不喜欢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厌倦争名逐利的营营苟苟,总希望一切都变得简单直接起来,却屡屡碰壁,不得不随之而改变。

  责任在肩的重压让他难以停歇,不论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生活,亦不得不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到最后,自己到底又能够得到什么呢?

  仅仅只放空了一会儿,朱樉的思绪很快就被各种纷至沓来的念头给占据了,丝毫不得安宁。

  “哗啦!”鱼尾拍打水面的声音传来,开始还极为细碎,随即变得激烈起来,人与鱼通过鱼钩和鱼线的生死较量很快便吸引了朱樉的注意。

  一条长近一米,宽头短吻的鲇鱼在深幽的潭水中极力挣扎,时不时还露出其布满绒毛状齿的大口,上下颌须左摇右晃,似乎想要将那条夺走它自由的鱼线抽断。

  计冉显然精于此道,眼见大鱼上钩,脸上却并没欣喜之色,显得极为平淡。他并不急于扯起自己的猎物,鱼杆时扬时抑,牢牢地控制着鲇鱼的游走路线,不让其有任何挣脱的机会。

  这场人鱼大战足足持续了十几分钟,鲇鱼终于精疲力竭,任由计冉扯着它在水中巡游,再不复初时的凶悍。

  计冉这才露出一丝微笑,收线张网,将鲇鱼捞了起来。

  随即放到面前,食指在其额头弹了一下:“尔为潭中之霸,此间水族任尔吞食,现在却为了这小小的鱼饵身陷囹圄,长点教训吧。”

  言毕,居然小心翼翼地脱出鱼钩,将鲇鱼丢回潭中。这下朱樉终于忍不住了:“师兄,你干嘛把鱼给放了?”

  计冉似乎再没有继续钓下去的兴致了,将鱼杆丢在一旁,擦了擦手才慢条斯理地道:“你觉得它会吸取教训,不再为蝇头小利而上钩吗?”

  朱樉隐约记得好像有个说法,鱼只有七秒的记忆,虽然他认为这多半是无稽之谈,但连更高级的人类都不一定能够避免自己重蹈覆辙,这个教训恐怕鱼是吸取不了了。

  见朱樉摇头以对,计冉并不深究,转而又跳跃到另一个问题上了:“来得正好,我正想着找你借点钱呢。”

  借钱?朱樉上下打量了一番,似乎有点不相信计冉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你借钱干什么?我记得你好像不缺钱的呀!”

  虽然只是拿点“死工资”,但计冉长期在老聃和朱樉那里蹭吃蹭喝,又不追求什么高端消费。

  很多时候连国府发给他的薪俸都是给他送上门去的。自从成立了洛邑金行后,这家伙估计就没去取过,怎么可能缺钱。

  除了私款,计冉还是商贸发展组织会的会正,组织会还有一笔数目不小的活动资金,但凡涉公之事都可以由他任意支取,“工资基本不用”完全没有问题。

  计冉有点不耐烦了:“不就找你借点钱么,问这么多干什么,怕我不还么?嗯,可能还真不会还。不管了,你就说借不借吧。”

  “你要借多少?”朱樉不由有些警惕,这感觉,怎么好像自己才是借钱的那个人呢。

  他倒不是不愿意借,毕竟对于金钱他也属于那种没什么概念的人,特别是目前已经达到财务自由的程度,更是没个算计。

  计冉说得风清云淡:“一亿吧,先试试手,其他的以后再说。”

  一亿?而且还只是试试手。虽然目前这对朱樉来说还只能算是“一个小目标”。

  但他可不愿意不明不白的当这种冤大头:“你到底想干什么,而且为什么要找我借,公事完全可以走国府预算嘛。”.

第1368章 非常“魔幻”

  “路不用太宽,能过一辆马车就行了。这条溪沟也要修整修整,让你徒弟来修几十个阶梯池子,养上鱼,还可以种点荷花什么的。”

  “道路两边都栽点树养点花,山上全栽上果树,春天赏花,夏天避暑,秋天摘果子,冬天凌寒垂钓,不错吧?

  峪里有几块合适的地方建房子,我都看好了,平时住个三五百人不成问题。”

  “等这些都建好了,钱嘛,慢慢可以赚回来。周人可以趁着假期来游玩一下,就从滨河风景带一路而来,多棒!还可以修点独居小院,供各国贵族前来养生看病。”

  “一待形成规模,整个邙山都是度假村,村村风景各异、独具特色,我告诉你,你借的那点钱说不定很快就还上了,到时还可以赚上一笔,很划算的。”

  朱樉的心思根本就不在投资回报上,他一直在观察计冉的表情,虽然看不出一丝破绽,却让他总有一种非常“魔幻”的感觉且挥之不去。

  计冉要搞度假村,自己真的没听错?他真的不是在开玩笑?还是语中另有隐喻自己没听出来?

  朱樉满脑子都是问号,计冉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计划合盘托出,拍着朱樉道:“怎么样,你没意见,好,那就说定了,明天就可以准备开工。”

  那得折腾到什么时候去了。再说了,让计冉去设计建造并经营度假村,这实在是太违和了。

  计冉摆着手道:“难道还需要我再说一遍?我心情没什么不好,就是想做点想做的事情而已,没有其他意思。”

  朱樉满脸不信地瞪着计冉,并不言语。

  “好吧。”毕竟要找人借钱,计冉叹道:“洛邑越来越吵了,我不喜欢,老师也不喜欢。人我是拐不走了,还不能让我搞点花样免得太过无聊么?

