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第627章

作者:一剑光寒十四洲

  回想起这些,蔡琰面露苦涩,看着天幕里的燕冬萍,忍不住摇头批道: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而天幕中,夫妻俩的离婚官司也做了最后判决。

  【两人又争执了会,最终达成了离婚协议】

  【法官:“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原告燕冬萍提出离婚,被告表示同意”】

  【“第二,婚生女随原告生活,抚养费自理。”】

  【“第三条,被告要求探视,应急协助”】

  【“第四条,夫妻共同财产,红旗牌轿车一辆,归原告燕冬萍所有”】

  “糊涂!竟就这样妥协了!莫怪被人欺负得死死的!”

  武松摔了酒碗,虎目瞪着那无力捂脸的男人,简直是怒其不争!

  就那些证据顶个屁用!

  这女人分明就是有备而来,一门心思地想占家财,把过错全推给他。

  要是这男的愿意争一争,哪至于最后结果都顺了那女的意思?

  连探视孩子都要靠什么“应急协助”!

  而且武松留意到,这法官判决所言是“自愿达成协议”。

  也就意味着,这不是法官昏庸糊涂,把孩子和车都判给了那图谋不轨的女人,而是这两人自个商量的结果,也就是那男的妥协同意的结果。

  武松登时更怒了。

  既气不抗辩,就这样妥协的男的,又厌那心怀鬼胎的燕冬萍。

  他再想到自己兄长和潘金莲,喝骂了声:“那毒妇!”

  一时旁人也不知道他说的是潘金莲还是燕冬萍。

  此时的武大郎,听见判决结果后,挑着担子,蹲在路边,不言不语地低下了头。

  他对那男人的选择的原因再了解不过了。

  虽然他们二人处于不同时代,经历亦不完全相似,可又那么相似。

  都是夫妻俩,和离前不可能没有预感,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就好比他。

  真相往往太过残酷,睁只眼闭只眼,有时候还能得过且过。

  可惜最后还是落得如此下场。

  那男人公堂上只辩驳了那一句,其余时候都不作抗辩,甚至答应了这么多要求,只怕是心如死灰,彻底失望罢了。

  武大郎想起金莲和近来发现的端倪,不由更失落。

  “这样来看,我行事也不算太离谱嘛。”陈世美道。

  他是为了公主抛妻弃子,但那是人往高处走,人之常情的事。

  一心掩盖此事,亦是人之常理。

  可至少他从未想过将过错推诿给糟糠妻,占尽便宜后还要反咬糟糠妻一口。

  换了他,别说还索要车子了。

  这些年欠的养孩子的银子,赡养父母的花销,他都能双倍给她们。

  就在这时,天幕视频中:

  【法官宣布离婚协议内容后,燕冬萍朝上方忽然露出了抹意味不明的笑容】

  “这燕冬萍手段可真了得。”

  潘金莲掩着嘴笑,都是同道中人,她一眼就看出了那抹笑有多意味深长。

  这场公堂和结果,恐怕都在燕冬萍的算计之中。

  不过。

  “也是他活该,跟武大郎一个样,谁叫他们太老实,被欺被骗噎死咎由自取。”

  西门庆嘿嘿直笑,搂着潘金莲附和:

  “娘子说得是,这都是他们自找的。”

  “他们要是识趣,乖乖答应了不就好聚好散,也用不着闹上公堂。”

  潘金莲顺势倒在西门庆怀里,眼里闪过狠意。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有更好的选择,谁还要选这种憨厚老实又不起眼的人?当然要先紧着自己利益来。

  她都能想到,燕冬萍和离后,有了钱有了车子,孩子又跟了自己,日子能过得多滋润了。

  待日后她事成,亦能过上锦衣生活。

  “这,这些毒妇,太过分,太狠毒了啊!”

  宋朝一李姓小官员,痛斥出声。

  前不久,他几次回家途中都能瞧见一位美貌少妇,鬼迷心窍下,见那美貌少妇亦半推半就,就暗中勾搭在一起,经常私会。

  谁知,这根本就是她设下的场骗局!

  那日他下了决心,想和对方尝尝鱼水之欢时,才上了床就被那少妇的丈夫捉奸在床。

  为了官声,兼之那丈夫的施压,他只好顺了少妇的提议,用银子收买对方。

  就这样,他简直成了他们的摇钱树!

  等他醒悟过来时,却已经晚了,为了保住官声,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这燕冬萍的行径,与这何其相似啊!

  都是精心准备了利于她的所谓证据,再以此达成自己目的,这与勒索有什么差别!

第847章 北洋水师与敌军交战,政敌还在攻击水师统帅,雍正:混账玩意!

