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第637章

作者:一剑光寒十四洲

  王安石躺在病榻上,不由想起了无疾而终的变法,老泪纵横。

  大宋何尝不是如此,好端端的变法,最后硬生生变成了新旧党派的义气之争。

  可是,新政最开始,就只是想解决大宋的积弊罢了!

  就是因为新旧两党中的许多人,都只顾着维护自己的权力!

第861章 男性的父权脑,爸爸还是爱我的,刘阿斗:同是天涯沦落人

  下一刻,天幕忽然响起的声音,让诸天众人都好奇地投去了视线。

  【女性执着于找好男人,男性执着于找好父亲】

  【女性将男性的霸道、控制、占有、自私意淫为男性的爱】

  【男性将父亲的独断、专制、冷漠、自私意淫为父亲的爱】

  众人听到这里就听愣住了。

  等等,这两个是同一个概念吗?

  为什么要把女人和男人之间的感情,和男人和父亲之间的感情放在一起谈?

  他们不解,但大受震撼。

  而且这用的词,是不是有哪里不对劲?

  独断专制就罢了,各朝各代对这点算是深有体会,父亲作为家里的话事人,出现独断专制的情况并不算很罕见。

  况且父亲独断专制,也不能就说父亲不爱儿子。

  可是冷漠和自私,这又哪里算得上是父亲的爱?用的还是“意淫”的词!

  紧接着,天幕继续讲述的内容又往众人头上浇了一桶油。

  【现实情境当然很难满足这种意淫,便借影视作品作为桥段满足大家的幻想】

  【今天通过一些影视作品父子和解的桥段,讲述男性的父权脑】

  【这也是一种心理学上症候群,又名:爸爸还是爱我的,爸爸再爱我一次】

  【指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亲,或者父亲式人物关系缺失或虐待性、不健康的关系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这会导致孩子成人后,难以信任他人,同时对他们有着强烈的依恋】

  【这里就用来指代对父亲的崇拜与向往,渴望得到父亲关爱与认可的一种心理,也就是俗称恋父情结】

  诸天中已经为人父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心里都狠狠咯噔了下。

  这,这意思是,父子关系处理不恰当的话,还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虐待性的关系不必说了,可这个关系缺失,什么算是关系缺失?这管孩子的事主要不是当娘的负责吗?

  再说了,有时候在外打仗或者走商,长时间见不到也是在所难免的吧?

  还有那不健康的关系,什么样的关系算是不健康?

  无论是真心关爱儿子,还是盼着儿子光宗耀祖,继承家业的父亲,这会都紧紧盯着天幕,生怕错过一点,自己在不知道的时候就导致儿子有了心理问题。

  万一因为这样,把儿子养废了,那可怎么办?

  同时,诸天里不少为人子的人,也感到不解。

  崇拜父亲,渴望得到父亲认可,这不是理所当然且非常常见的事吗?

  这在后世,已经变成了一种病?

  对心理问题毫无了解的古人们,听到视频说法,第一反应就是这在后世是一种病症。

  天幕视频仍在继续:

  【《乘风破浪》的男主父亲徐正太在男主出生前犯事坐了六年牢,母亲产后抑郁跳楼自杀】

  【男主因为这件事,和父亲不支持自己的赛车梦想而憎恨父亲,父子关系僵化、恶劣】

  【《流浪地球1》刘启由于刘培强狠心给母亲安乐死,在他成长过程中的缺席,讨厌、怨恨父亲】

  【《金枝欲孽》孙白杨憎恨父亲孙清华忙于宫廷内工作,没能赶回来见母亲最后一面,害得母亲含恨而终】

  【为此,他宁愿寄居青楼都不回家】

  【《阳光普照》父亲阿文对惹是生非,品学皆劣的小儿子阿和视若无睹,当没有这个儿子】

  【一心将备考医学院的大儿子阿豪,视为自己的骄傲、寄托】

  “为人父岂能这样做事?甚至不能为儿子树一个好榜样。”

  康熙听见第一个例子时就忍不住皱眉了,听听这所谓的父亲都干了什么事。

  孙清华和那位阿文就罢了,毕竟朝臣忙于宫廷工作是理所当然的,没能赶回来见妻子最后一面,虽然遗憾,但并非不能理解。

  而那个阿文,小儿子人品不行,学业不行,对这种不成器的儿子失望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他有这样的儿子,也会被气得不想承认这是他儿子。

  只是前面那两位父亲,委实不成样子。

  一个犯事去坐牢,致使妻子自杀,不仅没给自己孩子立个好榜样就算了,还害得孩子六年没有父母照料。

  这样小的孩子,父母都不在身边,不怪他委屈。

  还有那位刘培强,这是出了什么事,以至于要给自己妻子安乐死?

  儿子知道这件事,怎么会不导致父子关系恶劣呢?

  不过,康熙觉得,发生了这些事,儿子和父亲关系不好是可以理解的,但百行孝为先,哪能去憎恨父亲。

  可他想到这个视频开头,天幕提及这些和心理疾病有关,康熙又默默将这些话都咽了回去。

  “这些当爹的,哪里想过我们这些当儿子的感受?”

