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现在朱樉竟然想“祸水外移”,也难怪各国对此兴趣寥寥了。
“无用”的玩具倒是特例,其他有用的纺织、服装对各国也没有多少吸引力。
就拿享誉各国的劳动套装来说吧,其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用过的都说好。可给农夫、工匠配这么好的装备,仅仅只为了他们在劳动的时候更方便、舒适一点?
不管是农夫还是工匠,一整套职业套装配备下来,其价值已经足够武装一名装备堪称精良的士兵了。有的那个闲钱,谁会舍得这样去挥霍。
就算是普通的纺织业,各国其实也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民众有必要一年添置几套甚至更多的新衣吗?普通贵族也没这么讲究,底层民众有衣蔽体,不受冻饿就应该知足了。
要达到周地目前的水平,得把多少良田用来种桑麻,又得拿出多少人来从事相关产业,完全是得不偿失。
至于什么宜居、行畅,要国府出钱出力来为民众修房子、建立维持公共交通体系,那就更入不了各国的眼了。
朱樉这哪里只是在善待民众,简直就是宠溺,各国才不愿意这么惯着治下的民众呢!提倡并践行弱民政策的,可不止洪辰仇一人,甚至在后世仍然大行其道。
利用民众的永远无法真正得到满足的物欲和其他人性弱点,让其乖乖地遵循统治阶层为其铺设好的人生道路。
这才是一名合格的统治者应该做的事情,简单、易操作,还不容易出乱子。
各国虽然在积极向周地学习,但在掌权观念上却有着根本的差距,而这差距甚至不是他们愿意去进行弥补的。
正因为观念的差距,各国派往周地学习的技术人员,往往在周地能够达到合格水平,回去之后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状况。
明明就是用的周地一样的机械,生产效率和质量都要差那么一大截。
各国并没有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认为是周地有意以次充好,或者是专利等级的原因所至。
所以他们对朱樉想要转移的产业不感兴趣,而是希望在自己关注的领域得到更高一级的专利技术。
激烈争抢的局面没出现,朱樉只好耐心推销起来:“各位眼光能不能放长远一点?若一切顺利,三年之内,畜力化耕作、钢制农具将全部普及下去。
你们只需要一半的劳动力,便可获取倍于当前的农业产出。多出来的人口怎么安置呢?现在不未雨绸缪,日后必悔之晚矣。”
这笔帐大家当然都会算,只不过每个人的表情却显得怪异,甚至各自在避免着与他人目光接触。
看到这一幕,朱樉哪里还不明白:各国早就已经想好多出来的这些人的用场了,除了以之扩大队伍规模,还能有什么!
当初为了打动韩武,朱樉便献上了提高生产力,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真正的职业队伍来保卫国家之策。
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各国在尝到了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的甜头后,转瞬就可以想得到由此而带来的改变。
战国之世,除了农战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大事呢?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没有几个会真的像朱樉这么“天真”。
眼看着产业转移的大计就要胎死腹中,朱樉只好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看着吕不韦抱着一大摞的帐册出现,各位大使的脸上都有些不自然起来,特别是当几个吏员一一对应地将其分到各人面前时,更有些如坐针毡。
“我们先来算算帐吧。”朱樉的笑容看起来似乎有点“狰狞”,相比于第一次向商人们推销而惨遭痛宰的时候,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随着与各国的商贸日渐频繁,手握海量专利和已完成工业化2.0改变的周地,贸易顺差简直好得一塌糊涂。
为了方便开展贸易,周与秦、韩、楚三国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今年年初的议定额度已经达到了两百亿文,大部分交易都采用了这种记帐式的模式。
也就是周默认三国在周拥有两百亿新周币的存款,对应着周亦在三国拥有相同的额度,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无需支付“现金”。
只需要在各自的帐本上加加减减就可以了,直到年底再进行一次结算。
这其实是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的结果。金属货币虽然比较稳定,但携带还是太不方便了,而且秦、韩两国都没有多少铜矿资源,全用来进行贸易恐怕也未必够用。
记帐式交易交方倒是方便了,不过就像后世出现了更多便捷的交易方式之后一样。
人们花起钱来未免就比较随意一些,那个有限的数字往往不知不觉间便迅速减少,直到“余额不足”这四个字猝不及防出现在眼前时,才后悔不迭.
