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因为人力资源的紧张,再加上与东西二周公关系不断改善,目前洛邑城的武备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公开的武装力量仍然只有清率领的二十名禁军,负责的主要还是王宫的安全。
两百余武墨虽然也肩负着全城的治安和警戒任务,可差不多都是“兼职”:虽然这些人并不是匠艺见长,但朱樉怎么可能将其白白浪费,早已根据其特长一一进行了安排,成为大建大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墨子眉头微皱:“伯继是欲提前编练新军乎?如此短的时间,恐怕力有未逮,更何况……”
在场诸人中,也唯有墨家与U普等强国都有过交锋,自然清楚地知道魏武卒和齐技击的真正实力,对当前面临的严峻局面自然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洛邑目前可以说是没有军队,可这种情况当然也不会永远维持下去。即使朱樉信守之前不向外进行武力扩张的承诺,编练新军都将成为必然发生的事。
几个月下来,墨家已经成为周地举足轻重的一份子,自然清楚地知道周地的家底有多少了。以这么点人口,这么短的时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U普的对手。
“不不不。”朱樉却直摇头:“以短击长这种蠢事我怎么会去做呢?一年之内,周地绝不抽丁建军。
可正如我掌权之初那样,我们既然无法在现在建立专业的武装力量来,就只能扩大范围了。”
许星想起之前朱樉的农工一体的基本国策,若有所思:“人人为工,人人为农……伯继这是想要人人为兵吗?”
朱樉站起身来,双手撑住桌面:“不错。人人为兵,全民皆兵!无论如何,我都要捍卫我们的发展成果,绝对不允许谁来破坏它,即使是U普,那又如何!”
其实这个策略早在计冉最初的三策时便已包括,只不过朱樉一直抱着一丝侥幸心理,一切以效率为先,这才一拖再拖。可现在,终于让他再没有拖下去的借口.
第717章 最佳的时机
“好!”鲁颁击掌而叹:“谁要来破坏,干!我们岂是好欺负的!”
班门这段时间在洛邑无疑最为风光,根本不再将自己视为外人,特别是朱樉伤好之后。
绝大多数班门弟子都已将家人接来,当然与朱樉同仇敌忾,鲁颁的话顿时引来班门弟子的大声附和。
墨家最讲究组织纪律,一切均唯墨子马首是瞻。
沉默片刻之后,在墨子的示意下,最精通战阵的邓棱子表示出了异议:“师弟,你这个想法恐怕不妥。
兵贵精而不贵多,虽然周地民心可用,可真要全民皆兵,不仅要耗费大量民力,且不会有什么实效。”
“我并不是要让老弱妇孺都去上阵杀敌。”朱樉早已胸有成竹:“就算把周地的青壮全交给邓师兄训练,这么短时间内也无法与U普对阵。
可是,即使是身披重甲的魏武卒,也非不死之身,一个妇女持弩便可将其射杀!”
稍聪明一点的,其实已经隐隐猜到朱樉的用意,却仍被其接下来的话惊到了:“十个月,我们要造出十万强弩,训练数以万计能熟练操作的弩手,这却并不难做到。”
虽然在场的都是朱樉值得依赖的核心成员,他还以有所保留的。
在计冉的的启发下,两周公领地的二十余万领民早已被他视为“解救”对象。计划虽未完全成形,可事已至此,他再不能耐心等候最佳的时机。
所以他最终的目标,是要在U普前来问鼎时,造出三十万的强弩并让周地所有人熟练将其掌握。以数十万的强弩,捍卫自己的发展成果!