  刘阿斗看前面几个例子时,还能当乐子看。

  可看到那位阿和不受因为比不过哥哥,不受父亲待见时,心里那块埋藏了许久的心结一下子就被戳中了。

  刘阿斗脸上露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触动表情。

  他同样不受他爹待见,就因为他没有大才。

  在他还是婴儿时,因为被敌军掳走,赵云将军为了救它,差点折在敌军里,回来时他爹就把还在襁褓里的他摔到了地上。

  多亏了他命大才没被摔死。

  长大之后,他爹又总是觉得他才干不足,担不起大任。

  每次查他学业,让他办事,他爹都不满意。

  如果不是他没有个兄长阿豪,他爹没得选,否则,估计他和阿和也是同样的下场。

  ……

  【这些情节里的父子关系,突出了一个共同特征】

  【当男人还是男孩时,父亲在男孩成长过程缺席缺位,这时候男孩就是父权制的受害者】

  【由于父亲缺席,母亲是男孩的长期照料者,男孩就会偏向母亲,并未母亲受到的父权灾难抱不平】

  【这时,就会进一步激化父子矛盾】

  【但这些剧情是为男孩精神弑父,看清父权体制的压迫与剥削做铺垫吗?】

  【恰恰相反】

  诸天里不少人在看到父权制受害者时,就忍不住酸了鼻子。

  太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在父亲那里受到过或大,或小的委屈。

  只是听到“弑父”的时候,这个过于大逆不道的字眼,让他们眼皮跳了跳。

  哪怕是精神弑父,对于讲究伦理纲常的各朝各代人而言,还是过于敏感了。

  然而不等他们反应,“恰恰相反”四个字就砸到了他们头上。

第862章 一口气看完《乘风破浪》?赵佶:我爹就是为他自己!

  这让人禁不住联想到前面提及的恋父情结。

  顿时,众人对前面提及的这几人的父子关系走向有了预感,一时间都沉默下来。

  果不其然。

  【《乘风破浪》男主在憎恨父亲的前提下,穿越回父亲年轻年代,和父亲称兄道弟】

  【他重新认识父亲后,在反派伤害了父亲的兄弟,决心做掉反派时,他没有阻止,反而和父亲一起去为兄弟报仇】

  【即使他明知父亲这一去就要坐牢,母亲会在生下他之后,产后抑郁跳楼自杀】

  【但是他为了兄弟义气,没有阻止父亲,进而阻止母亲悲剧发生,他却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父亲的行动】

  【这一刻,男主彻底认同了父权价值体系,归顺了父权体制】

  【他实现了从男孩到“父亲”的过渡,他成为了他曾经讨厌的父】

  评论区:

  “可是即使报仇了,兄弟也回不来了,平白把自己搭上。”

  “这说白了就是自私,自己老婆还怀着孕,明知道可能会把自己搭上,还偏要去,不就是为了全自己的义气,就舍弃自己老婆孩子吗?”

  评论区犀利的戳破了掩盖在兄弟情义下的本质,让诸天众人一时间都沉默了下来。

  “这份义气是值得佩服,但确实是太过冲动,太过自私。”

  武松灌了一大口酒,沉默了会才出声点评。

  他们行走江湖,兄弟义气自然也是放在心里前排的。

  这种冒着被逮捕、流亡的可能,也要为兄弟报仇雪恨的心情,他自己就经历过。

  大哥被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对奸夫淫妇害死后,他就为了给大哥报仇,杀了那对奸夫淫妇。

  最后在被官府缉捕下,上了梁山。

  兄弟被害,怎能不报仇?

  可问题是,他是一个人,当然可以杀了仇人,来个痛快。

  这徐正太自己有妻儿,又没法保证能带着妻儿一块逃,最后害得自己娘子自杀。

  然而,徐正太还能说是为兄弟怒发冲冠,算是全了兄弟情义。

  对于那儿子,武松才是真正的一言难尽。

  他此举,无疑是亲手害死了自己的娘,他过去为自己娘亲抱的不平,岂不都成了笑话?

  武松总算是有点理解,天幕开始时说的恋父情结了。

  这个词形容得还真挺贴切。

  ……

  【《流浪地球1》里同样,刘启在目睹父亲在执行任务时的勇敢、冷静、大无畏的牺牲之后】

  【他理解了父亲长时间的缺席缺位,父亲为什么不能陪伴在他身边】

  【他认可了父亲所做事情的价值】

  【当刘启长大,成为一个父亲的时候,他也会像他父亲一样,为了家国大业抛下家庭】

  岳飞长长叹了口气,眼神黯然地垂下头。

  若说方才他还能批几句徐正太父子俩太过冲动和不理智,看到这里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刘培强为了家国大业抛弃了家庭,他们这些远征在外的人,又何尝不是呢?

  为了保家卫国,常年在外戍守边疆,让妻子常年看不到丈夫,儿子常年见不到父亲。

  而他的儿子长大后,也随他走上了战场,他儿子何尝不是在重走他这条路。

  世人称颂他的大义,称颂他为英雄,可对于家庭,他无疑是自私,是不尽责的。

  “大家与小家,自古以来就难两全。”

  他们也希望可以两全其美,但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