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剑光寒十四洲
司马衷恍然大悟:“那为什么他们不请神仙直接把他们送上去呢?”
张华额头冒汗:“这个……是因为神仙要考验他们的诚心。就像陛下考验大臣一样。”
“朕明白了!”
司马衷满意地点头:“不过朕觉得还是梯子好用。要不让工部做个特别长的梯子试试?”
“陛下!”
……
三国位面。
“文若,你看!”
曹操指着天幕,豪情顿生:“后世之人,居然能征服这等天险!这股勇气,这份魄力,真是让人佩服啊!”
荀彧仔细观察着天幕上的内容,点头称是:“确实令人敬佩。”
曹操随即让人取来美酒,对着天幕豪饮一杯:“这等豪情壮志,不正是我辈追求的吗?”
但很快,曹操的神色又黯淡下来:“可惜啊……我看我帐下这些将士,恐怕没有一个能登上此峰。”
荀彧急忙说道:“主公此言差矣!您麾下猛将如云,若是让典韦、许褚去攀登,定能……”
“哈哈哈!”
曹操打断道:“文若,你就别安慰我了。你看那稀薄的空气,那极寒的天气,这可不是单靠蛮力就能征服的。”
荀彧灵机一动:“主公,正因为此,您的将士们反而更适合攀登此峰!”
“哦?此话怎讲?”
曹操来了兴趣。
“您想。”荀彧侃侃而谈:“征战沙场需要的不正是过人的意志力和适应能力吗?您的将士们在行军途中,不也常常要忍受饥寒交迫、氧气稀薄的考验?”
曹操眼前一亮:“有理!”
“而且。”
荀彧继续道:“登顶这座山峰,最重要的不是体力,而是战略眼光。要懂得何时进攻,何时撤退,这不正是您教导将士们的用兵之道吗?”
“妙啊!”
曹操击掌大笑,又痛饮一杯:“文若说得对!这登山之道,与用兵之道确实相通!”
“所以后世能征服此峰的人,说不定都是研读过主公兵法的呢!”
“哈哈哈!”
曹操开怀大笑:“如此说来,这后世登山之人,倒是得了我几分真传!来,文若,我们再饮一杯!”
校场上,两人对饮畅谈,曹操更是即兴赋诗一首:“天险巍峨试胆魄,后世豪杰继吾志。纵使万丈冰雪峰,不改征服乾坤意!”
荀彧听罢,连连称赞:“主公此诗,可与《观沧海》比肩!”
曹操意气风发,举杯遥指天幕:“愿后世之人,永继此志!”
第811章 胖东来真的有网上说的那么好吗?严嵩:商人能好到哪里去!
【胖东来真有网上说的那么好吗?】
【有个女人在胖东来偷了盒猪肉藏在衣服里,过警报器的时候被发现了。】
【于东来让女人把东西还回来,然后就让她走了。】
【于问保安她都偷了什么,保安说就一盒最便宜的猪肉,五块八毛钱。】
【他听后让保安偷偷跟着女人,看她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弹幕:
——“说实话,我现在看见猪肉都想哭”
——“五块八毛钱的事,却让我看到了人性最温暖的一面”
——“其他商场:赶紧报警!胖东来:让我看看你为啥要偷[doge]”
——“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用冰冷的规则来衡量”
——“于东来:我这个当老板的,得先摸清楚情况再说”
——“我酸了,这种老板上哪找啊!不光没抓人还要了解人家困难”
——“这盒猪肉可能是最贵的猪肉,因为它值得我们深思”
——“商场:开启侦探模式!上班时薪:√侦查技能:√社会调查:√”
——“保安:我这工作又当保安又当福利调查员???”
——“什么叫大气?这就叫大气!不过值得学习的是态度而不是偷东西”
……
街坊巷口间,古人们看着天幕上的景象议论纷纷。
这商贾之道竟能如此新奇,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分。
“这经商之道当真奇特,倒是让我等开了眼界。”
往日街市之上,商贾皆是奉行童叟无欺,却也不曾见过如此体恤之人。
这般做派,与寻常铺子大不相同。
放走盗窃之人也就罢了,还要暗中派人打探,此等手段当真令人叹服。
“依我看,这位于掌柜怕不是个富贵命。”
这般胸怀,便是当下最富有的盐商、粮商也少有。
街坊邻里间若遇到偷盗之事,不是当场捉拿,便是送去官府。
哪有这般费尽心思探访其因由的?