“十万强弩,恐怕有些勉强。”泰杉露出为难之色,其他熟悉制弩的人也不自觉的点头。
弩在夏国历史出现得相当早,相传为黄帝所制,也名窝弓。
即使抛开其传说的成份,至少在元朝时期已经有大量的使用记录了,到了春秋战国更因战争的需要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强弓劲弩皆出于韩”更是“善射”的亚加达能成为七雄之一的重要资本。
弩和弓各有优劣,可训练一名合格的弓手往往需要数年,神射手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弩却没有这么麻烦,作为一件高致命的武器,根本不需要太多训练便可操作,正适合刚放下锄头的农兵持之上阵杀敌。
正因为这一特点,元朝时期的弩不仅制作工艺极为纯熟,品种更是极大丰富。用于攻守城垒的强弩可以轻松射杀数百步外的一切敌人,方便携带的轻弩也是收割敌人的利器。
可相对应的是,制作一具合格的弓弩所需的巨大耗费。
即使是一名熟练的工匠,以传统的工艺来制作一具弩,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而且对材料的要求极为严格,弩臂部分必须是材质上乘的硬木,弩弓则由韧性较好的竹、木片胶制成复合弓,弩机更是整具弩的核心所在。
大明朝能够挟六世之余烈而一统天下,虽有着诸多的因素合力,可大量装备标准化可替换的强弩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弩可以说是各国军队中必不可少的标准配置,可由于制作难度大、成本高昂又易损坏等因素,大大制约着各国军队的弓弩装备数量。
即使像U普这样的超级强国,弩一般都只有精锐部队才会大量装备,根本不可能普及开来。而朱樉想要一下子造出三十万具弩,虽不至于冠绝列强,却也算是极为罕见的大手笔了。
确实是件大事。
目前周地的运转对大多数人来说简直好得不像话:工农各有专属,互相间的配合协调也相当默契有序,实际成效更令人瞩目,朱樉即使心生得意也有其不容质疑资本。
可朱樉内心却非常清楚,实际上周地现在仍然是一副“烂”摊子:国府的掌权体系太过松散。
除了原来的周人外,新加入的不论农家、墨家甚至班门和扁鹊一系的医者,基本上还是在“你情我愿”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就像之前的农工之争一样,朱樉根本不是以自己天官冢宰的身份颁下行政令,强行进行细致分工,反而要尽可能地考虑各方的感受和愿景,营造出皆大欢喜的局面。
为此他实在耗费了不少精力,实际情况往往也不如他的预期,就如一个想要讨全家欢心的小媳妇,受了委屈也只能自己一个人咽下。
更不要说像计冉这样“无组织无纪律”的代表人物了,反而是朱樉在被牵着鼻子走。
周地的管理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简直就是一团糟。
朱樉这个掌权不要说生杀予夺、集权于一身,就连人事任命上基本也还属于“双向选择”的境况。
当然,朱樉自己对权力并不热衷,也没有兴趣去驱使农家、墨家为他个人效命。在受老聃启悟之后,更把自把己定位为“水”,而非一个管理者。
周地之所有能有现在的兴盛之况,除了朱樉“天真”的原因之外,当然得益于各家各派超卓的专业水平得以尽情发挥。
而能够形成目前这样的“大团结”局面,最主要的还是朱樉能抓住他们的“软肋”,使其心甘情愿的参与到洛邑的各项建设中来。
这样的情况在和平环境下倒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只有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其最大效应。可一旦面临战争,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要调动所有力量无所不用其极地捍卫周地,“你情我愿”的双向选择虽然是最佳局面,但实际操作上就难免会误事了。朱樉虽不知兵,却也知道令出如山这一军中铁律。
简单的说,平时大家有事好商量,朱樉受点委屈也没什么。可到了战时,集权却是必须的,哪怕不是集于朱樉一身,也需要有一个核心的组织能够乾纲独断。
有时甚至要损失一部分人的利益,来为全局目标服务,这就绝对不是靠商量可以轻易达成的了。
朱樉本来不想碰触这一“禁区”的,他将自己定位为服务者,定位为“水”,便是因为内心十分清楚.
