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第908章 不足的趋势
可仅是想想,已经足以令朱樉兴奋不已了。
许星的心情却有些复杂,本来在这场农工之争中,农家就处于劣势地位,再加上人才数量远远比不过墨家和班门,若以后连“人口众多”这一优势也失去了,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为了稍作弥补,将村设为工作地之后,农家便开始在乡的设置上动心思了。
十里见方为一乡,下设二十个生产小组,也就是村。那么乡就是重要的技术物资调配中心了,若仍采用工作点的模式就会产生诸多不便之处。
在农家的强烈建议下,乡就是一座具备生产劳动、生活居住、医疗保障、物资集散的小型城镇。按洛邑成熟的闾坊模式,每乡设十闾一坊供各生产小组的成员及其家眷居住。
如此,拥有完善配套设施和一定防御能力的乡镇就有了一定的吸引力,正好可以缓解城内住房紧张的矛盾。
朱樉并没有察觉农家这点小心思,反而对此大加赞赏。
在对洛邑城进行远景规划时,他也深为土地的稀缺而烦恼。以洛邑现在的情况来看,再修几万套供居民居住的房子也没多大问题,可这样就令他的诸多设想难展开。
洛邑城内现在还有一半空着的土地,随着大量的居住区逐步完善,相关需求也开始不断增加。
比如他已经建成的洛邑医院,此前的规模简直就是浪费,可人口一多,就开始紧张起来,病房、医士、药品的数量都开始呈现不足的趋势。
医疗还只是一个方面,未来他还准备修建国家图书馆、博物馆、包含音乐在内的各种艺术馆、公园绿地等休闲娱乐场所和大型商业中心以及大型运动场馆。
更重要的是,还得为教育科研预留出各类学校、研究中心的土地。
这样一算,整个洛邑城的土地就没剩下多少了,顶多还能再建二十个坊,最终达到一百坊的居住区的规模,这已经是极限了。
让伊阙新城和四散分布的乡镇来分担人口压力,这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各有所需之下,第一版新的乡村发展计划很快便拟定出来。周地的农业从此走向了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对未来的影响丝毫不弱于同期在洛邑进行的诸多变革。
立马虎牢关外,看着出关相迎的那道熟悉的身影,朱樉心里不由五味杂陈。
刚刚商议制订好全新的乡村发展模式,神色郁郁的计冉就回来了,丢下一句:“死猴子在虎牢关等你三天,你看着办。
哦,我路上耽搁了一下,今天就是第三天”任朱樉再怎么打探,他也再不肯多说一个字。
很显然,计冉这次定然是出师不利,甚至吃了哑巴亏。这倒是让朱樉大感兴趣,可他却没有时间去撬开计冉的嘴得知真相了。
如果一切顺利,还有五天,赵圣的工匠和马匹便会抵达洛邑;第一批孔门弟子也会在这几天抵达;乡村发展和城内的各种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修建也迫在眉睫。
朱樉的日程表已经排得满满的,可稍稍思考之后还是决定丢下一切前去赴约。
亚加达对此时的周地来说,实在太过重要了。
一路马不停蹄,他和高鹤终于在日落之前赶到了。落日余晖照在于芫的身上,映出一道长长的身影,给他背后的虎牢关抹上一层淡淡金黄。
于芫竟然在等着自己,这让朱樉颇有些意外,驱马上前,朱樉在五十米外便下马问候:“于兄……亚相,何敢劳君久候。”
于芫面无表情,扬了扬手中的望远镜:“谈不上久候,周相还在十里之外便有便人禀报于吾。来,入关一叙吧。”
朱樉把缰绳交给一脸讨好的尹季,疾步追了上去。称呼之变让他心里与于芫的那份亲近,蒙上了一层隔膜,不由有些忐忑不安起来。
不比那些“没人要”的子们,于芫现在正是最得志的时候,绝不是他勾勾手指、画个大饼就能轻松诱拐的。连计冉都没能说动他,自己现在单刀赴会,胜算实在不大。
于芫侧头瞥了一眼落他半步的朱樉,淡淡地道:“听说此物,周相为U普各准备了一百之数?”