  何止邙山,周围的山林都应该整治一番,周人现在的生活节奏太紧张了,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师弟你只管张,我来负责弛如何?”

  真的是这个原因么?朱樉还是有点置信,即使计冉显得很真诚,可他怎么也说服不了自己。

  “怎么说实话反而没人信呢?”计冉显然明白朱樉的心思,极是无奈:“现在反正也没我什么事了,这几年周围这几座山也被我逛得差不多了,呆不住了!”

  朱樉皱起了眉头:“怎么就没你什么事了?”

  “那有我什么事呢?”计冉反问。

  朱樉一下子被问住了,仔细一想,计冉这家伙向来不会老老实实打卡上班,给他安排的几个职业也从来不务正业。

  现在虽然仍是核心的组员之一,可商贸方面目前有吕布威、子贡等人打理。

  最近更与管仲进行全面加入意识形态渗透的升级改造;国家策略研究方面,又有孙巫带着一干人等进行谋划。

  好像确实没计冉什么事……是自己用人不当,让计冉感到被冷落,所以才如此“自暴自弃”么?

  总有哪里不对劲。朱樉一边反省自躬,一边思索着可能被自己忽略掉的内容,力图猜透计冉的真正目的。

  可惜,朱樉从来没有猜中过一次计冉的“阴谋”,这次显然也不例外,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只好强辩道:“你会没事干,不是才搞了件大事么!”

  “我离楚之时,吴起已被正式任命为宛城令。”计冉显然没把这件令各国震动的事件当回事,不以为然地道:“未来几年应该有点热闹可看,却也没什么心好操的了。”

  朱樉总算想起自己来找计冉的正事了,忧心忡忡地道:“吴起若是被楚重用,对我们的计划恐怕不利,你怎么就不事前通通气。”

  商贸网点、双城特区、播种江南、伊新高速……周在渼洲已经布下多子,亦是矩行天下的重要支撑点之一,这也是朱樉当初同意劝说孔德转入仕途的主要原因。

  渼洲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可控”,但吴起这个猛人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一旦由他来整合渼洲的力量,局面势必会变得更加变幻莫测。

  计冉却摆起功来:“为了让吴起早点登上令尹,我可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就看他今年表现了,表现得好,明年就会收到好消息了。”

  “师兄啊。”朱樉发觉自己根本无法与计冉“同频”,跺着脚道:“这怎么就是好消息呢?吴起一旦变法,周矩怎么办?”

  他可是记得,原本的历史上,吴起也是在渼洲搞了一翻轰轰烈烈的变法的,只不过支持他变法的那位楚王死得早,变法中途而废,吴起也被旧贵群起而攻杀。

  不管这个时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但吴起一旦成为渼洲令尹,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来看待,结果就是完全不一样了。

  计冉扁了扁嘴:“现在这个法子太慢了,不让吴起去跟贵族们拼个你死我活,新贵们何时才能成长起来?

  师弟,你就别操心这些你不擅长的事了,只要长卿没向你发出预警,那就说明一切皆在掌握之中。来,我们还是好好商量一下你出钱给我修度假村这回事吧。”

  得,现在连借都免了。

  坐在事务中心七号会议室里,黎返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原本一月初就该召开的高级事务会议,一直被推迟到了二月中旬,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戎蛮聚盟的安置问题。

  一听到这个以前被自己欺压的松散部落联盟也投向了周室,黎返便感觉有些不妙起来:两者之间前几年的仇怨可结得不少。

  北黎族之所以能“霸凌”戎蛮聚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太过分散,现在一旦集中起来,双方之间实力差距便进一步凸显出来。

  整个北黎族才不到七千人,而戎蛮聚盟却足有其近十倍,达到了六万多人。

  这一点连朱樉也始料未及,毕竟此前不论从亚加达还是赫熊等人那里得到的反馈。

  整个戎蛮聚盟也就三四万人左右,哪知道通过这两个月的迁移下来,抵达周地的人数竟然翻了一倍.

第1369章 人口安置行动

  这其实并不奇怪。口赋在各国都属于一项大的税收内容,各地豪强隐瞒实际人口数量,以此来避税谋利早已是惯用伎俩。

  亚加达向戎蛮聚盟征收粮赋的依据也是按人口多少来的,为了少交给交粮食出去,戎蛮聚盟又哪里会把自己有多少人如实告知呢?

  明面上戎蛮聚盟就有两百多个小部落,可实际上分布在大山深处无法查证的部落加起来,足有三百多个。若非这次旱灾、雪灾接连肆虐,连赫熊这些首领也未必搞得清楚。

  迁徙自十二月中旬便开始了,第一批只是伊昆高速沿线附近的部落,随后消息逐渐传开,得知安置条件详情的其他大小部落也开始动起来。

  虽然也有少数部落因质疑或不愿改变原有生活状况而拒绝,但大多数部落均积极响应,整个迁徙行动一直到此时其实也没有完全结束。

  一下子捡了个“大漏”,可把朱樉高兴坏了。如果能把整个戎蛮聚盟迁入周地,总体规模估计通过达到八万左右,已经足够支撑起他对栾川设县的人口数量要求了。

  至于质量,花个三五年慢慢教导,走上正轨应该也不成什么问题。

  即使是语言不通的“生番”又如何,在周地这个大的分工体系里,要想将他们安置进去并发挥作用,早就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积累了。

  不过人口的增多也让原来的计划和准备出现了诸多问题,不得不一改再改,连高级事务会议也为之一再推迟,以适应这场史无前例的人口安置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