第718章 大异于常
像墨子、许星、扁鹊、计冉这样的人,都不是唯命是从之辈,都不愿意受到过多束缚,更不会轻易去做违心之事。
唯有放下身段,找准他们的“软肋”,“惯”着他们,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服务,这才有可能真正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效力,享受到诸子绝世才华得以施展带来的成果。
有鉴于此,他所设想的战时体制也大异于常。
反正弩的标准制订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朱樉立即叫停众人,先是郑重一揖。
这才字斟句酌地道:“以周地目前的实力,不要说U普,连东西周公和盗跖都能给我们造成极大威胁。
想要捍卫我们的奋斗成果,必须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非如此,我们的努力将毫无意义!”
许星和墨子闻言脸色均是一变,眼神闪烁,神情复杂。
以他们的才智,当然听得懂朱樉这冠冕堂皇的话语下暗藏的意思。对于朱樉这个弟子,二人当然是非常满意的,否则不会一改往常,全力相助周地的各项建设。
可要真正听命于人,这可就有本质上的区别了。
鲁颁才智上稍逊二人,迟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不过他却没二人的执念,以前他效命渼洲想要跻身权贵之列,现在让他效命朱樉以成匠艺巅峰,说起来反而还要更加心甘情愿一些。
“师傅,樉子。”
鲁颁一脸郑重,语气平淡却透着坚定:“遇上你,班才知道以前追求的那些东西简直狗屁不如,虽然你年纪可当我的孙子了,可对我却恩同再造,让我找到更值得追求的东西。
朝闻道,夕可死,班,此生已无遗憾,自当唯命是从。”
朱樉回敬一礼,颇是感慨:“在下何德何能,竟获诸位相助。
我师兄于芫曾对我说,天下没有什么是不需要付出代价就可以得到的,越是贵重的东西,想要得到就需要付出越大的代价。”
以目光巡视众人之后,朱樉继续道:“小子狂妄,意欲达成古往今来无人可及的伟业,一扫乾坤,将我们的文明推向无与伦比的巅峰。
为此,我既有幸结识诸位,亦不得不做了或是将要做很多违心之事,这是我需要为之付出的代价,自然毫无怨言。”
“伯继可直言。”墨子终于结束沉默,抬头看着朱樉,锐利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异样的神采。
朱樉尴尬一笑,再不好将之前准备好的说辞继续下去,只好开门见山:“老师,弟子欲在周地设立战争动员机制。”
“战争?”墨子眉头微皱,犹豫了一下才道:“那你我的约定……”
墨子正是因为对这种局面深恶痛绝,这才提出兼爱非攻这一“逆潮流”的主张:庶民为此,何其苦矣!
若非之前朱樉向他保证,绝不会利用墨家攻伐他国,即便他非常欣赏这个年青人,也绝不会率墨家留在周地。
可现在,朱樉竟然也要将周地推入战争状态,这让他内心无比矛盾,虽然这并不是朱樉主动挑起的。
墨子语气变冷,称呼也随之改变:“君且细言之。”
“与老师的约定,当然不会改变。”朱樉倒是极为坦然,显然早已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周地将奉行防御性的战争策略,战争动员机制亦仅针对他国入侵的情况而设。
请老师放心,弟子无意征伐列国,但捍卫自己发展的决心却坚如磐石!”
许星叹了口气:“那你到底想怎么样?”