朱樉点头回应:“确有此事,不过要分三年结清,每只作价一百金,超出之数则以三百金计价。”
这也算是计冉的谈判成果之一。朱樉本来觉得白送也没什么,可在计冉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魏武计深信望远镜的制作难度和成本都相当大。
所以在不修城墙的激烈争斗中取得进展后,便同意以“成本价”购买周地的望远镜,给周地带来了一笔价值上亿的“订单”。
亚加达得到的几只望远镜单价皆在五百金之上,一听到这个价格顿令于芫极是心动,不由得询问相关细节及亚加达是否能享受这样的优惠待遇。
切实体会到望远镜的巨大威力后,各国其实都安排工匠进行了仿制。虽然其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可由于缺乏光学理论的支撑,仿制品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技术壁垒没能打破,自然就无法撼动周地望远镜的垄断地位。U普各获得一百只望远镜的消息传出后,一场新的“军备竞赛”已悄然兴起,没有一国愿意在这方面落于人后。
朱樉并没有马上答复于芫,毕竟这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会谈,交情自然得先摆在一边,一切均以利益为先。
卖给谁都是卖,亚加达既然想要,这正好可以当作此次谈判的一个重要筹码。
见朱樉不语,于芫也不追问,径直引着朱樉进入关内早已布置好的会场。看着两张相对摆放的几案及一旁展简静候的几名记录人员,朱樉不由微微一愣。
他内心里很是期待能与于芫来一场私人对话,可从关口开始便觉得恐怕要落空,现在一切尘埃落定,反倒让他得以平静下来。
双方入座之后,于芫也没再客套,直言道:“此次会谈系本相邀请周相,共同相商两国协定而起。
U、普均与周订立盟约,大明、尚亦与周有所协议,亚加达自然无视现实,落于人后。”.
第909章 尊卑观念
这番话恐怕主要是说给一旁的记录人员听的,朱樉也只好打起官腔:“周亚同出一脉,自当修好订约,亚相此举,善也!”
若没有彭城相王时的“自降身价”,任何一个诸侯国与周室打交道都是一件麻烦事,毕竟那可是自己的宗主国,即使心中再不愿意承认,事实也摆在那里。
可U、普先坐实了兄弟王的关系,其他的“远亲”自然也就少了诸多的顾忌,特别是周室手中拥有大家都想要的东西,意义就更不一样了。
于芫脸上浮出一丝笑意,显然对朱樉的配合极是赞赏:“如此,亚加愿为周之宗亲国,承认周王的天子之位,以定尊卑,周相以为如何?”
此前朱樉已经公开表示愿与各国和平共处、平等相待,可U普都只能当“弟弟”,向普京表示臣服的亚加达哪敢真的要求平起平坐。
朱樉对这方面倒不是很在意,立即点头称善。
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束缚周室与列国的交往,作为一个现代人,朱樉也没有这个时代很多人根深蒂固的尊卑观念了。
双方的关系理清之后,于芫的话也说得更加流畅,转向一旁的记录席道:“请内史将此条记录于盟约草案之中,待会商结束之后,双方确认无误再书到正式盟约之上。”
随即转向朱樉:“为示友好,亚加达愿意与周进行互惠往来,各补短缺,不知周相有何需要亚加达襄助之处?”
于芫这么直接,朱樉倒有些沉吟起来,想了又想,还是豁出去了:“洛邑缺铁,希望可以与韩在这方面签订长期稳定的贸易协议。”
他其实还是有些顾虑的,这差不多是直接暴露出周地目前的短处,而且还是公开场合,要被记录史册。只不过现在他已经对私下密谈不报希望,此时不说恐怕就没有机会再说了。
自暴底线,这当然是谈判的大忌,可他手里也并非毫无筹码,也就不怕遭到痛宰了。
于芫点了点头:“可以商量,不知周相需要多少?”
这么痛快?这可与自己之前经历过的谈判有所不同。朱樉仔细地打量了于芫一番,却无法从其眼中看出什么来,只好硬着头皮道:“敢问亚相,宜阳一年所产之铁锭有多少?”
