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剑光寒十四洲
“你们可知道,朕收藏的宫廷秘录中,就有关于这种奇物的记载。”
王承恩擦着额头的汗珠。
“这些人能在如此险境中生还,着实令人惊叹。那些暗河地道,比我们宫中的密道还要复杂。”
“后世之人,居然能找到这些古老的秘密。”
朱由校凝视着天幕中的画面。
“朕花重金收集的那些古董,怕是连这青铜树的万分之一都比不上。”
魏忠贤小心观察着皇帝的表情。
“那献王墓中的机关,与陛下珍藏的《墨经》记载颇为相似。”
“不过是些粗浅机关罢了。”
朱由校摆摆手,目光却始终无法从天幕上移开。
“这些后世之人能在如此险境中寻找真相的胆识,实在令朕印象深刻。”
王承恩见皇帝兴致颇高,适时补充。
“听闻江南那些世家大族,也有类似的传承。”
“这倒提醒了朕。”
朱由校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传旨工部,着手修缮皇陵时也该布置些机关。让后世之人知道,大明皇室的手笔也不输古人。”
……
北宋位面。
宋徽宗赵佶正在御花园内调制新茶,与太学士蔡京、翰林学士米芾观赏天幕浮现的异象。
“竟有如此奇事?那青铜树怎会在地下生长?”
赵佶放下手中的茶具,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
作为一个沉迷于艺术与神秘学的皇帝,这样的画面完全勾起了他的兴趣。
米芾抚须回应:“老臣曾见过不少奇珍异宝,但如此巨大的青铜造物,实属罕见。”
“陛下收藏的《宣和博古图》中,也未曾记载过这等奇物。”
“那献王墓中的种种机关,倒是与道家典籍中所载相似。”
蔡京凑近天幕:“只是这地下暗河如此凶险,若非天命所归,这些人怎能一一化解?”
赵佶逐渐看得入迷:“朕听闻西域有神树,中土也有上古遗迹,莫非这青铜树真与仙家有关?”
“道门正在为朕寻访长生之术,这青铜树会否就是关键所在?”
米芾似乎想到了什么。
“陛下可记得,去年进贡的那幅《山海经》古卷,上面就描绘过类似的异象。”
“此言有理。”
赵佶的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既然后世之人能寻得此物,想必天意是要朕也参透这其中玄机。”
“传朕旨意,着道士们细查典籍,务必要找出这青铜树的来历。”
蔡京忧心忡忡:“只是这些人的手段……”
“无妨。若真有此神物,必然与长生大道有关。”
赵佶摆弄着茶盏:“朕已命人在皇陵中布置重重禁制。”
“后人若想觊觎,必将自食其果。”
第822章 青铜树!神秘张家?朱祁镇兴奋:献王墓,朕要定了!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古墓的设计远超当时的技术水平。】
【特别是那些青铜器物,不仅工艺精湛,更隐含着不可思议的科技元素。】
【这让吴邪想起了老九门中流传的一个传说。】
【在秦岭深处,存在着一棵超越时代的青铜树。】
【在深入探索的过程中,他们也逐渐触碰到了一个神秘组织的利益。】
【这个组织似乎一直在暗中观察着他们的行动,时不时还会制造一些险情。】
【而张起灵的表现越发神秘,他对青铜树表现出的异常了解,让吴邪不得不怀疑他的真实身份。】
【就在吴邪研究一处青铜门的机关时,张起灵突然上前。】
【他熟练地按动了几个暗格,那扇千年的青铜门居然应声而开。】
【这一幕让吴邪心中警铃大作,张起灵对这些机关的了解远超常人。】
【更让吴邪困惑的是,每当他们遇到与青铜树相关的线索时,张起灵的眼神总会变得异常深邃。】
【特别是在发现一块刻有古老符号的青铜片时,张起灵的表情明显出现了波动,却始终不肯透露原因。】
【终于,在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探索后,他们来到了青铜树所在的巨大地宫。】
【地宫的场面震撼得超出想象。】
【一棵高耸入云的巨大青铜树伫立在地宫中央,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这哪里是普通的文物,分明是一个超越时代的科技造物。】
弹幕:
——“我直接震惊,这科技水平怕是比现代还牛”
——“张起灵这也太神了,我直接磕cp磕到上头”
——“老九门不愧是老九门,这传说居然是真的”
——“这真的是青铜时代能造出来的吗?太离谱了吧!”
