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剑光寒十四洲
就连寻常百姓居住游玩的楼房,也没有哪栋低的!
“申城,这是后世的吴国?!”
夫差在天幕视频渐渐拉远,呈现出整个申城样貌时,就认出了这个位置,顿时一拍大腿,喜不自胜地喊道。
虽然后世没有吴国了,可吴国的地界竟然发展成如此仙境,这是何等骄傲之事!
“来人!寡人命你们将申城这座仙境速速刻下来!”
吴国擅刻的工匠全部动了起来,但是夫差很快就被天幕后续视频内容吸引了。
【最近,来申城游玩的棒子国人越来越多】
【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棒子国人来申城游玩】
【“因为来华旅游可以免签”】
【一个个出现在视频里的棒子国人都坦言:“距离近,能免签,直接就可以坐飞机过来,不用去大使馆签证,很方便”】
“免签?签证?”
成吉思汗琢磨了会,约莫弄明白了。
也就是说,棒子国的人可以直接来华夏,入城时不需要提前向皇帝递交折子。
琢磨明白“免签”意思后,成吉思汗倍感困惑。
“这是为何?”
棒子国的人可以随意进出华夏,这岂不是很危险的事?
哪怕他经常往外打仗,不停扩张大元的领土,不少外族也会在他打下来的领土里自由出入。
但那也仅限于人手不足,难以管辖的边远地区。
像中原这些紧要地方,那是断不可能让外族随意进出的。
成吉思汗沉吟片刻,猜测道:“莫非,这棒子国是附属国?或者实际已经被咱们打下来了,只是管不过来?”
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尤其是后者。
毕竟,他自个的大元就有这种情况出现。
……
【免签和距离近是大量棒子国来申城旅游的原因,但是他们选择申城,显然是这座城市还有别的东西吸引他们,而不仅仅只是因为免签】
【一个话筒放到几名来旅游的男男女女面前】
【“我们棒子国的民国临时政府就在申城,我们想来看看这个旧址。”】
刚听了第一个理由,所有人就都懵了。
哈?
棒子国的临时朝廷旧址在华夏?
他们没有听错吧?
所有人大为不解,并为之震惊,他们想不通,棒子国的朝廷旧址为什么会建在华夏,难道不该在棒子自己国内吗?
这听起来,简直像是匈奴,或契丹,或者蒙古,在中原临时建了个小朝廷。
而且看天幕里华夏后世子孙的反应,允许这个旧址继续存在,也不像是棒子国曾经强行占了华夏地域建立临时朝廷。
那是不是意味着……那个临时朝廷是和华夏合作,甚至要听华夏的?
嚯!
这不是妥妥的附属国嘛!
众人再回想棒子国所在地域,愈发觉得是如此。
各代帝王都喜欢征讨高句丽,也不是没有皇帝把那个半岛变成附属国。
后世也出现这种情况还蛮正常的。
百姓们想通了之后,顿时恍然大悟。
这种关系的话,临时朝廷在华夏境内也是能理解的。
而天幕下方的评论区浮现的字,也验证了他们的猜测估计是对的。
第844章 来华旅游的棒子国人高达八百四十万人,刘秀:乖乖,我大汉都不如
评论区:
“这个其实是棒子国那会的一个流亡政府。”
“我记得是岛国那时候占领了棒子国,把两国合并了,然后棒子国就跑到申城建了个临时政府。”
“后来他们还和咱们一块在重庆办公呢。”
比起不少百姓认为这兴许是因为棒子国是附属国,李世民倒是觉得不然。
那个临时朝廷,还有从评论区来看,更像是后世华夏帮了棒子国。
这种情况在史上并不算罕见。
他们和异族的关系虽然很多时候都不好,但偶尔也会和某些异族关系尚可。
只是……
李世民皱眉,那棒子国明显没有朝见后世帮助了他们的华夏。
此时的大唐,纵使许多外族异国没有得到过大唐襄助,每隔几年也会前来朝见。
否则,他也不会有“天可汗”之名。
这棒子国得了襄助,竟然还不朝见?
当真是不懂礼仪的蛮夷,哪怕到了后世都是些心怀鬼胎的白眼狼。
李世民越想越不满,看来这高句丽还是得要打下来。
……
【“除了这个,在上海过得很舒适方便,比如出去玩不需要带纸钞,带上手机就可以了”】
【女生晃了晃手里的手机,蓝色和绿色的两个软件非常显眼,她还演示了一遍,“可以直接手机支付”】
【“和我们国内不同的地方?还有就是这里坐交通工具,就是坐地铁的时候,一定要检查背包”】
【“这样挺好的,不影响多少时间,但能及时查出危险品。”】
“手机支付?这样一个小方砖,多少银子都能用它来付?”