于芫显然早有准备,毫不迟疑地答道:“按去年录册之数,宜阳县五乡二十坊,在册工匠一万人,生产铸铁三百万斤。”
虽然同样采用乡坊制,可亚加达的乡坊脱胎于晋,而河蓝又曾有过“全盘齐化”的经历,所以和U国差不多,都是以两千户为一乡。
近在咫尺的宜阳竟有一万工匠,这让朱樉颇为意外。
各国的度量衡皆不尽相同,一斤的重量大概在50克左右,也有超过300克的,总体来说朱樉与墨子、鲁颁制订的新标准,一周斤也就相当于列国的四斤上下。
一万工匠才产出750吨的生铁,这个产量看似很高,毕竟这只是亚加达诸多冶炼基地之一,却已经相当于大明一国所出。可对朱樉来说,这样的投入产出比也实在太低了。
当然,这一万工匠里面,应该是涵盖了从采矿、冶炼、精炼、打造的全产业链从业人员。相比于周地现在的生产水平来说,却仍然有数倍的差距。
朱樉深吸了一口气,将心中升起的那点优越感压了下去:“我全都要。”
即使是于芫,也对朱樉这么大的胃口有所质疑,接连询问数次得到同样的结果后。
这才皱着眉头道:“周地的用铁量有这么大?而且我听说大明也在往洛邑运送铁锭,周相到底想要干什么?”
亚加达的冶铁业在列国中最为发达,可这却是因境内缺乏铜矿被逼无奈的选择。这个时代正值青铜技术的巅峰时期,不论从哪方面来说,青铜打造的兵器都要超出铁器一大截。
各国发展冶铁业,更多的还是用来制作农具,以牛耕和铁器将农业产量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朱樉笑而不语,于芫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这个也没有问题,宜阳之铁可以全部供应洛邑。除此之外,周相还有什么要求?”
看了一眼旁边的内兄及一众书吏,朱樉心中不由有些疑惑:于芫对自己这么好,就不怕这些人到韩伍那里打他的小报告吗?
略一思忖,朱樉再度说道:“粮食,大量的粮食,不知亚加达可以提供多少?”
于芫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起来,又是缺铁又是缺粮,这真的是刚刚在U普相逼之下,打了个漂亮的防守战的周地吗?
相比于被视为恶金的铁,粮食无疑是一种重要得多的战略物资了。虽然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已经足以支撑起连年大战,可在国与国之间,大宗的粮食交易仍然极为罕见。
不为别的,任何一国缺粮的消息传开之后,第一个引来的恐怕不是逐利的商人,而是考虑要不要趁机发起战争的邻国。
朱樉居然直言需要大量的粮食,这就好像向列国公然宣布:我要撑不住了,快来打我。
“据我所知。”于芫字斟句酌地道:“周相掌权之后,周地年年大丰收,普通民众家中拥有三年存粮已是极为普遍之事,怎么可能缺粮呢?”
“民众之口粮倒是不缺。”朱樉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坦言相告:“可我曾立下宏愿,不仅要让治下民众衣食无忧,还要餐餐有肉,果蔬无缺。”
“你的意思是……”于芫有些迟疑:“周地需要购买大量粮食喂养禽畜以供肉食?”
所谓“肉食者谋之”,这个时代能够经常吃上肉的,无疑就只能是处于统治地位的贵族了。
即便是贵族,能够达到朱樉所说的餐餐有肉、果蔬无缺的条件,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罢了。
朱樉竟然想让周地的民众过上只有中上层贵族才能享受的生活,而且还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不只是于芫,在场众人中,也只有高鹤才能毫无异样。
这不是富足,是奢侈!.
第910章 一方受益
因为朱樉这番“炫耀”,会场因此而沉寂了好一会儿。
相比于此时各国掌权者所追求的国治兵强,朱樉这种另类的追求就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了。
《商君书》中赤裸裸的驭民之术在后世饱受垢病,可在这个时代,甚至在其后相当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再怎么修饰,都代表着统治者的根本追求。
花了好一会儿才确定朱樉这不是虚言掩饰之后,于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亚加达亦经四年丰产,余粮自然不少。只不过周相胃口如此之大,不知又有何惠韩之举?”