第1287章 快要见底了
这对三国来说也是如此,手握两百亿巨款,哪里控制得住买买买的欲望,这也想要,那也想要,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已隐约猜到朱樉的用意,可看到帐目上那个可怜的余额数字,仍然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华历元年才过了半年,可他们能够消费的额度却已经快要见底了。
新签约的赵、燕两国因为对新的货币体系不太熟悉,认为万金的规模已经非常大了,所以很保守地只订了一亿文的互换货币。
只不过现在他们就已经开始品尝苦果了,很多东西不得不靠运来硬通货完成交易。
晏圉和毛穗倒是一脸轻松,反正他们与周签订的是托管协议,只需要以领地的土地人口“参股”,期间产生的投资都会由周来提供。
只要不中途毁约,他们就只会有收益而不会有欠债。
卫国则因为体量太小,互换额度虽然只有一千万,却还承担得起,倒也能够镇定自若,一副看好劲的心态。
三国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在遭受周地的“剥削”:自己辛辛苦苦将铁矿石、煤、木料、羊毛、铁锭等各种原材料运到周地。
通过各大工坊加工、冶炼之后,身价就翻了几番,转手再从周那里买回来。
卖过来可能才一亿,买回去就要花两三亿,而且这还是在补足了周地的缺口之后的结果!
大家都是聪明人,哪里会看不清楚这一点,这才有此前时焦和韩晁对周地专利分级制度的公开攻击,因为这样的交易对他们来说,实在太不公平了。
可现在规则的制订权掌握在周的手里,除了抗议之外,他们还是只能忍痛接受这一现实,毕竟这是卖方市场,除了周再也找不到第二家。
“樉子这是什么意思?”时焦铁青着脸斥问道:“不是说年底才进行结算吗?现在才刚刚过了半年,还不到算帐的时候吧!”
相比之下,大明朝在这场贸易中最为“吃亏”:由于缺乏像亚加达宜阳、上党那样优质的露天铁矿。
大明朝的铁矿开采成本比亚加达高出一倍都不止。唯一的硬通货就是湖盐,也要辗转一千五百余周里才能运到洛邑。
为了获取周先进的炼钢技术,大明朝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韩楚两国,特别是目前自产的钢材质量根本比不上周。
装备新军的钢制武器原料几乎都要从洛邑转运回去,中途还要向韩魏两国交纳过境税。
大明朝当然舍不得将辛辛苦苦换来的优质钢材,以实物税的形式让韩魏雁过拔毛,所以一直都以新周币来支付税金。
无意之间反而促成了新周币成为国际流通货币,同时也使得大明朝帐上的余额更加可怜。
现在伤疤被朱樉揭开,也难怪时焦有点恼羞成怒。
朱樉当然不是现在想要讨债,轻轻地拍着面前的帐册:“定好的事自然按协议办,我只是提醒各位,按目前的趋势,年底你们能拿什么来付账呢?”