张永倍感惊奇,忍不住往外走了几步,直勾勾盯着天幕。
他意外发现天幕里出现的行人,付钱的时候都是用那个小方砖在一张纸片上晃一下,就可以了。
几乎没有人带了纸币,更不用说银子这种东西。
张永倒吸了口凉气,这,这小方砖竟然这般厉害?
想他为了解决大宋贸易时搬运大量铜钱和金银不方便,捣腾出交子这种能兑换的纸币后,还为此沾沾自喜。
可交子哪有这什么手机方便?
甚至不需要去钱庄兑换,大大小小的金额都能用这个小方砖解决。
这是怎么做到的?
张永百思不得其解,可看见天幕,又觉得理所当然。
后世都能捣鼓出天幕这种神仙东西,不过是个能付钱的小方砖,好像也算不上什么。
秦朝。
秦始皇没有多留意那个“手机支付”,大秦的钱币流通量,还用不上这些玩意。
他对那个“坐地铁检查背包”更感兴趣。
那个地铁看起来应该是像马车一类,能载人的载具,只不过是能同时容纳很多百姓。
“不错,这种人流聚集的地方,就该严查后方可放行。”
秦始皇颇为赞赏地点头,人多则事多,尤其是这些愚民聚在一起,若有再持有武器,一旦生了事端就易出现人命官司。
先严格检查了他们带的东西里有没有危险武器,无疑能节省不少麻烦。
看来,管申城的郡守还是管得不错的,至少维护秩序上干得不赖。
下一刻,天幕画面忽然一变。
视频画面聚焦在一道道美食上:
【“来申城旅游除了好玩,当然还要尝尝这里的美食,这里很多东西都很好吃。”】
【“我最喜欢的就是北京烤鸭,很香!皮脆肉嫩!”】
【“还有东坡肉,味道也很不错……”】
【一道道色泽鲜艳,摆盘漂亮的菜肴出现,许多棒子国的游客正大快朵颐,吃的满嘴流油】
“哈哈哈哈!没想到,东坡肉竟然名扬到棒子国!”
苏轼抚掌大笑,既感到意外又觉得高兴。
自己一手创办的美味佳肴,能让异族也闻风来品尝,无疑是对他手艺的肯定。
他摸了摸肚子,盯着天幕的眼睛都要流口水了。
“这些菜,看起来都特好吃。”
光看卖相,他都仿佛能嗅到香味,看得他肚子都饿了。
只是这能看不能吃,实在是太过折磨人。
“申城。”苏轼嘀咕:“这会的申城会不会也有不少美食?”
看见天幕里各色美食的诸天众人,上到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这会都馋得流口水。
和天幕里做法各异的美食相比,他们吃的那些简直是清汤寡水。
可惜那些美食远在天幕之外,他们只能过过眼瘾。
唯独有一点让众人感到困惑,这些来申城的棒子国人吃的美食,听名字怎么不太像申城本土的美食,倒像是别的城市里传进来的。
来申城,吃别地的美食?
……
【这段时间,申城挤满了棒子国人】
【最近两个月内,棒子国人来华旅游人数同比增长了两倍有余,环比增长了一倍多】
【但来申城的棒子国人,只是冰山一角】
【今年以来,来华旅游的棒子国人,已经高达八百四十多万人】
【而申城是他们来华旅游的首选城市,最近在申城,偶遇到棒子国人的概率超过了五成】
【当真是把申城挤爆了】
八百四十万?
所有人尽皆愕然。
他们能看到申城很多棒子国人,但是万万没想到后世来华夏旅游的棒子国人,居然有八百多万人!
刘秀坐在龙椅上发呆,经过乱世后,如今整个大汉也不过两千万人。
乖乖,光是一年来华夏旅游的棒子国人就占了大汉人口的四成!
换作现在的大汉,这是他的大汉,还是棒子们的棒子国都说不准了。
刘秀第一回觉得,人口数是个这么不值钱的东西。
唐朝。
饶是李隆基,也倒吸了口凉气。
大唐的京城,已经足够开放,容纳了不少的胡人,甚至有的胡人还能在大唐当官。
可是和后世对比,怕是连零头都不到。
上一篇: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
下一篇: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