互惠互利,自然不能只是一方受益。
朱樉当然知道自己能够毫无代价地得到想要的这些东西,若拿不出足够的筹码,于芫是不可能因私废公的。幸好当初于芫给他留下了一道后门,亚加达的优势弊病他已了然于胸。
若只是单纯的物资,周地确实也拿不出什么令亚加达感兴趣的东西,虽然有望远镜这样的拳头产品,但份量仍然远远不够。
而能够用来交易的东西,显然不仅仅是物质。
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朱樉正色道:“亚相变法以来,亚加达国力不断增长,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绩。
周无力提供亚加所需之大宗货物,然,亚加有两弊,周却可略尽绵薄,薄以为锦上添花。”
当面直指其弊,这在外交场合上其实是一种不友好的表现。于芫眉头一挑,冷声道:“愿闻其详。”
朱樉面不改色,将自己准备好的腹稿合盘托出:“亚加居天下之中,列国商旅云集,商贸发达。
然,亚加达却没有自己稳定的钱币,普之圜钱、U之刀币、渼之蚁鼻钱,皆在新圳通行,此实为大弊也!”
亚加达缺乏铜矿,虽然因此而发展出强大的冶铁业,可由于缺乏能够通行列国的硬通货,在国际贸易中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只能设法吸引他国货币作为补充。
可随着商贸的不断发展,铜的用途极为广泛,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为了防止大量流出,各国也纷纷动起心眼,专门铸造含铜量较少的钱币用于对外贸易结算。
这样一来,对亚加达来说就相当于被几大强国一起“薅羊毛”了。
掌权变法四年多,于芫对此又怎么会毫无所觉呢?可问题倒是发现了,却没有任何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亚加达一度也大肆铸造铁钱以缓解钱荒,这样的货币本身没有什么含金量,仿制成本也极低,除了令本国民众财富惨遭掠夺外,根本不被列国所认可。
不要说走向“国际化”,连亚加达国内的商人们也进行了坚决抵制。
除了强弓劲弩和利剑,亚加达再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想要建立自己货币信用的努力自然只能以失败告终。
一来二去,亚加达也就干脆“放弃治疗”了,任由列国货币在自己国内通行。
朱樉一来就找准了亚加达的命门,这就让于芫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何以解之?”
掌权变法以来,于芫为此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将所有大宗货物交易收归国府统一进行,可问题的根子没有解决,收效自然就甚微了。
若朱樉真有办法解决,这还真是他梦寐以求的“奇货”了。
朱樉掏出一把周币,示意一旁的小吏交到于芫手上,任其仔细观察一番后才道:“货币亦是一国之命脉所在,岂能操于他人之手。若亚相愿意,周愿为亚加达铸造无法仿制的新币。”
于芫摩挲着手中的新周币,若有所思地道:“如此,岂非韩之命脉控于君之手乎?除非拿铸币的方法来换!”
新周币虽然只能在洛邑流通,可由于其制作精美,自然也开始渐渐流出,所以这并不是于芫第一次看到这种钱币。
自十文以下的新周币皆用钢制,仍然不能防止出现生锈的情况发生,但各国并没有相应的冲压技术,所以目前倒也确实无法进行仿制。
若亚加达能够得到相关的技术,由自己进行大量制作,倒也不失为解决货币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朱樉却有些犹豫了。
铸币可不仅仅靠一台冲压机就能实现的,水力驱动、水坝建造、水泥、冶炼、模具甚至标准化机床,这几乎是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周地大量的核心技术都被包含在其中。
且不说该如何确定其价值,目前要不要进行这样的技术转让,也还远没有进入朱樉的考虑之中。
思虑再三,朱樉断然拒绝了于芫的“非份之想”:“铸币的方法暂时还不能作为交易内容,若由亚加达提供原料,周愿意以半成之利为韩铸造新币,这已经是最后的底线了。”
金属货币可不比纸币,其成本要高得多。比如周地目前的“金币”,虽然是由铜、锡、磷混合而成的合金,可将各种成本除开之后,铸币的利润也仅在一成左右。
以贵金属为原料铸造货币,一般来说是很难“超发”的,毕竟其产量极为有限,而且用途也非常广泛。
上一篇:开局向大秦求亲,传承武林神话
下一篇: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