——“暗河上涨那段简直窒息,吓得我键盘都掉了”
——“张起灵该不会是远古文明的后代吧,这也太帅了”
……
对天幕上这些匪夷所思的景象,观者无不瞠目结舌。
那巨大的地宫、神秘的青铜树,完全颠覆了他们对先祖工艺水平的认知。
许多人暗自揣测,莫非上古时期真有仙人存在?
否则如何能建造出如此超乎寻常的地下工程?
至于那个地下世界的发现,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难道这世间真有传说中的地下王国?
那些市井中流传的神仙故事,会不会也暗藏真相?
这种既似真实又似虚幻的体验,让每个观看天幕的人都沉浸在无尽的遐想之中。
……
大唐位面。
唐玄宗李隆基正在甘露殿内与道士叶法善、宰相张说观看天幕异象。
李隆基一向迷恋神仙之术,此刻看到如此奇景,更是心神大动。
“这青铜巨树散发的光芒,与仙家法器何其相似。”
“难怪上元年间,朕便觉得秦岭深处必有异象。”
“陛下慧眼。”
叶法善托着拂尘回道。
“老道观那青铜树之形,确与《道藏》记载的昆仑山神树颇为相似。”
“想必这献王,生前必定得到过仙人指点。”
“献王墓中竟有如此玄妙之物。”
张说瞪大了眼睛凝视着天幕。
“若真是仙家之物,或许与长生之道有关。”
李隆基站起身来:“朕早就说过,天地之大,必有神仙。”
“这青铜树定是上古仙人留下的宝物,否则凡人如何能造出这等神物?”
“那地宫深处的地下世界,恐怕就是传说中的洞天福地。”
叶法善神色凝重:“老道曾在华山深处见过类似的异象。”
李隆基听了这话,激动不已。
“张卿,你可还记得当年虢国夫人进献的那份古卷?上面就提到过类似的仙家宝物。”
“朕当时还不以为然,如今看来,倒是那古卷所言不虚。”
“只是这些后世之人……”
张说欲言又止。
李隆基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这反倒印证了朕的想法。连后世之人都能寻得此物,更说明天意眷顾于朕。”
“传旨,命道士们加紧修炼,务必要参透长生之术。”
张说和叶法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担忧。
只见李隆基仍沉浸在天幕异象中,喃喃自语。
“果然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待朕得到长生之术,定要寻遍天下奇珍异宝。”
……
大明位面。
暖阁内烟雾缭绕,明英宗朱祁镇正与内侍王振、太监金英围着天幕而坐。
殿内檀香袅袅,朱祁镇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上闪现的画面。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案几,神情中既有震惊又带着掩饰不住的贪婪。
“这青铜树竟如此巨大,单是这么多青铜便价值连城。先前打仗亏空了太多银两,若能寻得这样的宝物……”
朱祁镇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眼中闪烁着不寻常的光芒。
烛火摇曳间,王振将身子探向天幕,语气中带着诱惑。
“陛下有所不知,臣听闻山西那边有几座未发掘的金代皇陵,规模不亚于眼前这座古墓。”
“金人最是奢侈,他们的陵墓中想必藏有无数珍宝。不过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探查……”
金英把玩着手中的玉佩,压低声音道。
朱祁镇从锦墩上站起身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后人既然能找到古墓的秘密,朕为何不能?况且这献王墓中的机关,看来也不是无法破解。”
王振的眼睛在昏暗的烛光下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陛下英明。臣可以暗中组建一支人马,专门去勘察那些皇陵。就说是为陛下寻访民间异宝。”
金英摩挲着袖口上的翡翠扣子,神情专注。
“那些墓室里的珍玩,随便得到一件就够填补国库空虚了。只要行事谨慎,谁又能发现?”
殿内的气氛因这场密谈而变得愈发紧张。
朱祁镇踱步至窗前,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
“不过这机关倒是件麻烦事,得找些懂行的工匠。”
上一篇: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
下一篇: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