相比之下,周地帐上的余额就非常充足了,到年底估计可以轻轻松松剩下一半余额。
可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个钱周地也得不到,只能挂在各国的帐上,甚至还要因此承受货币对内贬值的压力。
这一规律其实已经在后世全球化环境下有了充分的验证,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的情况下,赚取的货币并不能有效转化为国内资源,只能成为“外汇资产”。
国内货币量增加但资源没有相应的增加,民众手中的货币便只能被通货膨胀所稀释。
为了避免民众受损,在财政已经极大盈余的情况下,国府甚至不得不每年发行国债,以此来冲销通胀风险和贬值预期,维持周人在现有收入的情况下过上富裕的生活。
所以产业转移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应对劳动力不足的压力,还要解决已经逐渐萌发的金融风险。只有贸易趋于平衡状态,才能让周地的经济保持健康的模式运转下去。
听到朱樉这样说,各国大使开始有点明白朱樉召集他们来商议的目的了。
单靠低价的原材料,各国是无法支付欠下周地的巨额债务的,必须有数量更大、价值更高的商品卖到周地,双方之间的贸易才有可能持续下去,否则这个窟窿只会越来越大。
虽然有一种被赶上架的感觉,可众人的抵触情绪总算得以缓解:不接受朱樉的条件,那就只能做“老赖”。
可赖帐的结果却不是各国愿意承受的,至少目的为止,还得抱紧周地这条大腿。
思想工作总算被做通了,朱樉也不敢指望预料中激烈的竞标,开始强行摊派起来:
秦、韩、楚三国欠债最多,每一国都被摊派了首轮五十亿的产业规模;赵、燕的需求潜力巨大,明年的货币互换至少要提高到一百亿,所以首轮也被摊派了二十亿。
作为与燕赵贸易的重要中转站,规模已经略小于周的卫国就要特殊一点了,朱樉也不指望其发展其他产业,能够做好交通物流就足够了。
勉强接受下摊派的份额后,接下来就是具体产业及合作模式的激烈争论了。
朱樉本来是打算采用“独资”模式:由周提供技术、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设备,再用各国欠款来支付当地人员雇佣和原材料采购,按各国的税制纳税,所得利润自然都归周所有。
如此一来,不仅给各国提供了很多的就业选择,通过产业链条的整合还可极大地改进生产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简直就是双赢。
可各国却难以接受这种由周来掌控全局的模式,虽然还不完全明白其中的弯弯道道,却总有一种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感觉。
现在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这个概念,可此前U国便已经利用国家资本打过几场漂亮仗,所以当周地这个国家更为强大的资本集合体刚刚冒出水面时,顿时引起了各国的警觉。
正因为有些顾虑,各国在抵制“独资”方面空前一致,且态度坚决.
第1288章 铸币权
为了达成目的,朱樉只好退一步,改为采用“合资”模式:由各国出人、出地,并且深度介入管理,甚至掌握主导权;周则提供技术、设备及管理协助,享受一定比例的利润分红。
感觉“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之后,朱樉预想中的争抢局面终于出现了苗头。
各国当然希望能够得到与军工靠得上边的产业,对完全用于民生的则半推半就,只不过这并不单凭各人意愿,而是要根据各国实际情况。
最终,秦、赵、燕分到了畜牧、养殖、食品加工及羊毛粗加工为主的纺织业;楚、韩则有伊昆高速经济带的优势,分到了服装、玩具、家具、麻纺织等产业。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为了制衡各国,任何一国其实都没有得到完整的产业链,往往需要两国甚至更多国家的互补整合才能得到最终的成品。
除此之外,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工具制造也被转移到了各国,以方便他们生产出精简版的各职业套装,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这场“债主”的强行摊派总算落下帷幕,可各国并没有那么容易束手就擒,联合起来向朱樉提出了另一个要求:拿回自己的铸币权。
在周室衰微、诸国并立的局面下,天下无法再统一于一矩,不仅书不同文,车不同轨,货币方面更是极为混乱的。
这种混乱是双重的:在国家层面,几乎没有统一的币制,布币、刀币、贝币、圜钱混用,甚至各种货币本身也谈不上规范可言。
而在国际方面,因为兑换比例完全是一笔糊涂帐,只能互不承认他国的货币。
如此一来,要进行国际贸易,唯有采用“三金”或丝绸、布匹、粮食等硬通货。即使是硬通货,也会因为各种外部条件的变化,价值剧烈波动。
受苦的主要还是普通民众,他们消息闭塞、见识有限,既受贵族盘剥,在与商人的交锋中也处于完全劣势的地位,稍不注意便会让一年的辛苦劳作付之东流。