“你们说,这位于掌柜会不会暗中资助那户人家?”
“依我看八成是要施以援手,不然何必派人跟去。”
“依我看啊,这于掌柜定是个有大智慧的。”
“可不是么,既给自己赢得好名声,又能帮助困苦之人。”
但转念一想,这般处事方式倒也颇有道理。
毕竟商贾之道,与其说是赚取钱财,不如说是结交四方。
“你们猜这故事后面会如何?”
“我倒要看看这位于掌柜能想出什么好办法。”
“兴许会让那妇人在店里做工还债?”
众人看得入神,纷纷猜测这故事后续。
这位于掌柜既然派人跟踪查访,想必不会就此罢休。
“这后世的经商手段,当真令人大开眼界。”
“要我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商道。”
这般新奇的处事方式,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众人愈发期待这故事的后续发展,究竟这位于掌柜会如何化解这桩事端。
……
大明位面。
戚继光立于天幕之下,身旁只有心腹将领俞大猷作陪。
两人观看着这番奇特景象,神色各异。
“这后世的商贾,竟比我等将士还要细心谨慎。”
戚继光摇头轻叹。
昔日在蓟镇、宁波一带剿倭时,也曾遇到过饥民偷窃之事。
那时为了整肃军纪,不得不秉公执法。
可这于东来处置之法,倒是让人眼前一亮。
“大帅所思何事?”
俞大猷见戚继光若有所思。
“想起当年训练戚家军时,也常有穷苦百姓来投军。”
“为了甄别真伪,我们也是要暗中查访,了解其家境。这商贾倒是与我们英雄所见略同。”
俞大猷抚须点头:“此人确实独具慧眼。”
“寻常商贾遇此等事,不是痛打,便是送官究办。哪似这般体察民情。”
“可惜啊,若是当年我们也能有这般体恤之心,或许能少些强梁之辈。”
戚继光感慨道,想起了那些被贫困所迫而为倭寇的百姓。
“大帅此言差矣,军中军纪严明,岂能与商贾相提并论。”
“话虽如此,但这商贾处事之道,倒是值得我等借鉴。既要秉公执法,也要体察民情。”
两人正说着,只见天幕上景象又起变化。
戚继光不由得来了兴致,这后世的奇事当真令人大开眼界。
也不知这位于掌柜最终会如何处置这件事,是严惩,还是施以援手。
“咱们且看下去,倒要看看这商贾如何断案。”
戚继光此时已将这当做一桩军中案例来研究。
这番新奇的断案手段,与军中处事大不相同,却也自有其道理。
两人愈发专注地观看起来,期待着事情的后续发展。
……
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世民立于天幕之下,房玄龄与魏征作陪。
三人观看着这番奇异景象。
“后世的商贾,倒是有几分治国之道。”
李世民看得饶有兴致。
“陛下何出此言?”
房玄龄忍不住问道。
“你看这于东来,遇事不急于处置,先令人暗访究竟。”
“此等明察秋毫之举,岂不正是我等为政之道?贞观初年,朕不也是如此体察民情。”
魏征却有不同见解。
“只是这商贾纵容盗窃,恐非长久之计。若是人人效仿,岂不是扰乱市井?”
“魏卿所言差矣。你且看这于东来,他放走那妇人,却派人暗中跟随。”
“此举既显仁德,又不失查访之意,当真是用心良苦。”
“陛下所言极是。这商贾处事,倒与《贞观政要》中所言‘明察民情’不谋而合。”
房玄龄深以为然。
李世民继续观看:“这后世的经商之道,竟能与治国之术如此相通。”
“朕记得当年在长安城中,也常有百姓因贫困铤而走险,若是地方官员都能如此体察民情,或许能少些讼狱之事。”
“依臣看来,这于东来定是深谙‘教化为先,惩处为后’的道理。”
“正是如此。你们说,这于东来接下来会如何处置此事?若是能妥善安置这户贫困之家,岂不正是我大唐所提倡的仁政之道?”
上一篇: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
下一篇: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