  就在诸天众人抨击燕冬萍可恶行径时,天幕画面发生了变化,出现新的视频内容。

  【为什么明治维新成功了,但洋务运动却走向失败?】

  【十九世纪下半叶,面对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东亚有两个国家几乎同时展开了变革】

  【不同的是,岛国的明治维新成功了,华夏的洋务运动却失败了】

  【二者同时为向西方学习的救亡图存的改革,为何清朝与岛国结局既然不同?】

  众人注意力顷刻就被这一成一败的两个变革吸引了,尤其是失败的那个,还是华夏的改革!

  听起来是同样背景下,怀着相似目的进行的改革,可岛国那方寸之地都成功了,华夏却失败了?

  不少人都难以置信。

  泱泱华夏,居然在变革上输给了岛国?

  后世华夏这段时期的情况,他们在以往的天幕就有所耳闻,西方的技术更进步,他们落后挨打没办法。

  但是这小小岛国,比彼时华夏更落后的岛国,居然也一举越过华夏,变革成功了?

  “他们是怎么变革成功的?”

  王安石等一干在主持变革,或者变革失败的政治家,这会都目光灼灼的盯着天幕。

  岛国既然能成功,其中定有能吸取经验之处,或能为他们所用!

  天幕最先提及的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最先打出的是“自强”的旗号】

  【19世纪60年代初,他们就试图通过训练新式军队,购买新式武器,建设军事、工业、纺织等企业】

  【为此,清朝引进了大量西方军官训练将领,还引进了洋枪洋炮装备陆军】

  【同时建设军工企业,仿制新式武器】

  【29年里,洋务派创立了34家军工企业,生产了超过四千万两白银的军事装备】

  【在海军上,清朝也有能力生产超过两千吨的中型军舰了】

  【还斥了数千万两白银,建设了北洋水师,军舰总吨位超过三万吨】

  “这个成果,看起来不是还可以吗?怎么就失败了?”

  刘彻困惑地盯着天幕,这些成果听起来可不算小了。

  后世枪炮的威力他在天幕里是见识过的,这洋务运动给军队配备了大量洋枪洋炮,后面还能自主生产。

  足足四千万两白银的武器装备!

  他都不敢想象,大汉军队若是能备上四千万两白银的武器装备,打匈奴的那几场仗,又何需打得这么惨烈?

  更不必说,洋务运动还建立了水师。

  这个战船的总重量,还有耗费的银子,这支水师从战船武器装备,到水军将士,想来都会是精锐。

  怎么看,都不像会失败的样子。

  所有人也为此感到困惑。

  在看到天幕后续内容前,他们先看见了下方的评论。

  “银子是花了不少,听上去军事力量也强了不是一星半点,但不顶用啊。”

  “就是,都是些花架子。”

  “除了跟老是掉链子的法兰西打的那场,侥幸小赢外,和别人打就没赢过了。”

  众人心头咯登了一下,接着天幕画面一转!

  【但是】

  【北洋水师日常运作和所需军费,基本都依赖创立者李鸿章和他的派系,打仗的时候,朝廷和其他督抚都不怎么提供后勤支持】

  【甚至在北洋水师与敌军交战时,李鸿章的政敌和言官还不断弹劾他】

  【而且,清朝朝廷直接管控的中央军是没有什么战斗力,打仗全靠地方督抚的兵】

  【地方督抚各自为营,军队都没法统一指挥,怎么和侵略者打呢?】

  “混账玩意!这都什么时候了,还顾着窝里斗!”

  雍正指着天幕,气得手指都发抖,龙颜大怒。

  他日日勤耕不辍,辛苦壮大的大清,居然被这些不肖子孙折腾成了这副模样!

  洋务运动那会,当皇帝的都在干什么吃的?

  地方权势过大,势必会弹压中央,故而他在位时,把大清的权力牢牢掌在中央手里。

  结果,他的子孙倒好,中央的军队不禁打,还要依赖地方军队,连统一指挥作战都做不到。

  那些地方督抚也尽是些没脑子的玩意。

  不把外敌清了,在窝里斗了再多利益有什么用?还不是只能被外人白白抢走。

  “都是些目光短浅之徒!”

  大清在这群人手里,不亡才怪!

  “只要触及了他们利益,哪怕同为变革阵营,也会攻讦掣肘,难以避免。”

  王安石对此感触再深不过了。

  当初他两度变法失败,两度被罢相,除了保守派得势外,也是因为各地官员为了自身利益,推行变法举措时,中饱私囊,尸位素餐导致的。

  若是洋务运动不能解决这个内部问题,难怪后来改革会失败。

  他有预感,这个变革,恐是注定失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