历史上管仲便以贸易战的手段灭掉数个小国,后世在赞其手段高明之余,却没有多少人关注过那些沦为牺牲品的普通民众,仅仅一句“国中大乱”便轻松带代过。
高度重商的U国和坚决抑商的大明朝,并非是由于管仲和洪辰仇的掌权理念之别,更多的还是因为各自面临的实际情况不同。
U国拥有大量硬通货资源,自然可以在国在际贸易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在这方面极为匮乏的大明朝,则不得不实行国府垄断,避免自己落入被收割的命运。
所以早在打通商路之初,朱樉便非常重视货币的影响因素,不仅在周地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货币体系,还积极推动涉及到的贸易国进行自身的货币改变。
韩、秦、楚三国目前都已经有了自己新货币,燕、赵也已经达成了相关意向协议,可惜铸币权并不在他们手里,而是需要周地的铸币坊进行代工铸造。
虽然确实从中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但朱樉的初衷并不是想通过掌握铸币权来收割他国,而是实在不放心任何他们自己来铸币。
这其中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冲压铸造技术仍然属于周地的核心科技之一。在数年的技术实践积累下,万斤(十吨)冲压机已经相对成熟。
而且随着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的提升,百吨级的冲压机已经不再有技术壁垒,唯一的制约因素只剩下动力一项而已。
朱樉之所以放手让郑果去试验全流域治理体系,并不是钱多的发慌,而是建造更高更大型水坝,渐渐开始成为周地迫切需求的项目,其影响到的已经不止铸币这一项应用技术了。
况且冲压铸造技术的用途可不仅仅限于铸币,在锻造、模具、材料等诸多周地核心技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旦这个技术为各国获得,他们完全可以用来干点别的:比如通过冲压成型的全钢盔甲……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朱樉对货币滥发的担忧。
古往今来,不论何种体制,能够遏制住自己滥发货币欲望的统治阶层,实在少得可怜,哪怕是所谓的民主政体,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没有多少出彩之处。
可以想像,为了支持大规模的战争需求,掌握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铸币手段后,各国怎么可能管得住自己的铸币机,货币的混乱局面必然重新凸显,甚至比此前有过之而不及。
这对商贸发展必然会造成严重打击,更会影响到矩行天下的步伐。
可铸币权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是最高公权力的体现,是支配社会公共资源的权力来源。各国是不可能把这一命根子长期放在周地的,拿回去是早晚的事。
对此,朱樉早有心理准备,却没想到会在自己强行摊派产业转移,逼着各国进行产业升级的时候爆发出来。
其实这一点并不难解,一发现自己欠周的巨额债务难以清偿,对各国来说最优的解决办法并不是发展实业,直接铸币来解决不是更直接有效吗?
至于铸出来的货币会不会影响民生和贸易,那都是次要的了。
在这一立场下,各国出现了空前团结的局面,甚至表示如果周地不把铸币权交还给他们,将不惜采用旧有技术来取代当前的代工模式。
见大局已定,朱樉也不便继续坚持,毕竟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若是表现得太过强硬,反而会加剧各国的猜疑之心,为双方的关系凭添更不可测的因素。
让他们收回铸币权可以,朱樉愿意后退一步,随即准备借此机会定矩了。
一见朱樉松口,各国无不喜出望外:拿回铸币权其实并非他们的主要目的,虽然有了新币,但各国国内的货币体系远不如周一般稳定、统一,旧的货币仍在流通。
以物易物照样流行。至少在目前看来,铸币的巨大好处仍然只能有限体现,带来的利益其实不大。
而他们最看重的,也是朱樉最担心的,便是一直都神秘莫测的冲压铸造技术,那可是周地保持技术领先的关键一环.
第1289章 着实有限
只要铸币厂设在自己国中,由自己亲手掌握,由此而带来的收获自然不言而喻。
可这并不是毫无条件的。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朱樉也说得非常直接:“我可以答应帮助各国建立铸币厂,一些相关技术也可以转让,可必须得答应一个条件,否则一切免谈。”
外交本就是妥协的艺术,朱樉投了桃,各国自然要报之以李:“樉子尽可言之,只要不太过分,必会向君上力陈。”
朱樉伸出两根手指,掷地有声:“监管,各国铸币厂必须处于监管之下。”
“这怎么行!”时焦第一个反对,以前要找周代为铸币,铸多少、成色如何都有着严格的限制。好不容易自己拿到主动权了,怎么可能让别人监管呢?
上一篇:开局向大秦求亲,传承武林神话
下一篇: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