放在之前,许星简直比墨家还要极端,他理想的社会状态是一切靠自给自足,所有人都自耕自食,如非必要甚至连交易往来也不要有。
阴差阳错之下让他来到周地,并且留了下来,从头到尾参与了朱樉的互助会社建设及其后意外掌权后的种种。
这两年多的经历,让他对社会分工有了更多的认识,自然不会再坚持原有的执念,反而因朱樉的一次次“引诱”,走上了一条从未想过的康庄大道。
可以说,农家对朱樉的支持比墨家还要坚定得多,若有必要,让许星为朱樉放弃尊严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但并不意味着就愿意成为朱樉随意支使的工具。
一切,仍然需要你情我愿。
长吸了一口气,朱樉将自己整晚的思考尽数吐露:“我想,大家都和我一样坚定地要捍卫费尽心血的发展成果。
可列强环伺,不可能让我们永远独善其身,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一种机制,一种可以将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统一调动起来,为保卫自身服务的机制。
集合我们所有的力量,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挑战,让所有敢于来犯的敌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将目光投向墙上那张巨型的周地人力资源表,朱樉咬着牙道:“我们现在还是太弱小了,弱小到谁都觉得可以任意处置我们。
我希望能和诸位一起努力,总有一天,这天下没有人再敢藐视我们,甚至连侵犯周地的念头也不敢生起,连想一想都感到恐惧!”
一听到朱樉明确表示只为防御,墨子脸上结起的坚冰顿时散去。
即使是为了无关小国,墨子也不惜全力相助其抵御大国的进攻,更何况这由他们一手一脚亲自建设起来的周地。守御周地不受侵犯,已然成为墨家责无旁贷之事。
忧虑尽消,气氛随即恢复以往的融洽,让朱樉得以尽吐心中之想。
在组织架构上,朱樉当然也没有多少经验,所以他这个周地战争体制的构想便难免借“古”鉴今,同时又鲜明地拥有其热衷于极致分工的风格。
首先是最高领导机构上,朱樉并不是要自己一个人独断一切,他当然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有几斤几两,所以便借鉴他稍熟悉的体制,设立周地“上级组织会”。
虽然这一举措是因U普相王而起,可朱樉的目标却并不仅止于此。“危”中必然“机”,一经计冉启发,朱樉的思路便由此展开了。
目前的头等大事当然是在这场U普问鼎的风波中活下去,可活下去之后呢?.
第719章 极为赞赏
周地的工业化进程相比列国来说算是比较快了,可并不令朱樉感到满意,最大的问题问便是他没办法将人力分配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去实施。
要把大量的农业人口划到工业中去,进一步夯实周地的工业化基础,可不是由他一个人说了算的。
此前许星便已有诸多不满,若不是他采用“曲线救国”的方法,把许星引向“歧路”,工农之争的矛盾恐怕早就激化了。
这绝不是长远之计。
借着构思战争动员机制的机会,他完全可以“假公济私”,在人力资源的调配上拥有更多的决策权,而不是事事靠商量和另辟蹊径。
目前他给墨子和许星画的大饼已经足够多了,若是再依靠之前的方法,他实在没有信心自己还能找出更多的方法来。
而且,这实在太没有效率了!
既然是组织会,自然就不会只有朱樉一人说了算,这个组织会里除他之外。
还包括了其四个身为国府顾问的老师,以及秦桓、鲁颁、计冉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差不多也就是目前周地所有顶尖人物的集合。
为了体现其专业性,朱樉还设立了特别参谋员,目前仅有禽华里、邓棱子及周地武装最高长官的武卿三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周地精通战争的人才实在屈指可数,还大多集中在墨家弟子中。
听完朱樉的人事设置,许星和墨子均表示点头认可,更对朱樉表示任何决议均需获得多数组织员赞成方可实施极为赞赏。
至于所有通过的决议都必须无条件执行,同样没引起二人的“警觉”。
表面上,这种领导机制还是比较“民主”的,可朱樉却占了大便宜:组织员有八个,计冉、老聘估计连参会的兴趣都没有。
方一志就更不用说了,几乎不会有反对的可能;再加上鲁颁对朱樉唯命是从……
只要自己不太过份,轻松拿到五票是板上钉钉的事,说是朱樉的一言堂也不为过。
为了达到自己的那点小私心,朱樉还在规则中设立了代票制:未能参会的组织员,可以委托其他人代为投票。
上一篇:开局向大秦求亲,传承武林神话
下一篇: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